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的社会和教育

——考试观念的更新与回归

作 者:
贾非 

作者简介:
贾非 东北师大普教所

原文出处:
比较教育研究

内容提要:


期刊代号:G1
分类名称:教育学
复印期号:1995 年 09 期

关 键 词:

字号:

      教育与社会相互依托、相互制约、相互促进是日本社会发展的主要特征,因此,许多教育观念都可以从社会制度和社会观念中找到其互补性和互映性的轨迹。本文拟通过笔者对日本宫城县教育委员会、泉松凌高中、东北学院附属高中、仙台市工业高中、升学预备校河合塾文理等的走访、调查,就日本教育选拔性存在的社会基础及更新与回归,进行初步探索,以求借鉴。

      一、社会结构与社会观:学生发展程序化

      明治维新及战后的日本社会改革,特别是在世界经济、政治所处地位和其地理环境,使日本形成了以下社会结构和观念特征:①金字塔型的人才市场结构,一些世界著名的大型企业和国家机关是金字塔的顶部,由于待遇丰厚、技术力量集中、竞争力强,所以成为青年人竞争的主要目标,其次是中等企业和地方机关,底部是广大的小企业和个体经营业;②典型的科层制社会结构,学历主义、资格制度、考试晋升、自由流动是日本社会流动的基本原则,在日本学历是人才流动的重要条件,各种岗位都有相应的资格限制,并有约600种资格考试,资格被称为“第二学历”,因此说,日本是一个典型的科层制社会;③“经济增长主义”和“高额利润第一主义”的发展国策,支配着日本社会、经济、文化乃至教育的发展,使日本一跃成为经济大国和教育大国;④平等主义和平等观念在日本十分强烈,据比较研究,家庭经济因素对人才发展影响,日本最小而英国最大①,考试是公平的选拔方法,在日本考试的功能最强;⑤能力主义和实力观,敬重和崇拜强者、能人,鄙视弱者、无能人是日本民族普遍的观念。

      正因如此,通过教育和考试追逐高学历,以达到“立身处世”的目标是每个日本人的努力方向。考试与竞争成为生存和发达的基本手段。家长们也都希望能给子女一个“铁饭碗”——较高学历,因为有了高学历,即使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也会有个比较稳定的职业。在这种“未来投资观”的驱使下,家长们也卷入了竞争的旋涡。社会及教育界面对现实指出,考试对学生和教育发展虽然具有很大的负作用,但是,在现阶段为了保证社会流动的公平性,实施考试也是不得以而为之的办法②。在这种多重社会结构和观念背景下,日本的教育明显表现出选拔性、学校结构化、考试产业化、应试教育制度化的特征。

      学生也必须按着社会已经划定了的固定的发展模式前进,从小学升初中,进“私塾”,经“中考”(日本称“高中入学考试”)分流,跨入不同类型、不同层次的高中,接受升学与就业指导,通过“高考”(日本称“大学入学考试”)或升学或就业。其中,两次考试成为教育和学习的中心。任何人也摆脱不了“读书——考试——升大学”旋风的引力。

      二、升学与教育:选拔性教育结构化、“课程分流”自选化

      教育是同时代社会的反映,日本的教育更是“经济增长主义”的表现。日本在本世纪八十年代小学入学率及小学升初中的升学率就已达到99.9%,初中升高中的升学率为94%,高中升大学的升学率为35%③,可以说是世界一流水平了。从量的结构上看,可以实行美国式的无差别教育。但是,讲究“效率”和“速度”的日本却引入考试,实施竞争性强的选拔性教育和英才教育模式。这点,在初中后教育阶段中表现得较为明显。

      日本高中结构按竞争率排列,其顺序为普通重点高中、普通私立高中、综合制高中、职业高中和定时制高中。各类学校比例,普通高中占51.2%,职业高中占18.2%,综合制高中占30.6%(1990年);普职高学生入学比例,普通高中是73.7%,职业高中是26.3%(1991年)④;公私立高中学生入学比例,国公立高中是95.1%,私立高中是3.9%,定时制高中是1%(1992年)⑤。这种学校结构每年都按固定的比例把学生分成不同类别,实际已决定了学生发展的方向,因为进入综合制高中的即便考入大学,不仅人数少,而且大都是非名牌大学或短期大学。应该说这种学校结构具有分流和选拔双重性质。因此,日本的“中考”社会关心度和改革力度都大大超过“高考”。

      高中课程也按着“分流”和“选拔”的需要设置,分为不同的升学课程、就业课程等。东北学院高中是仙台市有名的私立高中,该高中一年级按自然班分班,二年级分文科课程和理科课程班,三年级再分国立大学文科课程、私立大学文科课程、国立大学理科课程和私立大学理科课程;宫城县仙台东华高中是所综合制高中,二年级分文科课程和理科课程班,三年级分文科课程、理科课程、职业课程和专修课程;宫城县泉松陵高中和仙台高中也是两所综合制高中,三年级分文科课程、理科课程和职业课程。另外,有的高中分文科课程、理科课程和文理科课程。此外,高中还设有多种课程供学生自由选择。不同课程的设置实现了学生再分流和选拔。

      “中考”是选拔和分流任务的主要承担者,也是升学体制的起点。其考试方法不完全一样,但是基本相同。以宫城县(日本的县相当于我国的省)为例,宫城县实行考试加学区的方法,考试考5科,有国语、理科、社会、数学和外语,全县统考,之后按学区依考分排队分配学籍,每人只允许报一个志愿。此外,还有一定比例推荐、保送(职高为多)等方法。日本称这种方法为“一个尺度”的选拔方法,社会评价其为“一考定终身”。日本初中每年约98%的毕业生希望升学,其中希望升入普通高中的占83.1%,希望升入私立高中的占15.5%,其它为1.4%⑥。庞大的升学率,加上“一个尺度”的选拔方法,无疑成为激烈竞争的发源地。这种竞争导致学生学习过度紧张,据统计初中生有76.8%的人每天没有课外活动,由于心理压力大,一些高中生中途辍学。其原因是有25.6%不能适应高中学习,6.9%讨厌学习生活,18.2%想改变当初的志愿⑦。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