批评,有话好好说

——沪上部分作家、评论家、学者座谈当前文学批评的若干现象

作 者:

作者简介:

原文出处:
文汇报

内容提要:


期刊代号:J1
分类名称:文艺理论
复印期号:2000 年 02 期

关 键 词:

字号:

      主题:审视当前文学批评的若干现象

      时间:1999年12月8日

      地点:文新联合报业大厦

      与会者:徐俊西(文艺评论家)

      钱谷融(华东师范大学教授)

      王晓明(华东师范大学教授)

      王安忆(作家)

      秦文君(作家)

      梁永安(复旦大学副教授)

      罗岗(华东师范大学博士)

      王光东(上海大学副教授、复旦大学博士生)

      召集者:文汇报特刊部《书缘》专刊

      借题发挥醉翁之意不在酒

      ——勿把王朔金庸之“争”狭隘化

      王安忆:客观地说,我觉得王朔批评金庸的文章写得不错,并且就这篇文章来说,王朔似乎并不像人们认为的那样玩世不恭,相反倒是蛮严肃的,蛮有人文关怀的。我觉得王朔是借题发挥,他借骂金庸表达了对现在的人文环境的一些看法,其中有些话还是很有道理的。而媒体一再要求金庸出来作答,反而把这场讨论狭隘化了,变成了一个作家与另一个作家的争执,变成两个作家之间的批评与反批评了。如果能把这场讨论向健康的方向引,可能会好一些。

      王朔虽然是借题发挥,但他这人话不好好说。我觉得金庸表现得很好,因为王朔有些话很无理。从辈分上来说,一个是长者,一个是晚辈,也不能这样说话。换作我,理都不会理他。但金庸脾气很好,很大度,表现出宽厚的长者风范。

      徐俊西:王朔的这篇文章倒不是痞味很重的,不是有意和金庸过不去,而是想借此表示他的一些想法。王朔要抓住一个能够引起轰动的对象,于是找了金庸这样一个最容易引起大家注意的人物,想通过骂他震惊一下文坛,因此故意把一些问题说得很极端(王安忆插话:“语不惊人死不休”),故作惊人之笔,现在有人想借批名家自己出名,王朔倒不一定有这个动机。他文中的看法也不无道理,比如对金庸小说“套路”等的批评。

      另一方面,我觉得金庸在批评问题上的大度,表面上很谦虚,实际上他并没有真正想吸取王朔文章中一些合理的东西,或者对王朔批评的偏差进行反驳,金庸的“大肚能容”,那种所谓的“大人不计小人过”的宽容,实际上也不利于批评的深入开展。在王金之“争”上,我觉得两方面都有态度问题。

      秦文君:看王朔的文章当时觉得王朔心里有气,可能是因为金庸被捧得太高的缘故。金庸的作品在新武侠小说里面应该说是第一块牌子,但总的看来,它还是一种通俗的东西,文化含量、文学含量、灵魂性的东西比较少。王朔的批评可能与金庸在我们文学中的过高的位置有关,所谓物极必反。如果王朔的批评仅仅被认为是一种“吵架”,任其自生自灭,“吵”完之后,金庸还是金庸,王朔还是王朔,文坛还是文坛,那就没有达到实质性的目的,就没有什么实质性的意义了。

      王晓明:最近在报纸上看到这样一篇文章,题目大意是“这下子文坛有好戏看了”。文章说这两个人都是不好的人,现在他们自己“咬”起来了,说得很刻薄。这种心情反映了我们现在的一个状态,包括《十作家批判书》,大家不愿好好地认真严肃地面对一件事情,无论发生了什么事情,抱着一种开玩笑的态度,好像自己置身于事外,这其实是对生活、对世界的一种放弃,然后就以一种局外人的姿态在旁边冷嘲,连热骂也没有。这其实是一种很不好的状态。

      《十作家批判书》:当代文化的一个案例

      ——商业原则正向文化领域推进

      徐俊西:看了《十作家批判书》,感觉里面很可能有商业的、个人出风头的动机,但客观上,毕竟文坛批评寂寞了这么多年,需要震荡一下,引起一些轰动,就不能用平常的、正常的手段,它就要采用策略。一个策略就是抓住一些大的对象,大家关心的那些人;另外一个手法就是,我要么不批,要批就把问题“上纲上线”,弄得很极端,让很多人都不能接受。或许作家本身不一定有这个意识,但不能排除出版商有商业炒作的动机。不管动机如何,客观上可以对前些时无声无息的文坛有所触动。对名人包括大师,能从反面或者从另一个角度提出一些尖锐的批评,尽管有些是过头的,却能促使人们思考。文学艺术不存在不能批评的东西,批评是很正常的;对目前这种现象我觉得不必大惊小怪,要从正反两个方面来分析其功过得失,并加以引导。

      另一方面,我觉得批评不管怎么尖锐、直率,不要故意哗众取宠,丑化或者过分的挖苦,这种方式往往会使批评适得其反;本来你的意见也许有可能得到人家的赞同,但方式不当,反而会令人反感,更难以被人接受。比如《十作家批判书》中对《围城》的批评,你说它不是中国现当代小说的经典,可以,但你一定要说它是“伪经典”,好像它是冒牌货、假货,完全没有价值,这就不妥当了;文章的一些说法也不是完全没有道理,但说得有些过分,有些则是故意找茬,站不住脚的,如说《围城》作为一本小说,什么东西都有了,就是没有小说,这就不对了。批评最主要的是要摆事实讲道理,还是要以理服人。现在的这种批评在特殊情况下可以容忍,但不是正常的批评,还不是我们真正期待的批评。现在有必要建立批评平台,倡导平等的、多元化的、理性的、建设性的文学批评。

      梁永安:我感觉《十作家批判书》跟王朔对金庸的批评还不太一样。王朔是借题发挥,他的语言方式也不值得大惊小怪,他这个人的风格就是这样,但这件事情本身的意义还是比较严肃的,王朔想借此表达自己的价值观,里面有严肃的价值面;而《十作家批判书》则带有明显的功利色彩,比较漫画化。但也不能一概而论,其中有些文章有一定的学术见解,如朱大可的那篇还是不错的;有些文章前面谈得还是可以的,但结论却一下子滑向谩骂。出现这一问题,我觉得可能要从我们的思维方式上找寻原因。长期以来我们习惯了一种非黑即白的对立的思维方式,还有农民传统的一家独尊、排斥其他的心理,对文学作品的评判也是如此,要么捧上天,要么批得一钱不值,不善于多元共存,特别不善于在自由、平等的基础上容纳、吸收多种文化的合理成分。这种“非此即彼”的思维方式对中国文化、中国文学的发展不利。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