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摘要 本研究运用现场观察的方法,从学生主体的角度分析了课堂教学中师生交往的情况,证实了学生在课堂交往行为方面存在着主体差异。研究结果表明:学生在课堂中的行为与其性别有关;学生的地位和角色直接影响到课堂中的交往行为;学生的课堂交往行为受其学业成就的影响。 一、研究目的 课堂教学作为一种社会活动体系,有着多种社会交往关系和方式,其中最主要的是师生之间的交往。在课堂教学这一特定的社会情境中,师生之间的交往不仅能培养学生的知识能力和价值观念,以便将来能适当地扮演一定的社会角色;而且还能使学生获得身心的全面发展。因此,研究师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交往行为的类型及其特点,就有很重要的价值。 在师生课堂交往中,教师由于其特殊的社会地位和权威,自然就成为交往的发起者和支配者。教师采用何种教学型态往往决定着学生的交往行为。例如,在“演讲”教学型态中,一般是单向的师生交往,即教师的行为主要是向学生讲述知识,学生的行为主要是倾听教师的讲述。而在“演讲——讨论”教学形态中,教师不但要讲授教学内容,而且还是提出问题引起讨论,鼓励学生回答问题和提出问题。奥瑟曾经将课堂教学形态分为五种类型,即演讲型、演讲——讨论型、积极学习型、独立计划型、分组讨论型。但从我国中小学课堂教学的实际情况来看,没有哪位教师单一地采用以上这些教学型态,而是采用一种综合的教学型态。在这种综合的教学型态中,师生双方的交往行为主要有四种,即提问、答复、要求、评价。对学生而言,主要的交往行为则是提问和答复。 显然,在课堂教学中,不仅存在着教师的交往行为,而且也存在着学生的交往行为。那么,学生的交往行为是如何发生的?这些行为的产生是主动的还是被动的?行为主体之间有什么差异?这些差异与学生在班级和课堂中所扮演的角色又是什么关系?所有这些都是本课题所关心和需要研究的问题。本研究拟通过课堂观察获得的第一手资料,对学生课堂交往行为的主体差异进行一番分析,以期对我国学校课堂交往中的学生主体的情况有一个基本把握。 二、研究方法 本研究主要采用课堂观察的方法来获得有关学生课堂交往行为的第一手资料。 1、观察对象。本研究以小学五年级学生为观察对象。之所以如此选择,是因为五年级相对于低年级和中年级来说,学生与教师的交往从内容到形式都较为丰富,更具有社会学研究的价值。而六年级学生由于其面临着毕业升学的压力,正常的课堂行为往往因此而走样,难以观察到学生交往行为的真实情况。为了使样本有一定的规模和地域代表性,我们在江苏省的南京市、徐州市、淮阴市、扬州市、南通市、苏州市、常熟市等七个地区的城乡选取了七所小学,在每所小学的五年级随机抽取两个班级作为观察班级。共计十四个班级。 2、观察方法。为了使本研究在观察过程中能够获得客观公正的第一手资料,我们课题组成员坚持亲自到课堂观察,或者聘请与任课教师及听课学生无关的人员到学校随堂观察。在每个班观察一节语文课,一节数学课,共观察了28节课。为便于分析和研究,本研究一律将所观察的课型限定为新授课。为了保证每位观察人员均能准确而统一地进行观察,我们预先设计了“学生课堂言语交往行为登记表”。(见表1)观察时只要将有交往行为的学生座位号及其交往行为类型记录在表中即可。在正式观察之前,我们又对观察人员进行了统一培训,并进行了试观察,以保证观察者在观察时能迅速准确地把握学生的交往行为类型。 表1.学生课堂言语交往行为记录表 座 回答 提问 其它 主 被求 寻 位 动 动案 由 3、观察内容。本研究主要涉及到两方面内容。1.学生个体与教师之间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的言语交往行为。根据我们已往经验的把握,学生的课堂言语交往行为主要有回答和提问两大类型。其中回答又可分为主动性回答和被动性回答;提问也可分为求案性提问和寻由性提问。考虑到学生在课堂教学中实际交往行为的发生是由教师所决定的,或者说学生交往行为的发生要经过教师“提请”这一行为的筛选。因此,在确定学生的主动性行为与被动性行为时,一律以学生举手与否为限。2.学生交往主体的情况。从我国中小学的实际情况来看,学生的情况可以从四个方面来把握:性别(男生,女生);职务(学生干部,一般学生);地位(高,中,低);成绩(好,中,差)。学生干部的确定以班委和中队委为基准;学生的地位情况通过学生的社会交往表来获得;学生的成绩以近一年的期中、期末考试的语文、数学成绩为据,90分以上为好,75-89分为中,74分以下为差。 三、结果与分析 1.学生交往行为的性别差异。从表2中我们可以看出,学生在主动回答行为方面,没有明显的性别差异。而在被动回答行为方面,却有极其显著的性别差异,X值为6.726。具体表现为男生人均交往次数多于女生(0.37/人∶0.25/人)。在向教师提问寻求答案方面,没有显著的性别差异;而在提问寻找理由的行为中,却有显著的性别差异,表现为男生的行为多于女生。从表4中我们还可以看出,学生在语文、数学课上皆有交往行为与皆无交往行为的情况,无显著的性别差异。 表2.学生交往行为的性别、职务、地位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