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效能研究的现状及其反思

作 者:

作者简介:
杨琼 华东师范大学教育管理学系 范国睿 华东师范大学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研究所 200062

原文出处:
上海教育科研

内容提要:

学校效能研究(School Effectiveness Research)在英、美等西方发达国家已经有近40年的研究历史。(注:Goldstein和Woodhouse(2000)以及Wyatt.(1996)等人认为,学校效能研究的历史只有20多年,主要是因为学校效能的研究尽管最早起源于美国学者Goleman(1996)和Jencks等人(1972)的研究,但学校效能作为一个研究的领域且盛行则于20世纪的80年代。参见:Goldstein,H.&Woodhouse,G.(2000),School Effectiveness Research and Educational Policy,Oxford Review of Educational Policy.Wyatt,T.(1996),School Effectiveness Research:Dead End,Damp Squib or Smouldering Fuse?University of Western Sydney Nepean Issues in Educational Research,6(1),79~112.)在全球竞争日趋激烈的背景下,人们尤为关注学校的教育质量问题,这也是学校效能研究成为教育研究热点问题的主要原因。


期刊代号:G1
分类名称:教育学
复印期号:2004 年 04 期

关 键 词:

字号:

      一、学校效能研究的现状分析

      学校效能(school effectiveness)指学校对学生所产生的教学影响的程度(注:张煜:《学校效能评价》,《中小学管理》,1997年第7期。)。根据英国伦敦大学教育学院Peter Mortimore教授的定义,高效能的学校应是“能够使得学生实际的学习进步大于根据其起点水平做预测所应该获得的学习进步的学校”。实质上,学校效能的核心价值应当是指学校成功地发挥其教育功能和实现其教育目标。那么,什么是学校效能研究呢?荷兰的J.Scheerens教授将其描述为“以寻找或发现对学校的产出有积极影响的学校特征或其它因素为目的的研究”(注:张煜、孟鸿伟:《学校效能研究与教育过程评价》,《教育研究》,1996年第7期。)。

      学校效能研究最初产生于美国,公认美国学者James Coleman是该领域的创始人。早在四十年前的“天才工程(Project Talent)”中,James Coleman《教育机会平等的调查(Equality of Educational Opportunity Survyey)》及Christopher Jencks等人在《不平等(Inequality)》中曾研究学校的有效性问题(注:[美]科恩、罗登布什、保尔著,彭胜来译:《资源、教学与研究》,《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1年第12期。)。他们的研究结果表明学校对学生学业成就的影响非常微弱。他们的研究结果出人意料,由此引发对有效学校和学校的效能问题的研究。由于研究样本、统计方法及数据处理的不同,很难将学校效能研究的成果全部归纳,下面主要从一些核心概念的理解、研究的方法和成果的运用等要素加以概括和总结。

      (一)相关概念的认识与阐释

      1.有效学校

      有效学校和学校效能概念的界定是学校效能研究的基点。对核心概念的不同理解直接影响到研究方法的选择和成果的解释。

      国外最先讨论的是学校的有效性。研究的起因来自于美国学者科尔曼的报告(Coleman,1966)。科尔曼研究发现,有些美国学校对其学生学习的影响程度很低,仅能解释影响学生成绩变化的10%部分,远远低于来自学生的社会经济背景因素;在英国,普洛登报告(Plowden,1967)的研究结果也表明:家庭和社区比学校对学生的影响更大。这些发现引发了对有效学校的讨论,即什么样的学校才是有效学校、有效学校的关键特征有哪些、哪些因素影响学校的有效性等,以至于形成了有效学校运动(注:Wyatt,T.(1996),op.cit.)。尽管如此,到底什么样的学校才是有效学校,目前并没有一个明确的定论。其中颇有影响的解释有以下几位。一是埃得蒙兹(Edmonds,1979)的研究,他指出,有效学校具有5方面特征:强有力的行政领导;鼓励学习的学校气氛;对儿童学业成绩的高期望值;清晰明确的教育目标监控学生的表现以及对基本技巧的指导(注:Ibid.)。荷兰的J.Scheerens教授的描述或许更为简洁,他认为,有效能的学校应是“能够使得学生实际的学习进步大于根据其起点水平做预测所应该获得的学习进步的学校”(注:张煜、孟鸿伟:《学校效能研究与教育过程评价》,《教育研究》,1996年第7期。)。OECD(Chapman,1991)将有效学校概括为:有效学校在考虑学生社会经济地位、家庭背景和先前学习的同时,应在一个广泛范围的智力、社会和情感的成果里促进学生的进步(注:Wyatt,T.(1996),op.cit.)。

      2.学校效能

      我国对学校效能的研究起步较晚,由于条件限制,多数限于描述性的研究。我国学者结合国情对学校效能的界定颇有独到之处。我国学者孙绵涛、洪哲认为,学校效能是指学校合理地利用教育资源,实现教育目标,并能不断满足系统内其他各方面的要求,进而使学校及其成员和社会得到相应发展的特性和有效作用。学者张煜、孟鸿伟认为,学校的效能,反映了学校使得学生的学习状况发生变化的方向、程度与大小。或许香港学者郑燕祥的理解较为新颖,他认为应当从三个层面理解学校效能的概念:第一层面是内部效能:完成预定目标;第二层面是外部效能:相关人土对教育服务感到满意,教育对公众负责;第三层面指面向未来的效能:满足个人、社区和社会,适用未来需要(注:郑燕祥著,姚霞编译:《世纪初学校效能的新取向》,《教学与管理》,2002年第5期。)。对概念的界定很难趋于统一,这是一种研究中的客观现象,这也正是其值得研究的价值所在之一。

      (二)研究的方法

      将一所学校或学校划分为有效或无效的标准和分析方法已成为值得思考的争论题目。至目前为止,学校效能研究仍然是以实证研究为主。运用不同的统计模型和软件,往往会得出不同的研究结果。因此,研究方法一直是学校效能研究的重点和难点。20世纪80年代和90年代初期,是学校效能研究的鼎盛时期,也是其研究方法日趋成熟的阶段。具体来说,应用最多的方法有如下两类:

      1.回归分析

      早期的Coleman和Jeneks的研究都是采用回归分析的方法。在学校效能研究中采用这种方法就是用学生的考试成绩作因变量,用所要考察的学校和学生的关键特征作自变量,建立回归方程,可得到各个学校的效能指标。这是学校效能研究最早使用的方法。其中最值得提及的是Mortiraore为首的研究小组对英国的小学开展的为期长达8年的研究。它有纵向设计、50所样本学校、并使用了多元回归分析,符合有效推断所必须的各种最低要求。因此,这项研究在设计、概念界定和学校效能研究可使用的统计模型方面有重大突破(注:Goldstein,H.(1997),Methods in School Effectiveness Research,School Effectiveness and School Improvement,8:369~95)。

      2.多层分析

      这类方法是20世纪80年代末才逐步发展起来的较先进的统计模型。现在普遍认为,学校效能模型分析的一种满意的方法应当是运用多层分析技术。对多层分析技术解释最好的是Aitkin和Longford的文章(1986)(注:Goldstein,H.(1997),op,cit.)。目前学校效能研究主要是采用这种研究方法。这种方法的优点是将不同层次的变量分层计算,分别估计各层变量所造成的误差,其结果更能清楚地反映出各个学校的特征。因此,多层分析模型现在应用越来越广泛。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