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需要是人的社会行为的主要归因,道德需要的学说是道德教育的基础,道德信念是品德心理结构的中心环节,道德修养是道德教育的关键。 关键词 道德需要;道德信念;道德教育;道德修养 当前在我国学校德育实践中,德育工作存在两个误区: 误区之一:把德育目标当作德育起点,德育要求与受教育者思想、心理特点错位。德育起点的确立有两个基本依据:一是德育目标的要求,二是受教育者现有思想政治、品德、心理行为的特点,包括年龄、现状和取向等特点的要求。以德育目标为依据,是为了保证德育起点在方向上与德育目标保持一致,它具有方向性和引导性;以受教育者心理特点为依据,是为了使德育目标要求有一定的层次和坡度,以增强它的可接受性。两个依据之间的交汇点便是最佳的德育起点。然而有的学校和教师,常常不顾青少年学生的思想、心理现状,采取单从德育目标要求出发来进行“飞流直下”的自上而下的教育,致使德育步入误区。 误区之二:把德育过程看成单纯的外铄过程,德育过程与品德内化过程分离。外铄(从外部输入的教育)是促进青少年品德形成发展必不可少的条件,它对青少年品德的形成发展具有导向功能和制约功能。在商品经济、对外开放的社会背景下,这一作用就更为明显。但外铄绝不等于德育过程,外铄只有遵循品德内化规律才能起作用。 走出误区的关键在于端正指导思想,转变德育观念,增强按德育规律施教的自觉性。 一、道德需要的学说是德育的基础 (一)需要—一人的社会行为的主要归因。 心理学的研究表明,在人的心理结构中,需要处于核心、主导的地位。从发生学角度看,是先有心理过程后有个性心理;从现实活动看,对于已形成个性的人来说,具体心理活动总是在个性制约下,以个性为中介展开的;在个性心理中,个性倾向,包含需要、动机、兴趣、信念、理想和世界观,其基础是需要,是潜在的起主导作用的因素,能力、气质、性格等心理特征是外显的部分。据此,人的需要是人的全部心理生活的核心内容,是人的行为的直接动力。 (二)道德需要的学说是德育的基础。 什么是道德需要?道德需要是人们在社会生活中从共同的利益出发执行和维护一定的行为准则的需要。道德需要的产生依赖于:1.形成道德需要的主体—一个人;2.道德需要的客体—一人与人之间的道德关系及反映这种关系的各种行为准则;3.主客体之间的关系,即在主客体相互作用的过程中,主体以其态度为中介能动地反映客体而形成的一种执行意向。 道德需要一经形成,其作用: 1.实现个体需要与社会需要统一。个体进入自律、慎独的道德境界,道德教育的客体转化为道德教育主体。个体产生了道德需要,就意味他们已将客观的社会道德规范、要求内化为自己的需要、动机、信念和行为品质,这就使青少年变成能主动创造新的道德风尚和主动参与社会道德生活的主体。“从心所欲不逾矩”、“慎独”、“自律”,历来是古今中外道德家所描绘和追求的最佳德育境界,实现这一转化意义是十分重大的。 2.实现人的物质需要与精神需要的统一。道德需要常涉及到物质需要,如物质利益的分配。道德需要的内容是客观的。但人们之间的利益关系的调节方式是主观的,即通过社会规范、社会评价和自我评价才能实现。在已形成的道德需要中实现了两者的统一。 3.道德需要体现人的自然性需要向社会性需要的转化,并实现两者的统一。 二、道德信念是品德心理结构的中心环节 所谓品德心理结构就是各种品德心理成分按一定的联系和关系构成的结构。我国德育理论工作者论及品德心理结构时,通常沿用“知、情、意、行”四因素的说法。随着道德理论研究的深化,“四因素”说也表现出一定的局限性①。现在国内外研究品德心理结构主要从两个层面上来进行:一是从品德的基本心理结构即知、情、意、行“四因素”来进行探讨;二是从品德结构的个性水平来进行研究。所谓从品德结构的个性水平来进行研究,即是将品德的基本心理结构放到个性结构中进行研究。它反映着研究者对人与人之间这种社会关系的性质及处理这种关系的基本原则,涉及品德基本成分之间的关系,品德与需要的关系,世界观、人生观对道德观的影响,各种知识、技能、能力对构成道德行为方式的意义等诸多方面。由于对品德结构个性水平研究一开始就存有分歧,西方历来分为认知派、行为派和精神分析派。近20年来,亦出现了不少新的理论。在西方,比较引人注目的有班图拉的社会学习论、施托布的社会行为理论、拉塔奈的社会作用力论及施瓦茨的规范激活理论。在前苏联出现了动机圈理论。在我国,近年来德育工作者在这方面也做了不少的探讨,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是章志光教授领导的“学生品德形成内外条件及动力系统”课题组,他们在总结自己的实验和概括国内外研究的基础上,对品德心理结构提出了新的设想②。章志光等人认为,品德结构可以从生成结构、执行结构和定型结构三个断面或维度去进行探讨。 对上述理论本文暂不进行评价,但从中我们可以看出国内外学者都把品德心理结构放在更深、更高的层面上去研究,这必将拓宽品德心理结构研究的视野,为今后的研究提供新的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