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人的发展与社会的发展 马克思认为:“人是一切物的尺度”,在人与社会发展的关系中,人处于最基本的地位,人的发展是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而人的发展又是社会一切物质发展的尺度。 人具有自然属性、社会属性和自主属性,人的本质力量是精神力量和物质力量的统一。 自然属性是说人是社会的存在物,又是自然存在物,而自然存在物是说人的生物性,即遗传素质、人的生物性表现在人对某种活动所具有的某些天赋和素质上。例如,很多人天生就有敏锐的音乐听觉,非凡的记忆力,特殊的体质,但遗传素质对社会因素给人发展的影响并不是决定性的影响,大脑具有产生意识的机能,而所产生的意识则不能遗传,人都具有语言的器官,但语言也是不能遗传的。所以说遗传只给人的发展提供物质条件,观念形态的东西是不能遗传的。可以断定,人的一切心理品质是在劳动及其与周围环境的交往活动中获得的,人的心理品质形成过程对每个人来说,实际上是从零开始的。为此人的个性品质都是外因化的内因。 社会属性是指人的社会本质的特征。人只能在社会中并通过社会的发展而发展,是在社会条件的影响下发展的。作为个性的人,他的发展的客观可能性和根源在社会里,社会经济条件、生产条件、教育条件、周围条件和家庭条件以及同人们的交往是人外部的源泉,从这个意义上讲,人的发展是一个社会化的过程,社会的发展制约着人的发展,规定着人的发展,人的发展是为着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人的发展都打下了社会的、时代的、阶级的烙印。所以,人的发展是客观地反映了一定历史阶段社会发展的水平,是人类解放程度的一个重要标志。 自主属性是说人的发展推动社会发展,人是社会历史的主体,社会是人的社会。人的自主性体现积极地、自主地创造和推动社会的发展。人的发展与社会的发展关系,正如马克思所说:人是历史的剧作者又是历史的剧中人。作为历史的剧作者,社会历史这出剧是由人编导的,作为历史的剧中人,他们又必然受到社会历史的制约。 讲人的发展和社会发展的关系,从教育的意义上讲是说: 1、作为个性的人是同他的主体性,同他积极参加社会生活结合在一起的,社会环境,遗传素质和教育形成的影响,只有通过个性人的积极活动,才能成为人的发展因素。这就是说,如果没有人的主体积极性,是什么习惯也养成不了,什么本领也锻炼不出来的。个性人任何新的形成物和品质,都是人的自身努力的结果。为此,教育如何调动人的主体积极性,就是教育科学要研究的规律。 2、在同样教育条件下,受到的教育影响也大致相同,而发展却不相同是因为人在诸多活动中形成某种“内部态度”,显示出人对各种外部条件的影响的“内部态度”是有选择性的,只有外部的影响通过内部的态度而起作用,这就是外因是条件,内因起决定作用。只有以人的积极性为中介并在人的内部得到实现,才能促进人自身的发展。为此,教育就是探讨人发展的动力机制,研究如何将所施加的教育影响,通过人自身的内化过程,促进人的发展。 二、个性 个性即人格。教育上所说的个性是积极的个性,而不是消极的个性。 苏联合作教育学派认为“所谓个性,通俗地说,就是指人的内心世界。”又“个性的内容是多方面的,每一个儿童都懂得欢乐、痛苦、羞耻、满足。大而言之,凡涉及道德的、文化的、政治的因素,都包含有个性内容这个概念之中。” 苏霍姆林斯基认为:“人的个性,这是一种由体力、精神力量、思想、情感、意志、性格、情绪等因素组成的极复杂的合金。” 台湾省心理学家杨国枢则认为:“个性与其环境交互作用的过程中所形成的一种独特的身心组织,而此一变动缓慢适应环境时,在需要、动机、兴趣、态度、价值、观念、气质、性向、外形及生理等诸方面,各有其不同于其它个体之处。”这里突出了独特的“身心组织”,说明个性内容间呈“系统行为”状。即个性系统有两个亚系统,一个是心理意义的个性特性和品质的系统,这些个性特性是属潜性的,包括气质、智力、需要、动机等;二是有社会意义的个性特性和品质的系统,这些个性特性是人际关系和社会关系中表现出来的特点,是属于现实性的,包括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道德观、理想等系统。二者之间是互为协调的统一体。 我国心理学家朱智贤说:“个性是作为个体的人的特性的总和。个性心理是指个体在社会实践中形成的带有倾向性的本质的和比较稳定的心理特征的总和,它包括个性心理倾向性和个性心理特征两个方面。其中个性心理倾向性指一个人对现实的态度和行动的动力系统,它主要包括人的需要、动机、兴趣、信念、理想和世界观等,是一个多方面、多层次、多水平的统一体。而个性心理特性是指一个人在心理活动中经常地、稳定地表现出来的心理特征,它主要包括人的气质、能力和性格等成份。” 我国教学论专家胡克英认为:“教育上所说的个性发展,指的是积极意义的个性。个性主要是指个体心理的属性。个性是区别于他人独有的、稳定的心理特征的有机组合,是个体全部心理机能的独特的整体性。从发生学上看,个性主要是后天形成的,是个体在特写社会关系和教育关系等外部生活条件等影响下形成的心理特征。但是任何主体,不是被动地承受外部影响。主体具有最初就具有独立的心理和机体的反应能力,并改变和作用于外部生活条件,同时,也改变和作用于主体自身,由此形成个性。”由此可见,个性乃是在主体同外部生活条件相互作用中形成的。一方面,外部生活条件通过内部积极能动的心理机能对形成个性发生作用,另一方面,主要内部能动的心理机能,也只有通过作用于外部生活条件,方可以改变自身,发展个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