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教育:经济驱动还是人性渴求

作者简介:
葛大汇 金忠明 唐安国 华东师范大学教科院 200062

原文出处:
上海教育科研

内容提要:


期刊代号:G1
分类名称:教育学
复印期号:2000 年 04 期

关 键 词:

字号:

      创新教育首先是观念的创新,其次是要有制度创新,再次是教育创新。三者中,观念创新和制度创新又是教育创新的基础。

      金忠明: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创新教育的重要意义更为凸显,当前推进的素质教育,也是以创新教育为核心和灵魂。科教兴国作为基本国策,是由于它对国家的经济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以电子计算机,现代生物化学等为代表的高新技术,已成为经济的主导力量。比尔·盖茨由于独占了个人电脑操作系统全球市场的90%,成为人类有史以来最年轻而富有的人,使在传统行业辛苦聚积数十年的世界级富豪,亦难望其项背。如果说农业文明经过了5千年历史,工业文明经过了5百年历史,那么,网络文明很可能在短短的50年时间内,改写人类文明的发展进程。国际间的竞争是经济的竞争,是高科技的竞争,归根结底是人才的竞争。21世纪国家的地位,取决于这个国家中创新人才所占人口的比例。正是国际经济新一轮竞争的严峻态势,给中国教育以极大的挑战:现在的教育系统能否培养出创新的人才?也是在这样的经济背景中,创新教育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

      唐安国:我认为创新教育首先是观念的创新,万马奔腾先要有一马当先;其次是要有制度创新,保证创新意识和行为的成长空间;再次是教育创新,如果教育都是统一模式,当然不行。三者中,观念创新和制度创新又是教育创新的基础。美国的布热津斯基普写过一本书,叫《大棋局》,提出20世纪历经群雄逐鹿,美国拔得头等,进入21世纪后,美国能否继续领先,不是靠技术、靠军事,而是靠制度创新,不断进取。创新是从经济出发,而其归宿在教育。教育创新着眼于人,不是庸人,是巨人,是能超越前人的人,是敢于批判前人的人。清华大学鼓励学生暂停学业,开发新产品走入市场,就是一种制度创新,市场经济提供的机遇稍纵即逝,如果等到毕业后办厂,可能面临完全不同的市场条件了。又如比尔·盖茨,如果不是中途辍业搞计算机,到毕业时也许丧失创业冲动了。

      金忠明:你提出了创新的系统机制问题,确实很重要。不然,即使学校教育培养的是创新人才,进入社会也就泯灭了。中国具有全世界最大的人口资源,但人力资源并不是很丰富,至于人才资源,就更为紧缺了。进入工业文明时代以后(尤其是近二、三百年来)中国的人才(特别是科技、经济方面)为什么那么少?这一现象可能与中国的教育传统也有关系。中国人传统的价值指向是什么?中国历来有“三不朽”的士人境界和人生追求,所谓“太上立德,其次立功,再次立言”,教育理想和官方的教育系统都是把道德人才、政治人才和文学人才作为读书人终身向往的目标。而传统的道德和政治,旨在维系社会稳定,文学艺术则成为消闲娱乐的工具,在一个自给自足的农业社会中,科学技术和商业文化都缺乏强劲的动力。在这一教育和文化的背景中,创新的科技、经济人才如何产生?奇怪的是,新中国成立后,道德政治型守成人才,一变而为意识形态下的革命人才,如果说革命是最高、最彻底的创新,那么它在政治层面上的动作使整个社会动荡不安,恰恰与世界范围内科技型创新人才的涌现形成鲜明的反照。

      创造的本质是一种要求变革、要求实现的可能性,不是最终的结果。创新作为“可能性”的解释,其本质是批判。

      葛大汇:从现实角度看,政府提出创新教育是缘于发展经济、推动生产的愿望。对个体而言,经济也是人性满足的基础。但是,就“创新教育”或者说就学校教育领域而言,我认为创造的本质是一种要求变革、要求实现的可能性,不是最终的结果。这种可能性从心理的角度讲,是把问题作为与主体分离的对立面加以思考的对象,然后才会有对它的主观投射。从哲学角度看,是人在实践对象中,体验到自身本质力量的升华。从历史角度而言,是一种扬弃,对事件加以独立思考,允许自身有接纳、否定、求异的自由。然而,创新教育目前存在令人担忧的状况,它表现为一种急功近利的、轰轰烈烈的、掺入很多成人意志、越俎代庖式的演示。比如:一些中、小学的小论文、小制作、小实验,“做秀”成分甚浓的公开课,匠气十足的种种艺术训练等。在某些场合,教育界对创新的理解,实际是外部意志、执行命令、漂亮包装、机械操演、追求轰动效果,而忽视了对可能具有创造力人才的培养途径和过程,忽视了主体意识、求异思维、批判精神的建树。创新作为“可能性”的解释,其本质是批判。我曾思考过一个命题:创新——我们到底敢给孩子们批判多少。由于政治的因素,我们今天不大喜欢用这个词。但如果我们不去这么思考的话,所谓创新教育只能是口号教育。

      唐安国:经济、科技领域的创新,必须以成果作为评价的标准,往往会忽略过程。而教育既然是培养人,自然不能过份地强调成果而忽视过程。创新教育可以有双重标准,如学校学生开发了某种软件,本身就是创新成果,同时也应该导向过程,看看他是如何取得成果的。接下来的问题是,如何评判人的创新程度,过程如何形成,这些难度都很高。

      金忠明:现在创新教育喊得满天响,倒不如实实在在地研究创新教育在不同类型、不同层次的学校中各自以何种方式推进。如在大学、研究生阶段的创新教育,就不仅仅是思维训练的过程,也可以体现为科研成果、技术发明。但在基础教育阶段,恐怕主要是培养学生对新事物的敏感、好奇、探究的性向。钱伟长教授曾对大学生、硕士生、博士生分别提出各自的要求,认为大学生应做到卓有成效地自学课程教材;硕士生应在导师指导范围内具有独立钻研能力;博士生则需知道推动学科发展的前沿问题在哪里并创设条件去解决它。那么中、小学生就没问题,就不需要自学和钻研能力?从问题的层次,可以看出一个人的知识层次、智力层次和创新层次。中小学生同样有问题,义务教育同样有创新,自然这种创新教育更注重过程,重视思维训练和品格陶冶。但其探究的精神实质是一脉相承的。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