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视野的德育理念:目标、内容、策略及启示  

作 者:

作者简介:
何齐宗(1962- ),男,江西萍乡人,江西师范大学教育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博士,主要从事教育基本理论研究;晏志伟(1985- ),男,江西新余人,江西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生,主要从事德育理论研究。江西 南昌 330022

原文出处:
教育科学

内容提要: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教育文献提出了一系列具有重要启示价值的德育主张和观点,形成了较为系统的德育理念,涉及德育目标、德育内容、德育策略等方面。教科文组织基于个体、个体与他人、个体与社会等维度建构德育目标,选择品性教育、人权教育、和平教育、跨文化教育、公民教育、环境教育等作为德育内容,高度重视发挥德育课程、教材、教师的作用以推动德育策略的实施。教科文组织教育文献中的德育理念对我国德育工作也有诸多启示,我国德育目标的确立要坚持社会取向与个体取向相结合、坚持民族精神与世界精神相统一的原则;德育内容应当具有鲜明的时代性和强烈的现实性,积极回应时代和现实诉求;要高度重视德育课程和教材建设、促进德育教师专业发展。


期刊代号:G1
分类名称:教育学
复印期号:2021 年 05 期

字号:

      [中图分类号]G4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8064(2020)06-0007-08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是联合国负责解决教育、科学及文化问题的国际组织,也是世界上影响力最大的教育类国际组织。在过去七十余年的发展过程中,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通过出版一系列教育宣言、报告、建议书等教育文献,引领着全球教育理念的发展,如《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教育——财富蕴藏其中》《从现在到2000年教育内容发展的全球展望》《反思教育:向“全球共同利益”的理念转变?》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教育文献对德育问题进行了阐述,提出了一系列具有重要启示价值的主张和观点,形成了较为系统的德育理念,其内容主要涉及德育目标、德育内容、德育策略等方面。基于此,本文系统地对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教育文献蕴藏的德育理念进行研究,尤其是着重从德育的目标、德育的内容、德育的策略三个方面进行全面梳理和剖析,以期有助于我们以全球视野认识和理解当今德育问题,为我国德育提供借鉴和启示。

      一、德育目标的多维建构

      德育目标是德育理念的一个重要范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一直高度重视德育目标问题,认为通过教育可以更新人们的价值观念,促进个体全面完善发展和社会公平、正义与和谐,培养青年一代面对和处理世界的重大问题、适应未来世界的各种要求和能力。[1]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德育目标的理念分为个体、个体与他人、个体与社会三个维度。

      (一)个体维度:培养“完善的人”

      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看来,个体维度的德育目标在于培养“完善的人”。埃德加·富尔在将《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报告呈送给时任教科文组织总干事勒内·马厄时也指出,发展的目的是“使人日臻完善,使他的人格丰富多彩,表达方式复杂多样”。[2]《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指出,教育要有助于促进个人及其人格的充分发展,使其成为一个完善的人,要将个体的体力、智力、情绪、伦理等因素综合起来。这样一个身心完全和谐,没有被外在因素分裂的“完善的人”可以获取知识、具有丰富的人格、具有丰富的感情品质、具有审美人格、审美情趣和能力、具有健康、和谐的身体。[3]《从现在到2000年教育内容发展的全球展望》也认为,未来的教育除了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教授学生扎实的知识外,还应注重丰富学生的内心世界和精神生活,着重培养学生的诸如明智、责任感、宽容、敏锐、洞察实质的品德;[4]未来的教育应该培养学生忠厚、诚实、守纪律、宽容、有条理、襟怀坦荡、上进心强等品质,同时,诚实正派、献身精神、坚韧不拔、幽默诙谐、光明正大、廉洁正直都是普通教育应对个人提倡的鲜明品质。[5]该书认为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对于个体都非常重要,因而要激发和维持人们对科学技术的兴趣,同时也不能忽视人文精神的教育,要使青年人时刻保持清醒的意识,有能力正确评价各种科学方法、选择各种解决方案、避免各种危险等。[6]教育应该在作为方法的科学技术与作为人类生活与行动的价值观之间建立平衡。[7]

      (二)个体与他人关系维度:增进个体与他人交往

      首先,学会平等与尊重。平等与尊重是个体与他人和谐相处的前提和基础。《反思教育:向“全球共同利益”的理念转变?》认为,不平等容易导致社会排斥,破坏社会融合。在所有社会当中,极端不平等都是造成社会矛盾的根源,是引发政治动荡和暴力冲突的潜在催化剂。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文献特别强调要培养青年人对世界和各国人民的了解;使青年人能够毫无偏见地认识、欣赏和吸收他国文化;要培养青年人的平等和尊重态度,使青年人能以平等和尊重的态度去对待彼此存在的差异,以平等与尊重的精神处理和解决共同面对的世界问题。

      其次,学会合作与共处。《教育——财富蕴藏其中》把学会合作和共处作为教育的四大支柱之一,即通过增进对他人及其历史、传统和精神价值的了解,学会共同生活(learning to live together)。[8]学会共同生活是指学会与他人一起生活,这是人类相互了解、和平交流以及和睦相处的需要。教育不但要使青少年理解人类世界的多样性,还要使其认识人与人之间的相似性及依存关系,正确地认识世界,在认识自己的基础上发现和认识他人,培养青少年的参与和合作精神。2001年,在第46届国际教育大会上,面对全球化给国家之间、种族之间、民族之间共处带来的复杂而多样问题,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再次强调了“学会共处”,认为在全球化背景下“学会共处”是人的一种基本学习需求,共处能力是未来公民与他人共同生活所必需的条件。

      再次,学会宽容与关心。1995年11月16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大会通过的《宽容原则宣言》将11月16日定为国际宽容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认为宽容能够尊重、接纳和欣赏世界上的不同文化、不同思想和不同的行为方式;宽容是一种尊重人权的积极态度;宽容是对人权和多元化的一种责任。《反思教育:向“全球共同利益”的理念转变?》指出,全球化时代财富虽然在增加、人们之间相互联系日益紧密,但脆弱性与不平等却在不断加剧、文化和宗教不宽容、文明和政治的冲突屡屡发生、不宽容与暴力现象日益严重。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认为加强宽容的教育刻不容缓,要及时进行全面系统的宽容教育,使青少年正确认识世界各种文化、尊重其他民族的文化;懂得尊重他人的尊严,保护他人的权利和自由,解决因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种族及宗教差异而产生的各种不宽容行为,制止和减少各种暴力与排斥行为的发生。[9]1989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布了《学会关心:21世纪的教育——圆桌会议报告》,认为21世纪教育的发展主题是学会关心,要求教育培育人们学会关心的品性,提出了关心的具体内容——关心自己和家庭、关心朋友和他人、关心国家和社会、关心生态环境、关心真理与学习等。[10]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