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市场经济对教育发展的双重效应

作 者:

作者简介:

原文出处:
江淮论坛

内容提要:


期刊代号:G1
分类名称:教育学
复印期号:1995 年 11 期

关 键 词:

字号:

      当前,市场经济对教育发展的巨大冲击引发了人们对市场经济条件下深化教育改革问题的思考。然而,认识上的分歧也由此而产生。一种观点认为,市场经济的建立有助于消除教育中长期积存的弊端,教育应该广泛引进市场机制,乃至建立教育市场。与此相对的观点则认为,市场机制不能引入教育领域,教育有其自身的规律和发展模式,市场经济条件下教育的发展面临困境。而上述认识的差距概源于人们对市场经济与教育发展相互作用的方向、范围及其程度不同的理解。为深化对这一问题的认识,本文拟作一较全面的分析,以了解和研究市场经济的确立究竟会给我国现阶段的教育发展带来哪些影响。

      一、市场经济对教育冲击的正面效应

      人类的生产实践表明,迄今为止,市场经济是高效率的经济,它伴随着生产社会化、商品化、市场化而形成,对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生产的现代化正起着巨大的推动作用。但是,市场经济并不是孤立存在的,它的发展是一个受其内部固有的规律支配的必然的运动;同时,它也必然与周围的其它社会系统相互联系和相互影响着。正是在这种联系和影响中,市场经济将会以其有效的运行机制和多向的功能对其他社会子系统的运行发展产生积极的作用,教育也不例外。

      (一)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深化了人们对教育的意义和功能的认识

      教育的意义和功能是多样的,主要表现为经济功能、政治功能、文化功能与促进人的发展的功能。过去,由于“左”的思潮的影响,人们最为关注的是教育的政治功能,而对教育在发展生产力方面的作用则认识不足。近年来,人们对教育的经济功能的认识虽然有了巨大的转变,但仍旧主要强调教育在间接地促进经济发展方面的作用,对教育在直接地促进经济发展方面的作用的认识仍嫌不足。

      随着市场经济的逐步确立和发展,人们将更加明晰地从现实层次而非纯理论的论证方面看到,教育可以生产和再生产文化科学知识,并将它物化在教育对象身上,从而形成高质量、高效率的现代劳动力。同时,高等教育还将以其自身所占的知识优势、人才优势直接介入经济发展的主战场。教育是促进科技进步、振兴经济的奠基工程这一现代社会发展观将更进一步地深入人心。当然,在高度重视并充分发挥教育的经济功能的同时,还要通过宏观调控保证教育功能的全面发挥,使不同层次、不同类型的教育沿着正确的方向前进,寻找各自与市场经济的最佳结合点。

      (二)为完善培养目标创造了良好的外部条件

      教育的本质特点是培养人,各级各类的教育都是通过培养人同市场经济接轨的。教育要积极主动地适应社会的变化,必须从研究社会发展对人才的基本素质的要求发生了什么重要变化开始,进而分析现阶段的教育与这一社会要求的差距,弄清问题存在的症结,寻找满足这种新要求的途径、措施,最终落实到学生的身心发展上去。长期以来,我们对教育的培养目标作了很多有价值的分析,提出了很多合乎现代社会发展和现代人特征的要求的结论,如培养创造型人才、复合型人才、具有较为全面素质的人才等等,但真正落实到教育过程中去的并不多。究其缘由则在于计划经济体制下没有形成真正意义上的人才市场,统招统分的模式不能使学校感受到择业的压力,同时社会经济生活本身也缺乏对人才素质的明确要求。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以及由此而引起的社会活力的增加,教育必须培养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有竞争能力的人才已成必然趋势。市场经济在客观上要求学校所培养的人才必须是创造型的人才、复合型的人才,是具有良好的、全面的身心素质的人才。所谓创造型人才,是指具有高度的创造精神和一定创造能力的人才;所谓复合型人才,是指具有两个或两个以上学科专业知识的人才,它主要是针对高等学校的培养目标而言的;而无论是哪一层次的学校,面对当今日趋激烈的经济竞争和新技术革命的挑战,都必须把学生素质的提高放在重要的位置上。从总体上说,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提高学生的素质主要包括培养学生有适应社会发展和市场经济发展的知识和能力,帮助他们树立与市场经济相联系的竞争观念、创业观念、效益观念、法制观念等,培养他们具有适应市场经济发展所需要的个性特点和社会理性。

      如果说教育的主要产品是人才的话,那么在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两种不同的体制下,这一产品的属性已有了很大的区别,它正由统招统分的产品变为面向人才市场去激烈竞争的产品。正是这种转变才引起了人才培养目标的急剧变化,使得各级各类学校在培养目标的完善上具备了良好的外部条件和社会基础。

      (三)为教育体制的转变提供了更明确的思路

      教育体制是在一定的教育发展水平之上产生的,受到政治经济体制制约的教育诸要素运动的具体实现形式。近年来,人们对计划经济体制下所形成的教育体制的种种弊端已有相当的认识。(如:宏观调控过细,不利于微观搞活;教育主管部门扩张意识强烈,而社会激励机制萎缩;易于达到教育发展表面上的总体均衡,但难于实现教育结构上的真正的均衡等等。)现在的问题主要是如何去打破这种旧的体制,建立新的体制。教育的发展是为经济的发展服务的,教育体制必须与经济体制相适应,所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目标模式也就会不可避免地影响到我国教育体制的目标模式,这种影响包括市场经济的目标模式对建立教育体制的目标模式的借鉴作用,也即在教育的运行机制中部分引入市场机制,具体表现为竞争机制和供求机制的引入。

      竞争机制是市场机制构成中的中介机制和动力机制,它促使资源利用率的提高,实现资源配置最优化。引入竞争机制对转变我国现阶段的教育体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教育的竞争是学校与学校之间围绕社会的选择而展开的,竞争将会使办学者明白,社会的选择是学校自身存在先决条件。供求机制是市场机制构成中的基础机制,有供求才有市场。在教育体制的转变中引入供求机制与引入竞争机制具有同等重要的意义。随着各类市场的扩大,以职业分化为主体的各种社会分化亦成必然趋势,并随之产生各种新型的经济—社会组织,而这些组织又都会对教育提出各自的要求。因此,教育所培养的人必须反映一定的供求关系,以便更好地实现人才培养与人才需求在结构上的平衡。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