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爆炸与学习的革命

作 者:

作者简介:
刘道玉,男,原武汉大学校长,教授。(武汉430072)

原文出处:
黄河科技大学学报:哲社版

内容提要:

在一定历史条件下,知识增长的指数比率很大,到了极限时就会像原子裂变一样急剧膨胀,这就是所谓的“知识爆炸”。自古至今,曾经有过三次知识剧增的时期。当今世界知识爆炸,一方面是由于科技的进步,另一方面是各种新旧知识重新组合的结果。 知识爆炸对教育的影响很大。我们的教育观念、教学内容陈旧,教学方法落后,与时代精神格格不入。为适应知识爆炸时代的要求,要更新教育观念,进行“学习的革命”。


期刊代号:G1
分类名称:教育学
复印期号:2000 年 02 期

字号:

      在整个社会历史中,随着人类对客观世界认识的不断深化,知识的累积也一直在不断增加。如果知识增长的指数比率很大,那么它就会像原子核裂变一样形成几何级数增加,到了极限时就会激剧地膨胀,这就是所谓的“知识爆炸”。

      早在60年代,美国Donald J.Hart出版了一本名叫《The explosionof knowledge》的书,后来中文把它译成《知识爆炸》。① Explosion含有不容易控制的意思,无论是“膨胀”或是“爆炸”,都是指知识增长速度之快和容量之大的意思,显然不会被误解为知识会炸毁。

      自古到今,曾经有过三次知识剧增的时期:第一次是17世纪,古老的“宇宙有限论”动摇了,确立了“无限宇宙”的理论,从而使知识激增,震惊了人类。第二次是19世纪,产业革命引起了连锁式的技术发明,创造了西方的近代文明,又一次使人类震惊。第三次是20世纪的“知识爆炸”,它始于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战时的竞争和战后相对的和平环境,从两个方面推动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从而导致了“知识爆炸”。这次知识爆炸,无论是广度抑或深度,都大大地超过了历史上的任何一次知识的进步。例如,以公元一世纪知识基数为1,那么到1750 年才能增长1倍;1750至1900年,150年增长1倍;1900至1950年,增长1倍需要50年;50至60年代,每增长1倍需要10年;70至80年代,每增长1倍需要7年;从1993至2003年,人类知识总量较过去翻一番;2004至2010的7年内,将出现爆炸性的知识大突破;2011至2020年内,知识将比现在增长3—4倍;从现在到未来的30年内,世界的科技发明将超过2000年的总和②。总之,21世纪将是揭开众多科学之谜的时代,是物质文明更加发达的时代!

      当今世界知识爆炸,一方面是由于科学技术新的发现与发明而引起的;另一方面是各种新旧概念、新旧知识重新组合的结果。知识的重新组合为知识爆炸开辟了新的渠道;而知识爆炸又为知识重新组合提供了新的知识单元。③因此,知识的“创新—组合—再创新—再组合”,就是知识爆炸增殖的过程。

      知识爆炸对教育的影响极大,我们应当重新认识:现代教学的功能是什么?学生应当吸收何种知识?教科书应当如何编写?应当采用何种学习方法?教师应当扮演什么样的角色?十分可惜的是,面对知识爆炸的形势,整个教育界反应是迟钝的,没有从根本上采取改革对策,以至于保守的教育观念、陈旧的教学内容和落后的教学方法,至今仍然在学校的教育工作中起着主导作用,致使我们的教育工作与时代精神格格不入。

      知识爆炸对某些传统的教学观念提出了质疑,如“教学主体论”、“循序渐进”的教学原则、“三基四性”的教学体系、“宝塔式”的知识结构等。就拿“循序渐进”来说,我们讲课到底如何讲?是否要按照科学发展的顺序来讲呢?显然是不行的。毛泽东就说过:“学历史,主要学近代史,现在有文字记载的历史才三千多年,要是到一万年该怎么讲呢?讲原子物理,不必要从最早的那个学派的理论讲起。”④今天看来,毛泽东的话是对的,在知识爆炸的今天,不能片面强调事事都要按“循序渐进”的原则来讲授教学的内容。例如,我们现在的中等学校的物理课程,依然还是1910年的课程内容,严重地脱离了现代科学发展的实际。

      教育必须反映时代的精神,把握住学术的精髓,以最有效的学习方法,掌握最基本的、最新的和最有用的知识。否则,我们就不能解决有限的学习时间与知识爆炸之间的矛盾,就不能培养出创造性的人才,以适应技术革命的需要。

      随着知识爆炸时代的到来,与此相应的在世界范围内也出现了“学习的革命”的浪潮。⑤应当说,知识爆炸与学习的革命是相辅相成的,是相互呼应的。在一个知识爆炸的世界里,只有进行一场有关学习的革命,包括学习的观念、学习的理论、学习的内容、学习的方法和对学习的评价等,才能加快学习的速度,学习到新的、有用的知识,并且学会驾驭知识爆炸的浪潮。

      提到学习的革命,首先应当对什么叫学习有一个全面的、正确的理解。在现代汉语中,一般把它作为一个单义词,是指通过阅读、听讲、研究和实践获得知识或技能的行为。但是,从本质上看,学习是由学与习两个词组成的,代表着两层意思。关于这一点,我们可以从孔子《论语》第一句话得到佐证。他说:“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⑥显而易见,他是把学与习分开的,代表着人们在获取知识过程中的两种活动。依我之见,所谓学就是模仿,无论是学间接知识抑或是学直接知识,实际上都是模仿,所不同的是前者模仿表示各门学科的符号,而后者是模仿某种实践活动。那么,习又是表示什么呢?顾名思义,习就是温习,即重复之谓也。因此,我认为学习就是不断地模仿和重复,直至达到“融会贯通”和“学以致用”的目的。在词汇学里,学习既可以是名词也可以看作是一个动词,问题是我们如何理解和应用。如果把它当作一个名词,那它就是一种具体的东西,你的目的仅仅是获取它;如果你把学习看作是一个动词,那它表示的是一个过程,并且你完全掌握了过程的主动权。我们从多层面上来理解学习,并不是咬文嚼字,而是更深地理解它的内涵,只有更深刻的理解,才能更自觉的应用学习的规律。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