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分类号:G4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0627(2000)05—0001—03 学生头脑中的知识结构不仅是教学内容、目标设计的起始依据,而且也是参与和影响教学过程的一个活跃的因素,最重要的是,它已被视为教学的一个直接目标。认知心理学认为头脑中的知识结构对认知起决定作用。知识结构对认知究竟有哪些影响?在教学中如何利用和达成这种作用,从而提高教学的效率?回答这些问题是本文探讨的目的。总的说来合理知识结构的认知功能主要表现为动机、选择、解释、建构、提取、迁移、生成、转化、激活、定势、调控等诸多方面。 动机功能 费斯廷格的认知失调论把认知失调作为一种动机。所谓认知失调是指一个人具有两个彼此互相矛盾的认知,从而产生不愉快的体验。这种不愉快的体验驱使个体设法减轻或消除失调状态,使有关态度与行为的认知变得协调起来,因而具有动机作用。知识一旦获得意义并储存在大脑中,只要个体对其加以注意,就能得出某种主观的解释或理解。而对众多知识的解释或理解并非事事时时都能取得一致和协调。原有知识与新知识之间,原有知识部分与部分之间,原有知识部分与整体之间在获得解释时可能产生相互矛盾,致使知识结构局部或整体失去平衡,从而产生学习与探究的动机。合理的知识结构应是一个开放的系统,它在形成和完善过程中总是伴随着这种认知动机。 如何造成知识结构的不和谐,从而激发学生的求知动机呢?有人建议,在教学中教师可以:(1)提出与学生已有知识相矛盾的现象。 注意矛盾不能过大,否则使学生感到无法协调,从而产生回避行为和厌烦的情绪。(2)先教学生一个基本的法则,在学生理解后, 再给他们举出不符合这一法则的事例。(3)提出有几种选择答案的问题。 选择功能 纷繁复杂的外界信息并非都能进入人脑获得加工,已有的知识经验影响注意的指向及范围。头脑中原有的知识都有相应激活阈限,外界信息形成各种刺激,如果在阈限范围内,则唤起对特定外界信息的注意,否则外界信息则被忽视或抑制。由于每个人头脑中的知识存在有与无、多与少、深与浅的差别,因而对外界信息会作出不同的选择。例如在课堂上,有的学生注意教师的知识传授,有的学生则关注教师的方法、策略,当然也有学生因缺乏知识基础或早已掌握有关知识而对教师的教学视而不见,充耳不闻。合理的知识结构有利于所具有的选择功能又使个体在有限的时间内选择与任务匹配的信息。 教学中,教师一方面要适应学生不同层次的学习选择,按学生最近发展区,实行知识内容的差异教学。另一方面要教会学生善于选择。(1)有意识引导学生区别重要信息与次要信息。(2)教给学生保持重要信息的方法,如划线、摘录、摘要等等。(3 )经常提醒学生注意重要信息,养成标记重要信息的习惯。(4 )督促学生关注出错的反馈信息,并要求找出错误的原因。 解释功能 人对于知觉的对象总是以自己的过去经验予以解释,同样的事物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反映对客观事物不同的主观解释。建构主义认为,世界是客观存在的,但是对世界的理解和赋予意义却是由每个人自己决定的。由于个体的经验以及对经验的信念不同,于是对外部世界的理解也各异。同时正因为具有一定的知识经验,人们才能对变化的客观刺激信息的解释保持相对稳定的恒常性。能对外界刺激信息作出相对稳定的解释,是合理知识结构的又一认知功能。透过解释功能,教师可以考察学生知识结构的状况,如学生的知识掌握水平是处于哪一层次?(记忆、领会、运用、分析、综合、评价)学生的知识结构偏向于哪一方面?是否科学、完善?教师可根据实际情况对症下药,长善救失。 建构功能 奥苏贝尔说:“假如必须把一切教育心理学还原为一条原理,我就要说影响学习最重要的一个因素是学习者已经知道了什么。”可见学习者知识结构中原有的适当观念是学习新知识的关键,新意义是新旧知识相互作用的产物。原有知识在学习中起固着作用,要与新知识之间发生各种关系,如类属关系、总括关系、组合关系或兼而有之。同时知识结构内部也不断经历综合贯通,系统分化从而完善自身的过程。要实现意义学习,必须考虑原有知识结构三个变量即原有知识的可利用性、可辨别性、稳定性或清晰性。合理的知识结构不但能“容纳”相关信息,而且能建构相关信息,通过同化或顺应等方式,建构更加合理的知识结构。 要发挥建构功能,教师可采用“先行组织者”策略。先行组织者是一种先于课程内容呈现的包容性较大的引导知识,目的在于把新的学科知识纳入到学生已有的知识体系中去。先行组织者又分为用于归属全新学习材料的陈述性组织者和用于辨别新旧知识交叉的比较性组织者。教师在教会学生学会建构知识的同时,还可以采用交互式教学,鼓励学生进行合作学习。通过合作和讨论,使学生相互了解彼此的见解,查漏补缺或换个角度认识知识,从而形成更加丰富和完善的知识结构。并且通过此类社会性建构,学生不断反思自己的思考过程,对各种观念加以组织和改组,有利于学生建构能力的发展。 提取功能 知识结构的提取功能主要表现为:(1 )减轻记忆的负担。(2)提供检索线索。教给学生基本的原理、规则、 概念以及基本的结构体系本身就是减少记忆量。记忆的提取失败理论认为,遗忘是一时难以提取欲求的信息,即难以找到其提取的线索,从而造成检索的困难。布鲁纳认为从人类的记忆来看,学习普遍的或基本的原理,建立构造良好的知识结构的目的,“就在于保证记忆不会全部丧失,而遗留下来的东西将使我们在需要的时候把一件件事情重新构思起来。”从意义学习过程来分析,原有知识结构的三个变量影响新知识在习得、保持以及再现过程中的正确性、稳定性、清晰性、可辨性。避免记忆的前摄抑制和倒摄抑制的干扰作用,同时为记忆的提取提供有条理的线索。合理的知识结构不仅有利于信息的接受,而且有利于信息的有效提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