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分类号:G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633X(2000)06-0011-04 正当我们步入新千年的时候,“校本”也借着新世纪的东风向我们迎面走来。“元”是万象之始,就教育领域而言,“校本”又何尝不是教育中诸事诸物之首、之始呢?在一定意义上可以说,校本正在开辟着教育的新纪元,使教育界内外都深深关注学校生活,关注学校自身所面临的问题。 一、为什么偏偏是“校本” 套用“为什么偏偏是日本”、“为什么偏偏是法国”的提问方式,为什么在新的世纪一定要转向“校本”,而不是别的什么呢? 全面地回答这个问题,不是件容易的事情,这里从以下几方面作些粗浅的分析: 第一,理论与实践间的张力促使研究者与实践者共同转向具体的学校实践。 无论是在国内,还是在国外,理论与实践应当呈何关系,一直论争不下,说法不一。这种讨论虽然没有得出什么一致的认识,但引导着教育工作者的思维方式悄然地发生着变化。既然理论总是抽象的,总是“灰色”的,总是无法全面解决任一具体实践问题的,也就是说,抽象的理论与具体的实践之间,总是存在着一定脱节现象的。那么,何不从一定的理论出发,直面具体的学校实践,于一般的理论与丰富的学校实践的结合中去探寻学校发展的方向及理论重新建构的路径呢?可以说,关注校本,既是实践界的渴求,更是理论工作者自觉的转向。 第二,学校在教育中所处的位置使得“校本”逐渐纳入人们的视野。 教育法令的颁定,教育政策的实行,教育方针的贯彻等等,若忽视具体的学校实践,也就成了一纸空文;反过来,只有经由学校这一环节才能践其言,成其行。素质教育何以在某些地区沦落为“只打雷,不下雨”的境地,创新何以在某些学校仅仅属“纸上谈兵”,问题就在于没有在学校尤其是具体的学校形成一套行之有效的做法,忽视了课堂,忽视了教学,忽视了师生关系的调整等,再好的教育主张都只能是外在于学校的。此外,相对于家庭教育、社区教育等而言,学校是教育中的正规的、独特的机构,突出学校在各类教育中的作用,把具体的、特殊的学校实践作为教育的抓手,也是情理之中的事情。 第三,学校的复杂性使校本层面日益凸显出来。 按照以往的思维方式或研究逻辑,常常是先由某种理论作先导,然后在学校实践中贯彻、实施这种理论;或者先进行研究,然后加以开发,再逐渐在学校中应用。然而,无论是教育理论研究者,还是教育实践工作者都注意到这样一个严酷的事实:任何一所学校都是具体的、独特的、不可替代的,它所具有的复杂性是其它学校的经验不能说明的,是理论所不能充分验证、诠释的。在一定程度上,只有深入这所学校具体的生活场景,了解其运作机制,认识其人际关系、规范、制度等,才能找到解决问题的钥匙。也就是说,在这所学校的基础上,发展、形成起来的“个别化理论”才更为适宜、恰切。 如果说上面提到的三个方面为“校本”的立足提供了必要性的话,那么下列两个方面则为其实施提供了可能性和现实性。 第四,教育中对人的个性的张扬以及对激发人的创新精神的高度关注。 随着知识经济在东方的地平线上渐渐地显现其形貌,为知识经济提供原动力的创新日益引起人们的重视。“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我们国家正在经历着又一场自上而下的思想解放。要创新,就必须关注个性,关注差异性,关注每个学生,这种浓郁的人文主义色彩是为经济所发动的(不同于20世纪80年代中期的文化驱动),是为国家的发展、民族的振兴愿望所驱使的,因而也就更具有了现实意义和实现的可能性。近来,教育领域对创新的大肆渲染,紧锣密鼓地展开的创新教育,使得校本这一高扬个性旗帜的事物有了生存与发展的空间。创新总是与多样性联系在一起的,而多样性又来源于个性,正是由于个性上的差异,才使得世界缤纷多彩,创新才孕育而生。校本突出的不是统一性、一致性,而是基于学校现实而展开的,是针对学校存在的特定问题而进行的。具体到学校来讲,没有校本,就少有或没有创新。 第五,教育管理体制上的变化与学校办学自主性的逐步扩大。 铁板一块的、僵化的管理体制下,无所谓“校本”的问题,而惟有“官本”、“国本”,因为学校的任何活动、任何方面都是由上级主管部门所额定的形形色色的条文框定了的,学校的手脚被严锢地束缚住了,它只是一个循规蹈矩的执行者。当今,学校的办学自主权日益扩大了,一方面表现在出现了不同的学校所有制形式,另一方面表现在学校对课程、师资培训、教学等有了更多的发言权。教育这一“计划经济的最后一座堡垒”,正在逐步地适应着市场经济大潮的冲击,发生着这样或那样的变化。例如,在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提出课程分为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学校课程三类,其中学校课程在中学阶段可以占到课程总量的16%,这实际上给校本课程的实施提供了一个契机,要求学校必须要在课程层面上汇总学校教师与学生等方面的资源进行操作和实施。 凡此种种,都意味着,“校本”正悄然地来到每一个教育工作者的身边。 二、“校本”的意蕴 “校本”是什么?颇难给它一个明晰的界定,其英文是 school -base,大意为“以学校为本”、“以学校为基础”。按我的理解,它有三方面的含义;一是为了学校,二是在学校中,三是基于学校。 为了学校,意指要以改进学校实践、解决学校所面临的问题为指向。“改进”是其主要特征,它既指要解决学校存在的种种问题,也指要进一步提升学校的办学水平及教育教学质量。“校本”关注的不是宏观层面的一般问题,而是学校管理者及教师们日常遇到和亟待解决的实践问题,所以它不会囿于某一学科的主张或某一种理论识见,而会主动吸纳和利用各种有利于解决学校实际问题并提高学校质量的经验、知识、方法、技术和理论;它不会囿于一般的笼统的决策和解决问题的模式,而会在这种决策和模式的基础上具体分析学校的实际,探寻出解决具体问题的具体对策。它把解决具体问题放在第一位,并不等于无助于也不关心宏观决策和一般理论,它只是更强调从具体、特殊到一般和普遍,更强调已有的决策和理论体现在从抽象到具体的过程中,更强调已有的决策和理论都须受学校实践的检验、修正、补充甚至是证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