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分类号:G4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1—6074(2000)03—0068—05 在社会科学研究中常常提到“模式”这个词,“其涵义是用特定的手段去反映某个对象的某个侧面或某些主要属性。”[1] 即模式是事物的规范和样式。在我国国内,研究教育行政沟通的文献非常罕见,本文是继《教育行政沟通及其实施策略》的姊妹篇,[2] 现就作者对此专题研究的一些心得与大家一起商讨。 沟通的一般模式 沟通理论的研究始于本世纪初,兴起于20到40年代,而真正运用科学方法提出沟通理论模式却是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现根据其发展线索,择其主要的沟通模式作简要介绍。 1.拉斯韦尔模式 本世纪40 年代初拉斯韦尔对亚里士多德在《修辞学》提出的沟通5要素进行了改造,首次提出沟通的模式。[3](见图1)
图1 拉斯韦尔模式 在这个模式中,拉斯韦尔对5要素的分析是:A.控制:即沟通者; B.内容:说什么及怎么说;C.媒介:沟通通道;D.阅听人;被沟通者;E.效果:媒介对沟通对象的意见、态度和行为等。 2.申农、韦弗模式 40年代末,申农和韦弗提出了“数学传播理论”的模式。申农、韦弗主要是从信息论的角度提出这一模式的。[3](见图2)
图2 申农、韦弗模式 他们的理论和模式拓宽了研究的深度和广度,在沟通研究中产生过亢奋作用,但因要用数量方面的观察,故并不是很“流行”。 3.施拉姆模式 50年代中期,传播学者施拉姆提出了另一个沟通的模式(见图3 )。[3]此模式中圆圈内表示A、B参考架构或经验范围。在交流沟通中,A与B参考架构或经验范围必须有得叠之外,否则就难以达成沟通。
图3 施拉姆模式 4.巴兰德模式 随着沟通研究的深入发展,人们更注意从沟通的基础——人际沟通方面来进行探索。70年代初,著名学者巴兰德提出了一个人际沟通模式(见图4)。[3]
图4 巴兰德模式 巴兰德认为,在人际沟通中,E和D在沟通中带有个体(私讯)和组织或团体(公讯)两方的信息,而且通过口语和非口语来进行。 5.克劳佩弗模式 80年代初克劳佩弗提出了人际沟通的另一模式(见图5)。[7]
图5 克劳佩弗模式 在克劳佩弗的模式中,A既是传送者,又是接受者;B既是接受者,又是传送者。A、B对对方的信息必须消化、评估、认定才给予反馈。 上述沟通模式大体反映了现代沟通理论的发展线索和趋势。拉斯韦尔对沟通的基本要素进行了分析、研究,在理论上建构了第一个沟通模式,为这门学科的发展打下了基础。申农、韦弗首次提出了信息的概念,并对其传递及干扰进行了详细的研究,为沟通理论的发展开辟了道路。施拉姆从大众沟通方面提出了传送者和接受者的参考构架和经验问题,对大众沟通的效果作了贡献。而巴兰德和克劳佩弗在人际沟通方面提出了双方的互动关系,对组织沟通有价值。但是,综观他们的研究,其局限也不少。一是许多学者研究的角度偏重于报刊、广播、电视等传播媒介,其成果只能适应于宣传、新闻等领域。二是近年来的研究倾向几乎集中于人际沟通、社会沟通等,而对于组织沟通这一庞大的领域却很少有人问津。三是众多沟通模式认为人(传送者和接受者)是容易沟通的。此外,上述模式尽管提到了沟通中的反馈,但他们强调的却是传送。因此,这些被人们引为经典的沟通模式并不能解决沟通中的所有问题,特别是不能解决组织沟通中的问题。笔者有感于此,尝试从教育行政沟通这个薄弱环节来建构其自身的模式。 教育行政沟通的基本模式 教育行政沟通的模式的建构,前人的经验固然重要,但教育组织本身却是建构这种模式的基石,由此,考察教育组织的特点非常重要。 1.教育行政沟通模式的组织基础 所谓组织,“是把分散的人群和分离状态的任务、机构,按照一定的原则集合起来,发挥整体精神,为达到共同目标而行动的一种实体。”[4]教育组织是一个庞大的体系,从结构上看, 教育组织是一个半科层化的组织。教育组织内部的沟通并不象一般行政组织那样带有指令性和强制性,更多的具有相互性、伦理性以及更多的人情味。从功能上看,教育组织对社会政治、经济、文化以致对每一个个体都产生深远的影响,教育组织内外的沟通具有辐射性、多样性和复杂性。从对象上看,教育组织内部管理的基本对象是人,而且这种人一般较其它组织的人具有较高的文化素养和理论水平,教育组织内部的沟通不仅有一定的专业性,而且有一定的难度。从目标看,教育组织“产出”是人,而其它组织如工厂出产的是产品,培养人的工作是一个相当复杂、细致、艰巨的工作,人的内部沟通、师生之间的人际沟通、学校内部的组织沟通、以致学校与外部的大众沟通都与教育的培养目标有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