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历史上,能够作为一个时代标志的发明是不多见的,数得着的大概只有石器、弓箭、文字、青铜、铁器、蒸汽机和计算机等有限的几种。石器标志着“人猿相揖别”,弓箭是人类由蒙昧时代进入野蛮时代的里程碑,文字则是原始社会与文明社会的分水岭。青铜器是古代奴隶制繁荣的见证,铁器昭示着封建制的兴盛。蒸汽机吹响了工业社会取代农业社会的号角,电脑则昭示着信息社会的到来。文艺活动在任何时代都以一定的社会条件作为自己的背景,并随着上述社会条件的变迁而弃旧图新。本文将分别考察电脑时代的文艺创作与文艺鉴赏领域所发生的变革。 电脑时代的文艺创作 传统意义上的文艺创作,是一种以笔为主要工具、有目的的创造活动。它以文本为主要形式、以传统媒体为依托,由人独立或集体完成,并且是面向人(以人为预定鉴赏者)的。电脑所带来的冲击波,正在文艺领域造成或酝酿着巨大的变动,其中包括由书写到输入(换笔)、由定向到随机、由文本到超文本、由传统媒体到超媒体、由独立创作到人机合作、由依托生物人到依托智能电脑(或机器人)等转变。 如果说文字的发明是人类进入文明社会的重要标志的话,用笔便是文明时代作家的基本技能。事实上,不仅是作家,美术家、音乐家、戏剧家、电影家以至于广播电视艺术家都离不开笔,因为画稿、乐谱和脚本经常要靠笔来完成。机械打字机的发明对文明人用笔的习惯造成了强大的冲击,但这种设备的笨重使之难以成为笔的终结者。直到计算机问世,轻巧的键盘才奏响了新时代的音符,其速度令传统的笔相形见绌。其后出现的光学字符识别(Optical Character Recognition,OCR)、手写体识别等技术创造了将文明社会所积累的书面文献转换成为电脑数据的可能性,语音识别(Automatic Speech Recognition,ASR)、文语转换(Text-to-Speech,TIS)、表情辨别等技术正在使计算机成为可与人对话的伙伴。以上述技术为代表的非键盘输入如今已远快于键盘输入。与此同时,“笔”的概念正在发生巨变,作为计算机输入手段的新型“手写笔”已具有512级压感调节,能模仿油画笔、铅笔、 蜡笔等多种传统书写工具,以至于创造浓淡分明的绘画效果。换笔的意义并不只是书写工具的改变。它标志着主体能力的新飞跃,标志着主客体交流的新阶段。开发中的脑波通信将是人机对话更高级的形式,并为人与人之间共享包括艺术在内的各种信息提供前所未有的新途径。 人的思维具有模式化的特点。模式的运用使人们的思考变得省事,但也造成了常落俗套的毛病。与普通人相比,文艺家的思维具有更大的创造性,这是“谢朝华于已披,启夕秀于未振”(注:陆机:《文赋),《四部丛刊》影印宋本六臣注《文选》卷十七。)的保证。但是,文艺领域的惯例、成法、范作等仍起着巨大的定向作用,因此,文艺家要想不落窠臼、始终保持旺盛的创造精神,事实上说易行难。将计算机引入文艺领域的先驱者们所追求的目标之一,就是利用随机性来摆脱人脑的思维定势,从而开拓艺术的新境界。这种随机创作不再是像莫扎特等人那样靠掷骰子来选择音符,而是由程序提供伪随机数,(注:这类数字由程序生成,不是真正随机,因此有“伪”之名。但是,它们符合随机数的基本要求。)以此实现对语料、乐音或图像变化的随机选择。当然,由此而产生的“作品”虽可能有几分意味,却无法代替真正的文艺家在强烈的热情和责任感驱使下创作的佳构。尽管如此,文艺家仍可以从中得到某种启发。至少,随机性产品具有充当艺术素材或半成品的价值,经过有计划、有目的的筛选或再加工,可望丰富文艺家的意象储备。 随着电脑的普及,传统的文艺作品正在进行“载体大迁移”,即由纸张、画布、录像带、录音带等载体迁移到计算机储存器上。与之相伴的现象之一,是超文本正取代传统文本的地位。超文本本质上是互相连接的数据。它采用一种非线性的网状结构组织块状信息,没有固定的顺序,也不要求人们必须按照某种顺序从事阅读。传统文本的结构是封闭的。这就是说,每个文本都有自己的结构,这些结构是自我完足、彼此不相交叉的。“超文本”之所以称得上“超”,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它超越了个别文本的限制,而使众多文本形成一个彼此相互联系的系统,保证用户方便地从一个文本中调用与之连接的另一个文本中的信息。这些文本甚至可以储存在世界各地的计算机系统上,万维网服务器能让提出请求的用户获得它们。如果承认超文本比起传统文本具有诸多优点的话,那么,文艺家们便不能将自己的视野局限于传统文本上,而应当善于运用超文本的形式来进行创作,使自己的作品不仅仅是孤立存在的文稿或音像制品,甚至也不是个人电脑上的“文件”或者“文件夹”,而是万维网上的精美网页。信息共享是网络的优势所在。因此,以传统文本为基础的版权观念已和网络时代的要求不相适应,将有越来越多的人们站在共享的高度主张“自由的文学”、“自由的艺术”(正像“自由的软件”一样),反对将文艺作为赚钱的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