中图分类号:I01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1-5973(2000)04-0016-04 历史步入了一个新的世纪,并且处在千纪年的起点上。人类一遇到世纪交换点和千纪年交界处相重叠这种人类史巧合点总会引发出社会学、经济学、文化学方面的种种新设想。根据新的时代规定,如何从世界潮流同我国实际相结合的宏观眼光来考察研讨今后文艺与审美活动发展趋向及其运动规律,这是一些研讨会关注的焦点。本文拟就我国未来文艺与审美发展走向与格局、市场竞争制约下文艺潮流运动的趋向与特点、应建设怎样的美学与文艺学等问题作学术展望,探究必由之路。 一 “文变染乎世情,兴废系乎时序。”。(刘勰《文心雕龙·时序》)回顾世界史,我觉得20世纪的文艺和美学区别于近代文艺和美学最大的不同点便是现代科学思想与高科技电子信息技术开始渗透、影响、制约文艺创作和审美鉴赏消费活动,使之发生了深刻巨大的变化。人们之所以称20世纪的艺术与美学是现代的,不单纯是时间上的划分,而主要就是对这种特点的标志性概括。 与20世纪不同,21世纪的文艺与审美首先面临的是互联网时代的挑战。互联网是新世纪最具革命性的技术之一,它的普及对人类的社会生活正产生着越来越广泛而深刻的影响,理所当然,对人们的文艺与审美也产生深刻而巨大的影响。作为一种新的信息交流手段,互联网扩大并增强了艺术家、艺术机构和欣赏者之间的交流和联系。通过互联网,欣赏者可以随时如愿欣赏到世界各地的各类艺术作品,艺术家可以将自己及其作品推向整个世界,艺术机构则可以直接有效地收集欣赏者对艺术的反应,随时掌握欣赏者的趣味变化,保持与欣赏者的紧密联系和沟通,以便为确定艺术的发展方向提出建议或作出选择。互联网的多媒体性质将对艺术的发展产生前所未有的影响,它能把人类所创造的各种艺术形式作新的整合,包含更广的综合艺术形式将在互联网上出现,这样,艺术的特质、艺术的观念将随之发生意想不到的变化。互联网与传统传播方式的单向性质不同,具有一种互动性质,打破了传统传播方式中传播者与接受者的固定关系,使网上用户既可以是接受者,又可以是传播者,直接交流信息。这种互动性质还为接受关系提供了实践的技术条件,原来只是在欣赏者意识内部、在想象中完成的艺术形象可以在虚拟现实中得以实现。欣赏者尽可以根据自己的理解和艺术趣味进行再创造,并外化为现实的艺术作品。如今,全球最大的华人网站新浪网与《中华工商时报》网络周刊共同推出一项文学计划,该计划试图开展全球华人网络中篇小说接力创作,在其前言中这样定位:“这是一个上网成风,无网不胜的时代。”呼吁火爆之极的网络与悄然褪色的小说“联姻”,这种举措必然刺激网上文学的飞速增长。尽管在两百万个中文网页上与文学有关的网页不足八千,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加之文学自身的发展壮大,这样的格局将被打破,网上文学必将出现大普及大繁荣的局面。 直接影响人们的审美与艺术的另一科技信息则是数字化出版物逐渐进入视野,并已发展成为一种流行的趋势,“数字化图书馆示范系统”已列入国家“九五”重点科技项目启动,纳入到万方数据资源系统付诸实施。由龙源牵头国内万方数据集团科技期刊、《人民文学》、《当代》、《十月》、《新华文摘》、《作家文摘》、《中外期刊文萃》等参加的全球中文电子期刊协会已经成立。这说明,数字化出版物作为出版业的一种新兴载体,作为丰富网上信息资源的重要举措,在中国已经形成。尽管数字化出版物的出现在一定的时间内并不会取代传统出版物,但这一新兴载体的出现必然会影响人们的阅读、审美活动,进而也必然影响到作家的创作。因为作为艺术生产者的作家其艺术生产活动不能不遵照市场规律考虑艺术产品的消费,数字化出版物独特的消费方式会触发作家新的灵感及思维方式的调整与变革。 现代高科技给艺术带来新的发展的同时,一些负面效应也会随之而发生。人们按下搜索键,在网海中寻觅,就会采集到创作所需的各种信息,这种人工智能的便利,固然带来信息交流速度的加快和艺术创作的高效率,报载日产万言乃至数万言的作家已不少见,但这种坐在电脑前的纯技术性操作也使作家失去了体验鲜活人生经历的机会,创作材料的获取不是他生命过程中的悲与喜、情与思、血与泪等关乎其命运错厄的心灵震颤与搏击,而是一堆堆无生命感的信息,难怪一些学者呼吁:“诗人,离电脑远些!”况且,由于功利的驱使,会使更多的艺术家急于求成,而忽略艺术水平和艺术品质量的提高。近几年来,文学显得比较消沉,许多文学名人的生活积累已被淘空,并且不求上进,不再如巴尔扎克、托尔斯泰、司马迁、鲁迅一般精细研究经济、历史和社会变迁,其见识和见闻大大落后于时代,其作品便缺乏新鲜感和震撼力,平庸之作在艺术界泛滥。 如何防止和避免现代高科技对艺术和审美活动带来的负面影响,我国学界已开始关注这些问题,前几年有人提出文艺的人文精神,在理论上展开对技术理性、工具理性的批判与扬弃,便是很好的回应。有的学者提出21世纪必是东方文化的天下,中国人的世纪,也不失为有意义的新设想新假定。西方后现代也早就注意到了此类问题,在上帝死了,“主体死了”,“最后一次死亡事件是普遍性人的品格死了”的文化关怀中并不是一味地解构与颠覆,面对信息化、高科技这个后工业社会时代的到来,他们中的第三派已提出建设性的后现代主义,主张将东西方的神秘主义、古典主义、前现代与现代中的潜能与合理成分都吸纳到人天一体的后现代精神中来,表现在艺术上那便是由“祛魅”到“返魅”,建构出一种洋溢着历史理性与人文主义相统一的新文明。这些都是有益的启示。在新世纪的审美与文化建设中,我们如果能弘扬自己的人文主义精神,将古今中外一切有生命力的艺术资源和表现手法都借助现代高科技赋予的审美新形式而综合吸纳进来,创造出独具魅力的现代艺术,我国未来艺术的发展仍然是多彩有前途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