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德育,需要所有教师参与,它既是思想道德课教师的职责,也是其它各学科教师的职责。但从近代开始直到现在,教学本身发生了许多重要变化,这个变化又同德育、智育在整个教育工作中地位的变化相关,即教学呈智育化的趋势,影响到一般教师对教育的关注。在这种情况下,加强思想品德课、政治课(称之为“直接德育”)但其效果及其本身都引起人们的怀疑。于是人们的注意力又转向各科教学和各种活动(称之为“间接德育),希求有所改善,但结果仍不能如人所愿。在我国除了以上一般情况外,还有自己的“特色”,即把所谓的“德育工作”同教学平行,似乎默认教学属于“非德育工作”,这就造成理论上的混乱,并导致实践上长期忽视学科教学的间接德育的局面。而另一方面直接的政治课(或思想品德课)的教学及德育工作者的所谓德育工作,又由于各种原因而名不副实。 针对这种情况,本文试图从探讨教学与德育、智育关系的变化入手,提示直接德育与间接德育的复杂性,并建议在我国重作“直接德育”与“间接德育”的划分。,以跨越有关德育观念上的误区。 学校德育的“直接德育”与“间接德育”之分。所谓直接德育,指的是通过有关伦理道德、公民训练方面的课程,影响学生的道德观念、道德情感和道德行为;间接德育,通常采用指通过其它学科的教学以及通过学生组织、社会活动、校内外的环境,对学生施加政治、思想、道德影响的措施。在现代学校里,既有直接德育,又有间接德育,但它们的产生、发展却并不是个简单的问题,它同教学与智育、德育关系的变化有关,与教育在整个教育工作中的地位有关,历史地考察这个过程,有助于了解该问题的复杂性。 古代的教学即教育,教学的目的是教人做人,学习知识是为了求德求善。《大学》中“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道出了这个道理。在西方,情况也类似,无论是培养和谐、自由公民的雅典教育,还是训练勇敢、忠诚武士的斯巴达教育,或是教人忍耐、顺从有宗教教育,其目的皆在于培养品质,教人做人。因而在古代,知识的教学与德育基本上是融为一体的,不存在对立的矛盾,教学就是进行德育。 到近代初期,教学中的知识教学与德育基本上还是一致的。一方面,这与当时理性主义道德教育要求一致。理性主义在西方有悠久的历史传统,这种传统在18世纪启蒙思想冲击下,更加强化。在道德教育上表现为反对宗教的道德教育,追求理性的道德教育,即道德教育要建立在知识教育的基础上,建立在理性发展的基础上。那么这种理性的道德教育实际上是要通过教学来进行的。另一方面,当时的课程以古典人文学科为主,这些学科的内容往往与人的道德观念相关,因而在教学中进行德育比较容易,也理所当然。所以,有人说19世纪的欧洲和北美,德育仍构成普通学校课程的主要内容,德育同冉冉升起的太阳一样是天经地义的。①后来情况虽有所变化,但教学仍以德育为主要目的。譬如在赫尔巴特那里,教学的最终目的是通过教学形成五种道德观念,培养道德性格,可以称之为“道德主义”的教学。 但是另一方面,自近代以来,教学中的德育与智育又在逐步地发生着变化,到19世纪下半期,特别是19世纪末以后,情况的变化越来越明显。 首先是理性主义的呼声,要求学校世俗化,追求国民的启蒙。如果说这种呼声最初导致了理性主义道德教育,使道德教育要通过知识的教学来进行。但当这种呼声越来越强烈的时候,则使得教学中智育的地位越来越重要,越来越独立,而德育的地位则相对下降。如早在18世纪,法国的孔塞就主张排除教育中的宗教与政治思想成份,在国民只实施智育,以谋求国民的启蒙。并且这种要求发展到极端,甚至曾一度有将道德教育连同宗教一起清除出学校的倾向,如美国在本世纪30年代,道德教育特别是公立学校的道德教育,通常被混同为宗教教育,开始被主要教育思想家们认为是时代的错误。②教师们意识到如果在课堂上传授道德观,他们就是在进行违法的宗教宣传。③ 其次,教学本身发生了变化。一是内容上的:近代自然科学兴起并逐渐渗透到教育领域,成为独立的教学内容。与人文学科相比,自然科学与德育的距离显然拉大,甚至可以毫不相干。另外,教育的职能也复杂多样化,并不仅仅要培养品质、教人做人,还要进行职业训练,要提供知识和技能,以适应生产、生活需要等等。因而这时的教学有可能只传些知识,教点技能而不涉及德育。尤其在科技竞争和职业竞争日益激烈的情况下,教学常常是出于一种实用的考虑。这样,教学就渐渐“智育化”了,教学中的德育与智育的矛盾也便因此而生。 普及教育以后,由于高等学校的数量有限,产生了升学竞争的问题,又更加剧了这一矛盾。发展到极端,教学甚至连智育也不是,只能算作考试、升学的一种手段,教学完全“应试化”了。 这样,教学越来越智育化,甚至应试化,而教学中教育的地们则开始动摇甚至丧失。然而德育又是不可缺少的,实际上任何国家也不愿在学校中放弃这一权利。那么,德育将如何进行?各国的策略是相继在学校设置单独的道德课,开辟一条德育的新途径。这便产生了我们所说的直接道德教育,例如法国于1882年起以法令规定道德课为课程的一部分。 设立了单独的道德课,从课程和时间上保证了德育,但是也带来了一些问题。 首先,许多人并不以为可以设立单独地专门课程来进行德育,如他们认为: 从内容上说,道德教育领域宽泛而复杂,不可能清楚地划清其界限,所以也不能限制在一套固定的课程里讲授。 从方法上说,道德问题需要作价值判断,很难用一种象讲授科学知识那样的方法来讲授它。如果安排在一门独立学科中进行,难免类似宗教式的布道或劝说,这将使道德教育沦为一种灌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