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质量的教育如何成为好教育

作 者:

作者简介:
金生鈜,苏州科技大学教育学院教授。江苏 苏州 215009

原文出处:
教育研究

内容提要:

教育领域中流行的“质量”话语把“教育质量”看作教育服务质量和教育产品质量的总和,教育活动被导向生产模式或服务模式,其教育质量保障,因用质量指标体系管理、监测、评价教育活动过程与教育产品,导致教育活动的标准化、工具化、效率化、程序化。教育作为实践,是人类创造自身美善的德艺行动,其自身的品质以好教育的追求为特征,好教育是教育实践在伦理、价值、技艺上的卓越。只有教育质量体系回归实践属性,追求好教育,实现教育实践的伦理性、正当性、价值性、艺术性,才能实现教育的善品质。教育实践只有依赖于教育主体的目的意识、实践智慧、原则意识等,才能成就好教育的现实形态。


期刊代号:G1
分类名称:教育学
复印期号:2022 年 09 期

字号:

      教育领域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受质量管理理论与实践的影响,把教育看作有效提供教育物品和生产教育产品的过程,把质量看作提供的产品或服务的达标水平和程度,教育质量被看作教育过程作为供给侧的质量和教育产品的质量总和。[1]事实上,“教育质量”一词已经成为现代教育观念的一个重要术语。[2]近些年来,国内诸多的教育研究论文与教育政策文本使用“质量”这一概念,把“高质量教育”不加辨明地预设为“好教育”;国际上其他国家也在政策与研究文献中把“教育质量”作为表述教育发展目标的概念。[3]但是,依靠教育质量建立好的教育实践在理论与实践上存在疑惑。如果把教育质量作为表征人类教育实践好坏、优劣的合理的理论概念和实践指导观念,则必须追问以下问题:在怎样的模式中教育体系可以并且能够追求高质量?追求高质量是否可能把教育导向某些特定模式?高质量是对好教育的规定吗?追求教育质量的教育体系如何成为好教育?这是教育质量理论研究的关键问题。本文尝试把目前在教育界使用的“教育质量”的观念代入一些教育的隐喻模式,以思想实验的方法对“质量”范式进行分析,探明用“质量”概念表征教育实践的适切性与合理性,尝试分析从“高质量教育”到“好教育”的实践可能性及其规范性。

      一、教育生产模式的质量隐喻

      在当代教育观念中,教育质量是指教育所提供的过程、方式、内容实现的结果(受教育者所获得的知识、技能、价值观,或核心素养)满足所规定的标准的程度。教育学术界的基本共识是,教育质量是指提供教育资源的质量、教育过程(工作)的质量、教育成果的质量(产出和结果)。显然,这样的质量观念蕴含以生产理解教育质量的思路。尽管学术界可能认为教育不是生产过程,但以质量话语表征教育的内在品质,会导致把教育看作生产过程。事实上,教育生产模式及某种泛化的教育生产观念可能以不同形式渗入教育现实。在质量话语体系下,教育研究者和教育管理者在不同的层次上以生产模式认知教育、管理教育、实施教育,并进行质量评估或监控。为厘清教育质量诉求对教育现实的影响,本文分析教育生产模式的“质量”话语所隐喻的教育现实。

      第一,设想教育是一种工业生产模式,是制造教育产品的生产过程,那么,教育质量既指教育工业生产过程的工艺标准,又指所制造的产品标准。因为,生产模式以产出满足消费者需要的达标产品为目的,所以教育生产过程的质量服务于终端产品的质量。在这个教育工业生产的隐喻中,高质量的教育生产体系以其产品及其表征的效益为旨归,教育生产者(提供者)用一系列的指标体系管理原材料的选择与供给,监控教育生产流程及其工艺实施,以指标体系检验或评价最终的教育产品,教育生产监测机制会依据各种因素制定质量监控指标体系以评价产品是否达到质量。如果教育质量是这样的工业生产体制的质量观念,教育生产过程的标准化及其监测、教育原材料的选择、教育产品的指标化评价,必然会成为常态。

      在全球性的教育实践史中有把教育当作工业生产的事实,而且当下的教育在一定程度上按照工业生产的标准化模式在运作,把受教育者作为某种规格的“教育产品”进行“生产”。因此,教育质量的实现自然是以效率、效益为旨归的产品质量及其教育生产体系达到质量标准的状态。实际上,在教育效仿工业生产中,教育把人的知识、技能、素养等看作质量(规格)指示器,生产具有某种质量结构的有待被社会征用的教育产品。

      工业生产模式制造(making)产品,是把原材料加工制造成与原材料完全不同的事物,如从棉花制造成布匹,或者从布匹制造成衣服,或者把某种材料制造成某种机器。这一工业生产模式的制造显然不符合教育实践。人不是原材料,接受教育不是在学校制造(made in school),受过教育的人不是教育制造(made from,or made of)出来的产品。尽管人们把教育喻为生产过程,把受教育者当作有待加工的材料,把学校毕业生当作教育产品,但是,从人的成长与教育的本质来看,教育的工业生产模式在本体论上不成立。

      教育的工业生产模式及其质量管理也存在伦理问题。教育质量的管理不仅存在对教育过程及其操作的标准化要求,也存在对产品达标及其适用性的评价。这就意味着,在教育过程中存在对教育原材料的优劣区分,教育成为不断排除劣品或废品、筛选良品的过程与机制。尽管现实中这种现象较为普遍,但它是对教育公平和教育公正原则的违背,也是对受教育者的道德地位与权利的否定。①在现实中这一伦理合理性问题非常严重。教育质量的监控、评价、管理加剧了这一伦理问题。事实上,教育质量监测及其评价在国内已经成为教育管理的主要手段之一。如果高质量的教育是这样的质量监控与实现过程,就违背了教育的伦理性;如果教育应当保持伦理性,就必须排除或否定这一生产模式。这就是教育工业生产模式的伦理困境(ethical dilemma)。

      第二,设想教育是一种农业生产模式。农业生产的对象是有生命的自然物种,因此不是制造,而是培养。种子或禾苗的生长规律由内因决定,农业生产仅仅提供适宜的外部条件。如果教育是农业生产模式,那么,教育的内容、方式、手段、方法等都是影响受教育者生长的外因。在这种模式中,教育质量一方面是指提供受教育者生长所需要的适宜条件的优劣,另一方面是指作为教育农业生产的产品——受教育者——的生长状态或生长结果的好坏。在教育的农业生产模式中,教育产品的质量虽不像工业生产模式那样能够达到标准化的严格控制,受教育者生长的“质量”虽不能像制造工业产品那样达到严格的标准化,但高质量的教育农业体系依然可以靠基因技术、质量监控、条件控制等达到意欲的质量标准,其本质是生产模式,是效仿工业模式的,其质量话语与教育工业生产模式如出一辙。因此,把教育比喻为传统农业或现代农业生产模式,在教育质量话语体系中,并不能产生新的教育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