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是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讲传统教育不能不涉及到传统文化问题。对于传统教育的批判继承并使其古为今用,为建立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化社会主义教育体系服务,已成为当前的一个重要研究课题。现就几个问题,谈点个人的一些不成熟的意见,与大家共同进行讨论。 一、传统教育中的精华与糟粕及其批判继承 中国是一个具有5000年悠久文明历史的古国,在教育方面有着优良的传统和丰富的经验,有无数的文化典籍(其中包括教育专著),还有以孔子为代表的不同时代和不同风格的伟大教育家,有重教育、重师德的优良传统。 自汉代以后,形成以儒学为主导的教育传统,从胎教到家教再到学校教育,从蒙养教育到经传传授,形成了比较完整的从官学到私学的教育制度。在教育内容方面,从识字教学到五经讲授,到宋代以后,便形成了从“三百千”、《四书》、《五经》到子、集相当丰富的教学内容。在教育经验方面,更是不可胜计,从胎教开始,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直到成人教育和修养,积累了极为丰富的教育经验(详下)。这里仅以《学记》为例作些简要的说明:《学记》是我国、也是世界上较早的一篇系统的教育论著,对教育的本质和作用,教育的目的和教育制度,教育对象不同学习阶段的学级组织,教学和道德教育的原则和方法,课内和课外的关系,教师和学生及其相互关系等等,都有较为全面和精辟的论述。他如荀子的《劝学》,韩愈的《师说》等,都是论教育的光辉篇章,不再一一赘述。总之,中国古代教育,从理论到实际,从经验到专著,都是极为丰富的,在世界古代教育史上占有着重要的地位。书院的出现,更是中国古代教育史中的一株奇葩,它不但成为中国古代文化保存、传递和发展的重要组织形式,同时也为我们留下了不同学派和不同观点自由进行探讨和争鸣的良好学风,值得我们很好地继承和发扬。 但是,中国的传统文化和教育,从其有记载的时候起,又是在长期的阶级社会中(包括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小农经济的生产和科学发展水平的局限,使它不可避免地具有历史和阶级的局限性。到了近代中国,又在没落的清王朝的统治下,再加上帝国主义的侵略和蹂躏,使近代中国的生产与科技发展水平远远落后于西方的资本主义国家,这样便使中国的传统文化教育走向现代化的道路,不能不显得极为曲折和漫长。因而,对中国传统教育的批判继承与其现代化的任务,就留待了我们去研究和解决。 (一)传统教育中的精华 上面已初步提到传统教育中的精华是多方面的,现仅就其丰富的教育经验和优良的师德传统两个方面,作些举例说明: 1.在丰富的教育经验方面:在教学方面,有丰富的辩证教育思想和经验,如在学与思、知与行、文与道、博与约、故与新、启发与诱导等等方面都有精辟的论述,这些问题已为大家所熟悉,不再一一引述。还有比较系统的教学与学习过程的理论,如《中庸》的“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荀子》在《儒效》篇中对闻、见、知、行的论述:“不闻不若闻之,闻之不若见之,见之不若知之,知之不若行之,学至于行而止矣”和在《劝学》篇提出的“君子之学也,入乎耳,箸乎心,布乎四体,形乎动静”等论述,不但说明了学—思—行的认识过程,而且还讲明了学习与品德的有机联系。 在道德教育方面,从胎教到家教,从儿童教育到成人修养,都有着丰富的论述,形成了从小学到大学一套完整的教育理论。在儿童道德教育方面,不但注意从小抓起,从日常琐事做起,而且总结出以身作则,言传身教、潜移默化、防微杜渐、长善救失、禁于未发等一整套道德教育的原则和方法;在成人修养方面,更有立志,躬行内省,慎独,去私,解蔽,与人为善,以至兼善天下等伦理道德要求。 扩而言之,在天人关系,人我关系,物我关系,生死关系,苦乐关系,荣辱关系等等方面,都有精辟的论述和光辉的典范:如“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周易》),“参天地之化育”(《中庸》)“民吾同胞,物吾与也”(张载:《西铭》),“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颜渊》),“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论语·雍也》),“杀身成仁”(《论语·卫灵公》),“舍生取义”(《孟子·告子上》),“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孟子·滕文公下》),“乐以天下,忧以天下”(《孟子·梁惠王下》)等等。所有这些言论,成为了后世无数仁人志士的和民族英雄的言行准则,并为其高风亮节所具体体现。中华民族是一个有优良道德传统的民族,为我们留下了一部生动具体的爱国主义教材。 2.在优良的师德传统方面:孔子为我们树立了一位伟大教师的榜样,称他为“万世师表”,毫不夸大。孔子既是经师,又为人师,他的道德文章,都成为后世教师的表率,在他的影响下,在我国历史上曾经出现过无数伟大教师的形象,形成了我国尊师爱生的良好师生关系。现就孔子所留给我们的师德传统,略述一二。 学而不厌,诲人不倦,是孔子作为一位伟大教师的重要品质。他的知识是广泛的,他的学问是渊博的,他对于“六经”,曾进行过整理和编选,并有较深的研究。他虚心好学,孜孜以求,曾向老子问礼,向师襄学乐,直到晚年还是“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的刻苦学习。正由于他有渊博的学识,又善于启发诱导和因材施教,以“诲人不倦”的精神,培育了弟子三千,贤者七十二,培养出具有德行、政事、言语、文学等专长的多种人才,成为当时的“显学”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