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网络小说及其前景

作 者:

作者简介:

原文出处:
文学报

内容提要:


期刊代号:J1
分类名称:文艺理论
复印期号:1999 年 08 期

关 键 词:

字号:

      网络小说是新兴的文学样式,但它同时不知不觉地在向一些最古老的艺术传统回归。它蓬勃的发展势头及其为小说带来的全新变化,值得日益走向边缘的传统文学反省与深思。 ——编者

      随着国际互联网的迅猛发展和在中国的日渐普及,一种新的文学样式——网络文学悄然出现,而且大有向传统文学挑战和对垒的势头。目前国内各大文学网站均已在现代、古典文学等栏目之外,特辟出网络文学的专栏,其中参与写作和阅读的人数无法计算,在规范的印刷文学之外形成一道蓬勃的文学风景线。《小说评论》今年第二期刊登了海南师范学院中文系讲师陈海燕撰写的《网络小说的兴起》一文。文章发表后在文学圈内受到关注和好评。记者日前就网络文学中最常见、最火爆、也最能展示作者艺术才华的网络小说,采访了陈海燕。

      作家的权力在网络时代被敲击键盘的无名者所分享

      问:网络写作大多是即兴创作,就像马路边的一块黑板,谁都可以在上面涂鸦,这使得大多数网络作品根本找不到明确与之对应的作者。人人都可以集作者、编辑和读者于一身,这一变化对传统文学及作家来说意味着什么?

      答:作者隐匿是一个意味深长的现象。罗兰·巴特早就从读者参与作品创造的角度宣布了“作家的死亡”,而作家一直顽强抵抗、僵而不死,网络时代的降临,终于把高傲的作家给拉出来“毙”了。

      “作家之死”宣布了一个新的文学时代的开始。按照福柯的“话语即权力”的观点,这等于是对一种权力的挑战和消解,把文学进一步拉向平民和通俗。纵观文学发展史,每一次文学载体的变化,都意味文学创作和文学流通的权力由少数人向更大多数人的转移,口头文学向书写文学、书写文学向印刷文学的转换无不如此,文学逐渐摆脱了由巫祝、僧侣、贵族、士大夫的控制向社会下层流传和渗透,因此越来越获得了生机和活力,社会的弱势集团也因此越来越获得了表达和接受的权利。

      到了现代社会,由于教育的普及和印刷业的发达,作家越来越成为一种职业,一种谋生的方式,而不是一种身分和地位的象征。但由于作家操持着舆论工具,总以社会和民众代言人的面目出现,而民众也把自己表达的愿望凝聚在作家身上,这样,作家不由自主地就有了一种神圣感和优越感;再加上印刷业有一套严格的遴选自己作者的规则,并不是所有人都可以成为作家,一个人要想成为作家要经过层层近乎残酷的检察和筛选,如编辑、书评家(评论家)、市场行情、出版商等等,能有幸闯过道道关隘的可有几人?这不能不让幸运者感到自豪和骄傲。这无形中造就了现代作家身上若隐若现的贵族气,所以才有鲁迅先生的说法:作家以为自己死了以后会围在上帝身边吃面包。

      作家的贵族化导致的结果之一就是和民众生活的疏离,容易过分地自我沉溺,自我欣赏,对大众情绪和民间疾苦采取漠视甚至蔑视的态度,这些喧器于中国文坛的所谓“个人化写作”就很有此种意味。之二是作家创作源泉的枯竭,特别在中国,作家专业化的体制使得许多作家长期高高在上,在早期的生活积累被挤榨殆尽之后,只能靠闷在书斋里憋小说,这样编出来的作品苍白而怪诞,越来越显示出江郎才尽的窘态。作家的权力在网络时代被敲击键盘的无名者所分享,网络作者的加入使得真正民间的和底层的声音被传达了出来,“代议制”变成了直接民主,被代理人歪曲甚至强奸了的民意得以直接浮出海面。在网络作者那里,由于没有功利的驱使,他们可能更能沉浸于审美的表达,由于没有审查制度的存在,他们可能更为直抒胸臆;由于他们没有诸多文学清规的桎梏,他们的表达可能更为自由,因为他们就生活在底层,他们的作品可能更有原汁原味、质朴清新。

      借助多媒体技术,网络小说带来小说叙述模式的革命

      问:一些网络小说运用多媒体技术,在文本中嵌入声音,图片和音像等资料,震击和刺激着读者所有的感官。传统小说在这方面根本无法与之比拟。网络小说这一挑战是否构成一种形式上的革命?

      答:这是网络小说的根本创新。我在网络上看到过一篇《火星之恋》的科幻小说,作者在叙述主人公爱情故事的过程中,不断插入音乐、图片和音像资料,在阅读文本时只要用鼠标轻轻一点,就会弹出一段梦幻般的音乐、一幅美国航天探测器从太空发回的火星表面照片或者几秒钟的美国宇航员登上月球的音像资料。这样的小说使得原先只靠再现性想象作用于读者的接受系统受到了挑战,直观材料的介入在传统的平面阅读的基础上打开了一个立体的窗口,建立在线性叙述基础上的时间艺术的传统小说 在空间媒介的挤压下几乎面临着消解的危险。

      人们对传统小说的叙述模式差不多都感到了厌倦。多少年来无数作家都在尝试着小说叙述的革命,然而,迄今为止,所有的探索都跳不出语言的魔爪,都在线性叙述的怪圈里兜转,因为以语言为物质媒介是文学、因而也是小说的死扣。人们意想不到的是,网络小说的降临,轻而易举地在此打开了缺口。在语言的铁壁合围中,作家的叙述终于可以部分地“跳出五行外,不在三界中”,综合媒介的全面采用,无疑是小说叙述的最大创新,它的革命意义无论如何估计也不会言重。

      网络小说虚拟真实的能力将无限提高

      问:所谓“真实”问题一直在小说理论中纠缠不清,现实主义主张“客观”的真实,现代主义主张“主观”的真实,西马的代表人物卢卡奇在其《小说理论》中将二者区分为“动态的真实”和“静态的真实”。两种“真实”观的辨难从未停止过。作为“后现代”产物的网络小说它所表现的是一种什么样的真实呢?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