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教育心理学课题组在邵瑞珍教授领导下,十年来一直坚持“学与教的心理学理论与应用”的研究。我们的研究方针是坚持以辩证唯物主义理论为指导,广泛吸取认知心理学的最新研究成果,取其精华,为我所用。在批判地吸收现代认知心理学的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紧密联系我国中、小学的教育实际,通过心理学专业人员,学科教学法专家和中小学优秀教师三结合,并通过在多种学科中的教育实验研究,着重解决理论向应用转化的问题。十年磨一剑,一个新的智育理论体系已经形成。现将主要内容公诸于世,以就教于国家内同行专家,以便使之更臻完善。 新的智育理论体系由三个分理论构成。它们是智育目标论、知识分类学习论和知识分类教学论。下面分别介绍这三个理论。最后,根据新的智育理论,对当前我国教学改革中出现的几个影响较大的教学模式作一些尝试性评价,以此说明该理论的应用价值。 一、智育目标论 智育目标涉及教育学和心理学中的三个基本概念,即知识、技能和智力,以及这三个概念之间的关系。要更新我国的智育理论,使之能更有效地指导教育实践,首先必须对这三个基本概念予以新的解释。 通过研究,我们发现,在心理学领域,由于长期受行为主义思潮的影响,行为主义心理学把他们的研究局限于人和动物的行为,不研究知识,所以在传统上,知识只是哲学的认识论研究的一个范畴。我们查遍了新近出版的心理学词典,包括朱智贤主编的《心理学大词典》,均未查到“知识”这个条目。这当然不是编者们的疏忽所致。在《教育大词典》(顾明运主编)中虽然收入“知识”这个词条,但其解释完全是哲学的解释。 现代认知心理学又称信息加工心理学,以人类的认知为研究对象。认知的结果是获得知识,所以也可以称信息加工心理学为研究人类的知识学习的心理学。现代认条心理学的迅速崛起为我们更新知识观提供了机遇。 根据现代认知心理学,我们把知识定义为个体能通过与其环境相互作用后所获得的信息及其组织。贮存于个体内为个体的知识,贮存于个体之外,即为人类的知识。 现代认知心理学把个体的知识分为陈述性知识,程序性知识两大类。陈述性知识又称语义知识或言语信息,它回答世界是什么的问题。其本质是输入的信息在人脑中形成命题(或意义)的网络。由于这些意义的网络经过了严密的编码,人们需要利用时,可以有意识地提取出来。中、小学生在学习各门学科中需要这类知识,但地理、历史、自然常识更以这类知识主要学习内容。 程序性知识是办事的一套操作步骤。在本质上,它们由概念和规则构成。例如“1/3+1/5=?”这样的问题,其解题步骤有如下4步:1.求两个分数的最小公分母,结果为15;2.以第一个分数的分母除公分母,得到商为5;然后以它与该分数的分子相乘,得到积为5,于是第一个分数成为5/15;3.以同样的方式将第二个分数的分子与分母同乘以3,于是第二个分数变成3/15,4,将两个分数的分子相加得到和为8,分母保持不变。这样1/3+1/5=8/15。这些操作(运算)步骤中包含的基本概念是分数概念,基本原理是分子与分母同乘一数,其值不变的原理。 现代认知心理学家通过计算机模拟,认为程序性知识在人脑中不是以命题网络的形式贮存,而是以条件和行动(condition-action)的规则贮存。这种条件和行动的规则被为产生式规则。它同命题网络知识的提取方式不同,前一产生式规则的行动的完成,能自动激活下一个产生式(产生式用符号P表示)。可以把上面的分数加法的步骤转化成如下的产生式: P1 如果我的任务是求两个分数的和, 且这两个分数的分母不同, 则先求出两个分数的最小公分母。 P2 如果我的任务是求两个分数的和, 且已知最小公分母的值, 则以公分母的值分别作为两个分数的分母, 且两个分数的分子扩大与其分母扩大相应倍数。 P3 如果我的任务是求两个分数的和, 且已知两个分数的分母相同, 则直接将两个分数的分子相加,分母不变。 当经过反复练习以后,小学高年级学生和中学生在进行上述分数加法运算时,很快计算出正确的结果,但不一定能清晰地意识到这些运算步骤。这说明他们的分数加法知识已转化为产生式系统。这也就是熟练的技能能自动进行的心理学机制。 程序性知识又分两个亚类。一类为对外办事的程序性知识,另一类为对内调控的程序性知识。后者又称策略性知识。例如,为了提高阅读效率,有人提出了SQ3R阅读法。它要求学生在读一篇新材料时,首先进行浏览,略知其大意(sutvey),第二步是自己就材料的每一部分提出为什么的问题(question),第三步是带着问题,有目的地阅读(read),第四步是用自己的话尝试回答每一个问题(recite),第五步是尽可能努力回忆每一段中的信息(neview)。这套规则不是用来对外办事的,而是用来控制自己的认知过程以提高认知活动的效率的,即达到阅读理解和记忆的目的的。当儿童能应用这样一套阅读步骤提高自己的阅读效果时,可以认为,他获得了调节和控制自己的认知过程的程序性知识。 由此看来,我们必须采用两个知识概念。一个是广义的知识概念,它包括三类知识,即陈述性知识,对外办事的程序性知识和对内调控的程序性知识。另一个是狭义的知识概念,他仅指陈述性知识。 知识概念更新以后,对传统的技能概念也必须予以更新。如果说,传统知识概念来自哲学,那么我国的传统技能概念则来自前苏联心理学。前苏联心理学的技能概念最初只涉及动作技能。技能被定义为“活动方式的掌握”。动作技能一般是外显的,活动方式可以观察到。后来前苏联有些学者认为,在头脑内的认识活动方式也可以掌握,从而出现智力技能概念。智力技能(也称智慧技能或心智技能),被定义为“借助内部言语在头脑内进行的知识活动方式”。对技能的这样的看法今根深蒂固地禁锢着我国广大心理学和教育学研究人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