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美学教育观”概念的缘起 改革开放以来教育理论研究空前活跃。众多学科的交叉带来了教育理论的许多新的生长点,也带来了研究的活力与丰富性,但同时也产生了许多问题。问题之一即是交叉研究的结果如何认证,或交叉研究的立足点应放在何处。譬如说,教育美学属于教育理论还是应用美学? 从美学的角度看,教育领域里存在着美,就像在工艺、色彩、广告中存在美一样。所以教育美学理应象工艺美学、色彩美学、广告美学一样成为美学尤其是应用美学的一个分支。但是美在教育领域里的存在具有同工艺、广告等领域中不同的特点,如果把这种不同质的美的存在相等同,那就会使教育领域里对审美的研究停留在工艺水平上,而这正是目前教育美学研究的缺陷之一。 因此,固然可以以美学为基点去研究教育美,形成教育美学,但从教育学科的发展需要来看,教育学从美学那里借鉴的远非工具性的,而是一种关于教育的全新的世界观。因此有必要重新审视教育美学的研究,让它以教育科学为出发点和归宿;并且,为了有别于作为美学分支的教育美学,应称这项研究的结晶为“美学教育观”。由此可见,“美学教育观”概念的提出并不是故作姿态的咬文嚼字,而是当前教育学和美学理论交叉研究所要求作出的必然选择。 以美学的观点审视教育领域,同时又以教育理论建设为基点,这就是“美学教育观”的内涵。要了解这一概念的意义,须对教育界关于这一研究的最近状况作一回顾。 二、教育美学研究的三种水平 美学并不是一开始就能成为一种教育的世界观。纵观美学与教育学的交叉研究,我国在80年代初以来大体经历了三种水平。其中前两种水平是业已完成的,而后一种境界尚在萌芽中。 1.工具水平的研究 美学在教育理论领域里引起注意,首先是因为美育是教育的一个重要领域。从研究美育开始的对于美学理论的兴趣一跃而成为对美学理论在教育领域的全面应用,是80年代我国教育理论的一个重要进展。但是这一研究开始时只是停留在一种简单的借鉴上,即是只将美、审美等等作为工具借用过来。这一状况一直延续到80年代末。1989年出版的叶学良的《教育美学》认为,“教育美学的主要任务是科学地阐明学校教育活动的审美特征及其形成和发展的规律,培养教师和学生在教学活动中对美的欣赏能力、创造能力和表现能力。同时更重要的还是要通过具有审美魅力和审美价值的学校教育活动,为整个社会主义教育事业服务,为培养我国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新一代人才作出应有的努力和贡献。”①从上述关于教育美学任务的阐述中不难看出,他的观点仍带有美育研究的痕迹,同时美、审美等等对于教育的意义仍然属于工具作用水平的认定。随后出现的杨明森的《教师美学》,钟以俊、焦凤君的《教学美学导论》②等虽然在各自领域有所发现,但均带有同叶著同样的缺陷。 工具水平的教育美学研究的特征有两个一是教育学的美学研究在理论体系上满足于对于美学范畴的简单移植,如教育美、教师美、教学美等范畴的建立。二是研究任务集中于教育功效的改善上。叶学良的《教育美学》分宏观、微观两篇。宏观篇中第一、二章为教育美学的一般研究;第三、四章章题为《教育审美场》和《教育美的整体效应》。微观篇第五至十一章的章题分别为《教学过程的审美机制之一;教师》《教学过程的审美机制之二;学生》、《教学过程的审美机制之三;时空,环境和物质条件》、《作为审美条件的教学结构》、《作为审美要素的教师语言》、《作为审美表现的教学节奏》和《作为审美烘托的教学气氛》。这些题目本身表明作者主要是试图从美学武库中引入提高功效的工具。这一时期其他人的研究也不例外。 工具水平高于仅仅在美育甚至仅仅在艺术课程领域里的对于美学的研究和关注,但是由于对美学理论只认识到其工具意义,与同期教育学与社会学、教育学与文化学等学科的交叉相比,就显得意义甚微。进一步的研究终于有了一个新的飞跃,这大体发生在90年代初以来。 2.目的水平的研究 教育美不仅是提高教育水平的工具而且是教育追求的目标之一。这样教育学与美学的交叉研究开始从外表伸入内核。陈建翔在《美育是一种境界》一文中认为,“迄今为止,这些美育观,只是把教育所利用的外部的对象美放在自己的视野之内,而将教育自身的美遗漏在视野之外;它们考虑了用各种各样的美来培养人,唯独没有考虑教育自己应该怎样做才美这个根本问题”。③陈建翔文中所谈的美育是一种大美育,与现在讲的大教育、大德育相似。除了是“美育”还是“教育美”才是教育的一种境界上可以存疑外,笔者认为陈的观点代表了一大飞跃,即教育美不只是教育的工具,而是教育应该追求的目标。陈在另外一篇关于学习审美的文章中认为,“只有从根本上把学习过程变成审美过程,而不仅仅是改变学习的某些要素,才能解决学习外在于人,成为日益沉重的负担的问题,使学习变成对人的生命的根本肯定,带有愉快而高效的统一性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④这一观点显然还带有对教育美学研究的工具水平的一些印迹,但“使学习变成对人的生命的根本肯定”这一功能已成为教育所追求的目标,显然已超越了“愉快而高效”的工具意义,甚至超越了一般目的水平的研究。 目的水平的研究的特征在于:首先,教育美的许多范畴从简单移植上升到了深化内涵阶段。如教育美的形态不再是过去的“自然美”、“社会美”、“形式美”等外在的美学范畴,而是“手段美”、“活动美”、“产品美”⑤等等教育学内在范畴;探究的视角已从外在的美学移植转移到教育领域之内的美学研究。其次,从研究上看教育美学着眼不仅在于通过教育美的创造(立美)和欣赏(审美)去提高教育效率,而重在教育目标的重构,教育美本身成为教育成功与否的一个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