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实践观与活动的教学理论

作 者:

作者简介:

原文出处:
苏州大学学报:哲社版

内容提要:


期刊代号:G1
分类名称:教育学
复印期号:1995 年 04 期

关 键 词:

字号:

      近年来,理论界对马克思主义实践本质及其深层意义的研究不断有新的发现,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精髓的把握也日益完整,初步形成了科学的实践观,为教学论的研究开拓了新的领域。

      教学活动是人类实践活动的重要方面,科学的实践观应当成为解释人类教学活动、指导教学论研究的哲学基础。活动的教学理论就是以马克思主义实践观为基础的教学理论。本文对活动的教学理论的探讨和认识,希望能得到各方面的指教。

      一、科学实践观对教学论研究的指导意义

      科学实践观对教学论研究有重大的指导意义,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突出教学活动主体的主动、能动活动

      实践观是马克思主义对时代精神的高度把握,它突出了实践主体的主动性和能动性特点。近现代以来的实验科学,使人们从对世界的被动观察者成为作用和改变自然的主动探索者。马克思和恩格斯敏锐地感受到了这一以科学精神为代表的时代精神,预见到了科学认识活动对人类的巨大作用,把科学认识活动中的主动、能动特点反映在其哲学中,提出实践是人类有目的地认识和改造世界的社会性的物质活动的命题,把过去局限在精神、意识范围内的能动性延伸和作用于外部物质世界,使“人的本质力量对象化”;也使旧唯物主义的被动、消极地适应环境的活动观成为过去,从而为无产阶级的革命实践观奠定了基础。

      对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的准确、全面理解的科学实践观,克服了旧唯物主义的影响,从辩证唯物主义的高度来看待人的活动,即不仅从客体的方面理解人的活动,强调客观是认识的起源和检验,而且也从主体的方面看待人的“感性活动”,强调实践主体的主动、能动的特点。以科学实践观为指导的活动的教学理论,把教学主体(包括教师和学生)的教学活动看作是有目的地、主动地变革客体,从而达到能动地认识和改造客、主观世界的过程,看作是由不断的反映,建构活动实现的掌握继传性知识和探索、发现新知识的过程。它不像以往的教学论那样,把学生看作是“被动的知识容器”,满足于对间接经验的知性水平的掌握或反映。

      2、包括教学的物质活动和观念活动

      在教学认识活动中,观念活动和物质活动的关系的认识经历了漫长的历史时期。古代受唯心主义先验论的影响,认为学生的学习仅仅是记忆和练习先验的观念材料,逐渐转化为主体的思想和观念的过程;近代以来的传统教学论吸收了科学的认识方法,把观察实验作为理解知识的必要环节。这是一个实质性的革命,从唯心主义转向了唯物主义。但是人的感性有多少可靠性?它是否能反映出事物内在的本质?这些都是传统的教学认识论的致命弱点。现代教学论以完整的科学认识活动为基础,强调外部的操作活动和内部的思维活动的不断反馈的作用,达到对事物的深层的认识。用认识论的术语来说,现代教学论认为教学认识过程不是仅仅把关于外部事物的知识“移置”到思维中的过程,也不是如“照镜子”似的直观的反映,而是主体通过将关于客体的信息内化和转化为概括、简缩的观念、概念,然后在思维中(或借助于语言或符号)对其进行加工、处理、变革,达到对事物间关系的认识,再以物质的实践活动使人的“内在尺度”或“本质力量”现实化的过程。这是一个由外而内、由内而外的物质活动与观念活动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不断地活动的过程,从而构成完整的认识活动。

      科学实践观指导下的教学理论,遵循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实践活动是有目的地认识和改造客观世界,使客观世界发生合目的性的变化的活动的论述,指出所谓实践的“物质性”的规定,只是强调主观必须见之于客观的重要性,并非否认或忽视人的实践活动中的目的性、能动性等意识范围内的活动。因而对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的“物质性”的狭窄的理解是不符合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的原意的,也是不符合人的活动(包括教学活动)的一般性特征的。科学实践观指导下的教学理论应当坚持完整的活动的理解,包括外部的物质活动和内部的思维活动。

      活动的教学理论不仅包括外部物质活动和内部的思维活动,而且强调这两种活动的相互作用,以实现完整的科学实验的认识过程。科学实验要求从现实的问题出发,提出解决该问题的假设,然后以实验加以证实或否决,在此基础上再提出新的假设,不断地解决问题,达到对事物的更深刻的认识。现代科技社会要求年轻一代不但要掌握和深化已有的知识,而且要发展获得未知知识的能力,这就需要在教学认识过程中引进科学实验的完整认识过程,使学生习惯于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学习,培养多维的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以往教学论中那种单向式的“感知--理解--巩固--应用”的教学认识过程就不再是唯一的认识方式了。即使是以掌握知识和技能为目的的学习也不能以此为限,而必须引进“思维实验”的过程和方法。也就是说,即使在“理解”和“巩固”阶段,也必须由对事物外部性状的了解逐步上升为对知识的“关系”的掌握,抽象为某种“具体的形式”,找出其中的不足之处,解决这一问题达到对原有知识体系的突破或创新,然后再以“应用”的方式或实验的方式加以检验。这个过程,实质上是在思维中实现对客体(客体由概念、理论的形式出现)的主动变革。活动的教学理论在一定意义上更强调思维中的主动、能动的活动,亦即理性思维的作用。

      3.统一教学中认识和交往活动的基础

      马克思主义认为,交往活动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重要条件。人类的生产活动是以一定的社会存在和社会关系为背景的,个体是在与他人的交往中取得经验和知识的基础上发展的。科学技术和大工业的发展,打破了过去那种以自然条件为局限的交往障碍,从而也使闭塞、保守、迷信的个性为开放、民主和创新的思维方式所代替,因此马克思主义认为共产主义社会关系的形成是“以生产力的普遍发展和与此有关的世界交往的普遍发展为前提的。”①

      以往的教学理论在一定程度上是把认识过程和交往过程相分离的,这就是我们通常把教学分为智育过程和德育过程的原因。即使在一些教学思想中很重视师生之间和学生之间的交往,也只是着眼于品德修养对学生成长的作用。而科学实践观指导下的活动的教学理论,不仅重视交往活动的作用,而且把交往活动纳入教学认识活动过程,成为一个统一的有机的活动过程。具体来说,就是在教学认识过程中引进科学认识活动的个体探索与群体交流相结合的方法,使学生在比较他人意见过程中确立客观的权威,破除自我中心心态,培养不固执己见和集思广益的民主态度,从而使培养途径与目标最大限度地得到统一,使知识的增长与品德的进步成为一个统一的、相辅相成的过程。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