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没有标准答案

作 者:

作者简介:

原文出处:
语文教学与研究

内容提要:


期刊代号:G1
分类名称:教育学
复印期号:2000 年 11 期

关 键 词:

字号:

      两千五百年前的大教育家孔子,在教学艺术上也堪称大师。作为一位教育家,他向学生提问,或解答学生的疑问时,都没有确定性标准答案。在《论语》一书中,这样的例子举不胜举,在标准化考试仍然影响着我国教育的今天,读来尤其发人深思,它对语文教育甚至整个教育观念的转变都有深刻的启示。

      子路问:“闻斯行诸?”子曰:“有父兄在,如之何其闻斯行之?”冉有问:“闻斯行诸?”子曰:“闻斯行之。”公西华曰:“由也问闻斯行诸,子曰:‘有父兄在’,求也问闻斯行诸,子曰:‘闻斯行之。’赤也惑,敢问。”子曰:“求也退,故进之,由也兼人,故退之。”

      (《先进篇》)

      子路和冉有都向孔子提出“闻斯行诸”的问题,即“得到真理就马上干起来吗?”孔子的答案竟完全相反,引起公西华的疑问。孔子回答说:“求也退,故进之,由也兼人,故退之。”意思是:冉求平日做事,过分谨慎,所以我给他壮胆;仲由的胆量却有两个人的大,勇于作为,所以我要压压他。这是典型的因材施教、因人而教的范例。孔子不设标准答案,更为有趣的是《荀子·子道篇》中记载的孔子有关“智者若何,仁者若何”的提问,先看原文。

      子路入,子曰:“由,知者若何,仁者若何?”子路对曰:“知者使人知己,仁者使人爱己。”子曰:“可谓士矣。”子贡入,子曰:“赐,知者若何,仁者若何?”子贡对曰:“知者知人,仁者爱人。”子曰:“可谓士君子矣。”颜渊入,子曰:“回,知者若何,仁者若何?”颜渊对曰:“知者自知,仁者自爱。”子曰:“可谓明君矣。”

      (《荀子·子道》)

      一天,孔子要考一考他的三个得意门生:子路、子贡和颜渊。他先把子路喊进屋里,“子路入,子曰:‘由,知者若何,仁者若何?’子路对曰:‘可谓士矣。’”孔子提问的意思是:智者应该怎样做,仁者应该怎样做呢?子路回答说:“智者要能够使别人了解自己,仁者要能够使别人爱自己。”孔子的评价是“你够得上做一个‘士’的标准了。”子路出去以后,孔子又把子贡喊进屋里,“子贡入,子曰:‘赐,知者若何,仁者若何?’子贡对曰:‘知者知人,仁者爱人。’子曰:‘可谓士君子矣。’”孔子向子贡提的是同一个问题,子贡回答却说:“智者知道别人,仁者爱护别人。”孔子对子贡的回答评价却是“你可以做士君子(比“士”的标准高,比君子又略低一点)了。”子贡出去以后,孔子最后把颜渊喊进屋里,“颜渊入,子曰:‘回也,知者若何,仁者若何?’颜渊对曰:‘知者自知,仁者自爱。’子曰:‘可谓明君子矣。’”很显然,问题是同一个,颜渊的回答却又有不同的含义,他说:“智者做到自知,仁者做到自爱。”孔子对颜渊的回答评价是:“你可以做一个聪明的君子了。”同样一个问题,对象不同,回答各异,从不同的层面说出了对“知者若何,仁者若何”的理解,只有看问题的角度和深浅不同,没有对和错之分,也就是说孔子没有确定性唯一的标准答案。虽然,后人王安石对这个故事持有疑议,他认为三者顺序刚好相反,应该先“自知”,后“知人”,最后是“使人知己”;“仁”也是这样,认为是荀子杜撰出来的,不管争议如何,但它至少可以说明孔子在要求学生回答他的问题时,并不要求只有唯一的所谓标准答案。

      又如:

      叶公子高问政于仲尼,仲尼曰:“政在悦近而来远。”哀公问政于仲尼,仲尼曰:“政在选贤。”齐景公问政于仲尼,仲尼曰:“政在节财。”三公出,子贡问曰:“三公问夫子政一也,夫子对之不同,何也?”仲尼曰:“叶都大而国小,民有背心,故曰政在悦近而来远。鲁哀公有大臣三人,外障距诸侯四邻之士,内比周而以愚其君,使宗庙不扫除,社稷不血食者,必是三臣也。故曰政在选贤。齐景公筑雍门,为路寝,一朝而以三百乘之家赐者三。故曰政在节财。”

      (《韩非子·难三篇》)

      这里是叶公子高、鲁哀公、齐景公三人分别向孔子问“政”,即如何治理国家。他对三人的回答各异,对叶公子高说,“政在悦近而来远”,即使近处的高兴,使远处的归顺。对哀公说,“政在选贤”,意思是推举贤才治理国家。对景公说,“政在节财”,意思是不要奢侈浪费,要节约财政。三公向孔子提问,而孔子的回答却不相同,子贡对此迷惑不解,孔子解释说,叶的都城很大,而国家的领地却很小,老百姓有反叛之心,所以,“政在悦近而来远”;鲁哀公仅有佞臣三人,外面障于诸侯四邻之士,内部勾结而欺骗君主,使祖先得不到祭祀,社稷不能延续,国家安全受到威胁。所以治理国家在于推举贤才。齐景公修筑高大的雍门,建造华丽的宫殿,一上午以三百乘的资产赏赐于人,所以说治理国家在于节俭。孔子对三公的答案,因三国国情不同,而答案各异。在《论语》一书中,有关问“政”的答案,异彩纷呈,也是各各不同。

      孔子在解答学生的疑问时,也从来不设标准答案。又如:司马牛、孟武伯、樊迟、子贡、颜渊等都曾向孔子请教过关于“仁”的内涵是什么的问题,孔子的回答,说法不一,内涵也不一样。一部《论语》,孔子对“仁”的解释多种多样。他对颜渊说,“克己复礼为仁”;对司马牛说,“仁者先难而后获”;对子张却说:“能行五者(恭、宽、信、敏、惠)于天下为仁”;对樊迟则说,“爱人”就是“仁”。除此之外,《论语》中还有许多歧异的说法,究竟应该怎样来理解孔子不同的说法,我们从孔子对曾参谈的一段话可大致推知“仁”的真实含义。孔子对曾参说:“吾道一以贯之。”曾参告诉其他同学“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吾道”就是孔子自己的整个思想体系,而贯穿这个思想体系的必然是它的核心。分别讲是“忠恕”,概括讲是“仁”。用现代的话说,对于不管干什么事(当然是益于社会的好事)都要尽心竭力,忠心恳恳;对人要宽以待人,仁慈爱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己欲立立人,己欲达达人。孔子从不轻许以“仁”,他在答复许多学生“不知其仁”的讲话里面,只说道:“回也其心三月不违仁”,这也未必说颜渊就是仁人。对于令尹子文和陈文子,只说他们是“忠”或“清”,却不同意他们是“仁”,“仁”的标准何其高也。孔子没有认为哪个学生具备了“仁人”的标准。“仁”并不是孔子学说中最高的境界,最高的境界是“圣”,“博施于民而能济众”(《雍也》),“修己以安百姓”(《宪问》),因此,依孔子的意见,谁能够使天下安定,保护大多数人的生命,就可以许他为仁。所以,孔子说管仲不俭,不知礼,却说“桓公九合诸侯,不以兵车。管仲之力也!如其仁,如其仁!”这不是放大了的对“仁”更深刻的解释。实际上孔子对“仁”的解答是根据不同对象的情况,各人不同的内在修养和外部表现、人品、秉性等,而取不同的含义。可见,孔子解答学生的疑问也没有标准答案。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