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行动研究法简介 行动研究(Action Research)于二次大战结束时起源于美国。 为了改变科学研究与实际生活长期严重分离的状况,Lewin于1944 年明确提出了一条社会科学研究的新思路、新方法,这就是:研究课题来自实际工作者的需要,研究在实际工作中进行,研究由实际工作者和研究者共同参与完成,研究以解决实际问题、改善社会行动为目的。1946年,Lewin把这种研究方法定名为行动研究, 并提出了“没有无行动的研究,也没有无研究的行动”的著名论断。 50年代,当时美国哥伦比亚师范学院院长柯瑞(M.S.Corey )出版了很有影响的一部书《以行动研究改进学校实践》,大力提倡在社会科学中产生的行动研究在教育中应用并推广。 不久,行动研究作为社会科学的研究方法之一运用于广泛的领域。在教育领域中,学校教师也早已不愿为研究者事先已确定的结论“作提供论证数据的资料库”,他们对不深入实际的空谈表示失望。自70年代起,由于埃里奥特等人的积极努力,行动研究在世界各国教育界形成了一个热潮。近几年由于我国中小学教师素质的提高及中小学各种类型教育实验研究的增多,逐渐引起了教育工作者对行动研究的重视。 二、行动研究的定义 目前,对行动研究内涵的认识很难下一个精确的定义。当今行动研究的主要倡导者英国人埃里奥特认为:行动研究旨在提高具体社会情景中的行动质量,是对该社会情景的研究。《国际教育百科全书》中把行动研究定义为:由社会情景(教育情景)的参与者,为提高所从事的社会或教育实践的理性认识,为加深对实践活动及其依赖的背景的理解所进行的反思研究。也有学者把行动研究定义为:是对实践活动所采取的小规模的干预,以及对这一干预结果作细致的反省或检查。把这些不同定义归纳起来可看出行动研究几个基本内容: 1.发现问题与解决问题相结合 行动研究是以提高工作质量,改进实际工作为首要目标的研究方法。在实际工作中,有心人总会发现日常遇到的和急待解决的实践问题,而问题的解决、规律的发现依赖于对具体场面和情景进行多视角、多层次的观察和分析,并综合运用多学科的知识、方法和技术以解决问题为目标进行诊断性研究。 2.行动与研究相结合 行动研究是强调研究过程与行动过程结合的研究方法。通过实际工作者系统地反思或与他人共同研究自己的工作过程、环境和问题,在行动中研究,在研究中行动。 3.专业科研人员与实际工作者相结合 行动研究要求专业研究者深入现场,直接参与从审查实际工作、计划行动方案、行动、最后评价研究结果的全过程,与实际工作者一起研究面临的问题,使实际工作过程本身变成一个研究过程。这样,行动研究就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为研究者和实践者共同参与研究和工作提供了结合点。 4.理论与实践紧密相结合 开展以教师为主体的教育行动研究,关键是确保教育理论对教育行动的指导作用,并在实践中进一步检验和发展教育理论。因此,在行动研究中理论与实践是紧密结合、互相转化的,从反思具体情景、发现问题、拟订计划到评价研究结果都必须在相关理论的指导下,与专业科研人员通力合作,综合运用众多学科的知识、方法和技术。 5.行动与评价相结合 在动态的行动与研究全过程中,根据目标的要求,持续不断的对每一次行动与研究的结果作出即时评价,并根据反馈情况即时调整下一次行动计划,不断总结,不断评价,不断改进。行动研究是螺旋式的,没有明显的开题与结题。 三、行动研究的特点 教育研究针对实际教育活动,不断提出改革意见或方案,是行动的指南;教育实践处于动态流程又不断提出新问题,使研究者不断得到启示、充实或修正方案,提出新的目标,因而行动又是研究的向导。有人认为,行动研究是在教育科研和教育实践之间架起的一座桥梁,它能增进二者的相互反馈功能,从而使研究的价值增生。根据以上对行动研究内容的分析与综合,可看出其主要几个特点: ●实践性与参与性——研究的全过程在特定环境的具体动态教育实践中进行,始终是对行动的诊断和干预,以及对这种干预结果的近距考察。研究的参加者直接或间接地参与实施新方案。 ●合作性与渗透性——研究小组成员由专家、研究人员、教师、行政领导等联合构成,小组成员之间经常相互作用,有效地交换意见,互相取长补短,发挥各自的优势,以组成有效整体。 ●持续评价性与即时反馈性——根据项目提出的目标或标准,在不断进行的情景中对改革效果进行形成性持续评价,一旦有较为肯定的结果便立即反馈到教育体系中去,弥散性影响教育实际过程。 ●灵活可变性与适应性——在统一理论思想和总目标的指导下,根据实际情况及其变化,容许边行动边调整方案。 四、向我国教育技术工作者推荐行动研究 1.行动研究运用于我国教育技术实验研究的意义与目的 首先,行动研究强调教育实践与科研的动态结合与反馈,符合辩证唯物主义关于真理与实践的观点,是科学的方法论,是符合我国国情需要的研究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