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投资对经济增长贡献率研究

作 者:

作者简介:
范柏乃,浙江大学经济学院公共管理系副教授,博士;   来雄翔,浙江大学经济学院金融学系教师。(浙江 杭州 310027)

原文出处:
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

内容提要:

以国家统计局发布的1952—2003年度的统计数据为基础,对我国教育投资与经济增长的内在依存关系进行计量分析结果表明:我国教育投资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着十分明显的双向因果关系,即GDP变化是引起教育投资变化的原因,同时教育投资变化也是引起GDP变化的原因。1952—2003年,我国教育投资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约为24.4%,实施以市场为导向的经济改革以后,教育投资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有了明显的提高,由改革前的22.8%上升到改革后的29.7%,提高了约7个百分点。


期刊代号:G1
分类名称:教育学
复印期号:2005 年 10 期

关 键 词:

字号:

      教育投资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根据教育事业发展的要求,投入教育领域中的人力、物力和财力的总和。具体而言,教育投资是投入教育领域中用于培养不同熟练程度的后备劳动力和各种专门人才以及提高人的劳动能力的人力和物力的货币表现,其中包含了两层意思:一是教育投资是投入教育领域而非其他领域的人力和物力的货币表现;二是教育投资的目的是培养和提高人的劳动能力。

      教育投资与经济增长的关系一直是教育学和经济学关注的重要课题。美国著名经济学家舒尔茨(T.W.Schultz)对1929—1957年美国教育投资对经济增长的关系作了定量研究,得出如下结论:各级教育投资的平均收益率为17%;教育投资增长的收益占劳动收入增长的比重为70%;教育投资增长的收益占国民收入增长的比重为33%。也就是说,人力资本投资是回报率最高的投资[1](pp.122-123)。在舒尔茨的研究基础上,贝克尔(G.Becker)全面论述了人们为何要进行教育投资、怎样进行教育投资以及教育投资与经济增长的内在联系。他从人力资本投资、人力资本投资收益和人力资本投资收益率等关系出发,给出了基础教育、专业教育和在职培训投资收益率的测度方法与模式,奠定了教育投资测度体系的基本框架[2](pp.89-97)。

      20世纪60年代以来,各国竞相进行教育改革,增加教育投入,提高教育质量,以使劳动者适应经济改革和发展的需求。战后日本经济和亚洲“四小龙”经济的飞速增长,成为教育投资促进经济增长的成功典范。据研究,在1960—1978年的近二十年中,实施教育投资密集战略的国家和地区实际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平均增长率为4.68%,而实施物质资本战略的国家和地区则为3.86%[3](p.37)。

      在知识经济的社会大背景下,教育投资是人力资本形成的最重要的途径。当今世界,几乎所有国家都把加强教育投资作为推进国家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核心组成部分,并作为增强综合国力和提高国际竞争力的重大战略措施。

      本研究以EViews(计量经济学软件包)为分析工具,以国家统计局发布的1952—2003年度的统计数据为基础(如表1所示),揭示中国教育投资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内在依存关系,构建相关的数学模型,探讨不同经济发展阶段教育投资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进而提出优化教育投资结构和提高教育投资效率的策略。

      表1 1952—2003年中国GDP总量、国家财政预算内教育投资

      (单位:亿元)

      年份

       GDP

        EDU

       年份

        GDPEDU

       年份

        GDP

        EDU

      1952

       679.00

      11.62

      1970

       2252.70

       28.02

      1988

       14928.3

      330.91

      1953

       824.00

      18.98

      1971

       2426.40

       34.57

      1989

       16909.2

      397.72

      1954

       859.00

      20.12

      1972

       2518.10

       41.30

      1990

       18547.9

      426.14

      1955

       910.00

      19.02

      1973

       2720.90

       46.42

      1991

       21617.8

      459.73

      1956

      1028.00

      25.75

      1974

       2789.90

       50.81

      1992

       26638.1

      538.74

      1957

      1068.00

      27.47

      1975

       2997.30

       53.26

      1993

       34634.4

      644.39

      1958

      1307.00

      25.51

      1976

       2943.70

       57.16

      1994

       46759.4

      883.98

      1959

      1439.00

      32.48

      1977

       3201.90

       59.91

      1995

       58478.1  1028.39

      1960

      1457.00

      46.22

      1978

       3624.10

       76.23

      1996

       67884.6  1211.91

      1961

      1220.00

      33.44

      1979

       4038.20

       93.16

      1997

       74462.6  1357.73

      1962

      1149.00

      28.01

      1980

       4517.80

      113.19

      1998

       78345.2  1565.59

      1963

      1233.00

      29.87

      1981

       4862.40

      122.22

      1999

       82067.5  1815.76

      1964

      1454.00

      34.92

      1982

       5294.70

      137.20

      2000

       89442.2  2085.68

      1965

      1716.10

      35.90

      1983

       5934.50

      154.72

      2001

       95933.0  2582.38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