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质教育的本质:“能力教育”

作 者:

作者简介:
韩庆祥,中共中央党校哲学部教授、博士生导师

原文出处:
高等教育研究

内容提要:


期刊代号:G1
分类名称:教育学
复印期号:2000 年 10 期

关 键 词:

字号:

      1.众所周知,21世纪最根本的竞争是人的素质、人才的竞争,但人的素质与人才的培养却是当前教育工作者所面临的格外沉重的难题与话题。如何反思现有的人才培养模式?知识经济时代需要什么样的人才?中国应当如何培养面向21世纪社会发展需要的人才?究竟应该怎样理解素质教育?都是值得我们深入思考的问题。笔者的看法是:知识经济时代迫切需要的是具有综合素质、实践能力与创新能力的人才,这就需要我们从根本上改变我国传统的应试教育模式,切实地走向以培养人的综合素质为基础的能力教育模式;素质教育的本质即能力教育。

      2.传统的应试教育模式的局限性表现在以下诸多方面:

      重既定知识的灌输而轻获得知识的方法。事实上,获得知识的方法乃教育之本,相对而言,在知识经济时代,某种既定的知识总会被淘汰。学习的真谛在于学会如何学习。

      重政教人格的培养而轻个体人格的养成。政教人格总是带有很强的依附性,独立而健康的个体人格的养成才是当代社会所需要的。

      重考试分数而轻知识运用。高分低能的现象仍然十分普遍,这是应试教育最明显的症候,从初中升高中一直到考博士,迄今为止仍然无法改变这样一种模式。

      重接受而轻创造、重占有而轻思考。在正常的教育活动中,学生应是主体,老师则只是起到一种启发者的角色,但事实上,学生往往只被看成是被动的接受者,其主体地位竟在无意间被剥夺了。老师灌输知识、学生接受知识,似乎谁能够最准确地重复老师的讲述,谁就有理由成为最“优秀”的学生。

      重继承而轻革新。传统教育思想往往重恪守先贤之道,以守护文化传统为己任,但却缺乏开放性,因此培养出来的人才多“积累型”而少“原创型”,多“继承型”而少“创新型”,多“注释型”而少“建树型”,多“学问型”而少“思想型”。

      重名而轻实。学而优则仕,本无可厚非,但如果以“仕”为本、以“学”为末,就必然要弱化“学”的实在性。事实上,当下社会许多人所谓“致学”的目的只不过是为了包装自己,并非真正追求自身素质的提高。

      造成应试教育模式局限性的直接原因是我国传统的教育观念与教育体制,而深层原因则是我国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权本位”及等级制的社会价值取向、社会心理与思维方式使然。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易使人们习惯于既定的东西并形成一种服从、守成及“等靠要”的行为方式;权本位及等级制的价值取向及社会心理易使人们养成“惟权、惟上、惟书”等心理,过于看重名份与身份。这种状况必然造成整个社会风尚保守有余而创新不足、依附有余而自主不足、重教条而轻实践、重“内圣”而轻“外王”、重名而轻实。在这种体制与文化背景下的教育模式就必然以应试教育的方式体现出来。可见,改革应试教育模式并不仅仅只是教育体制的转换,而是涉及到整个社会经济政治体制以及社会心理与价值取向等方面内容的系统性和整体性的转换;教育模式的转换必须要纳入到整个国家民族现代化的高度来认识。

      3.需要说明的是,本文所强调的能力(教育)与素质(教育)实际上是同一个问题的两个不同侧面和不同的表述。素质本质上是能力的基础,而能力则是素质的外在表现,素质诉诸于实践就表现为能力,离开素质,能力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离开能力,素质也无法表现、观察、确证和把握。对素质的强调应当进一步提升到对能力的强调上。其实,“能力”在历史、现实、理论等方面,因而也在逻辑进程上,都是比素质更高、更能显示其优越性的一个范畴。能力是外显的素质,它直接就是一个实践行动范畴,较素质而言,它更易于操作与评价。素质的作用与意义必须通过能力来体现和确证,而能力本身就是一种价值和意向,它以其现实性、可操作性、实践性与自身批判性,显示着对社会、历史、现实、实践和人生的作用及其意义,它既可以用来批判中国传统社会和传统文化中的“血统本位”、“关系本位”和“权本位”以及资本主义的“金钱本位”,又可以更有效地支撑和确立独立、自主、自立、个性、创新、理性、科学、民主、法制、公正、自由、效率、实力等现代意识、人格与精神。此外,实行“能力教育”,不仅是21世纪中国现代化建设以及市场经济、知识经济对教育改革与发展的要求,也符合人类社会历史由前资本主义社会的“人的依赖”向资本主义社会的“物的依赖”,再到社会主义社会以每个人的自由、平等及全面发展为基本原则的“能力本位”的发展趋势。21世纪的中国虽然一定程度上仍处于“物的依赖”之中,但从根本趋势上看,则是在努力走出“物的依赖”而进入“能力依赖”。

      4.21世纪中国的现代化建设主要是通过市场经济以及知识经济方式来进行的。市场经济以及知识经济从根本上转变了人的存在方式,这种转变主要是围绕着“利”(利益)、“力”(能力)、“理”(理性)以及“立”(自立)四个核心理念展开的[1]。 市场经济以及知识经济对人的本质要求来讲,就是强调人必须按照理性的法则去充分发挥其能力,获得正当利益,并实现自立自强的人格。首先,市场经济本身就是使人为追求和满足利益的最大化而存在的,市场机制的实质则在于,它充分利用人对其利益追求的本性来激发人的最大潜能,从而为社会做出最大贡献。因而,追求竞争与交换价值中的利益最大化,是现代人生存活动的基本动机。无论资本主义的还是社会主义的市场经济,都要承认市场经济的趋利本性。其次,市场经济主要依靠能力而存在。从本质上讲,市场经济给人提供的多是些未确定性或可能性,使人有一种压力感,同时也给人以一定的独立自主性与选择性,使人有一种主体感,还给人提供相对平等竞争的机会,个人要想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就必须最大限度地发挥其能力。由此,个人要想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就必须最大限度地发挥其能力。由此,市场经济内在地要求人必须崇尚能力并追求能力的充分实现。而素质教育的本质就是充分开发学生的潜能,以适应市场经济与知识经济时代对人的素质的内在要求。能力问题一直是整个西方近代化的核心问题,由西方思想家们提出的力本论思想仍然主导着整个当代现代化的思想主潮[2]。 而这一问题对于正处于强国之路的当代中国来说恐怕尤其具有现实意义。再次,市场经济使人自觉遵循理性法则。要想在市场竞争中获得成功,既要运用理性分析各种信息资源并进行相应的选择与处理,又要运用理性来保持社会交往的公共性与规范性,还要运用理性控制人的情感、意志。同时亦需依靠理性去把握自然的本质与规律,发展科学技术,以精细的理性计算使劳动和资本达到最优组合,创造出更多的物质财富,获取更大利润。这就要求我们应当注意培植和提升理性精神。现代化道路从很大意义上讲就是一种理性化道路,这一点对于正处于转型期的当代中国来说至关重要。最后,市场经济使人必须依靠自身的努力。市场经济内在地要求主体能够在经济活动中独立自主地分析、判断、选择和决策,并承担责任,人的独立自主或自立是从事有关经济活动的主体参与市场活动的前提条件。如果没有经营主体在思想、人格、能力和经济关系上的独立性,要想在经济活动中保持自主权是困难的。这已为西方现代化所证实,而在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过程中,人们也突出地体验到,人必须靠其努力奋斗来确立自身在社会中的主体地位。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