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随着教育事业的发展,以教育作为终身职业的人越来越多,教师队伍的学历和素质也在不断地提高,主要参与教育研究的人也越来越多,人们逐渐地接受了这样一个观点:教育研究将有助于教育实践的改善,教育工作者要更多地参与教育研究并保持持久的研究兴趣,只有这样才能做到教研相长。但对如何参与教育研究,如何才能得到令人信服和值得推广的科研成果,则要看每一个人的教育研究素养。从某种意义上说,教育研究是颇为复杂和费力的。大范围的研究活动要用到不同的研究方法:从相对简单、单一的操作到复杂的各种程序的综合应用,定性的研究和定量的研究兼而有之。而教育研究的成果要得到广泛认可和社会接受,必须回答好以下几个问题:研究是经验的?研究是系统的?研究是有效的和可靠的?研究采用了哪种研究方法和哪种研究设计?这些问题相互联系,合为一体,共同构成了研究的性质。 显然,要取得优秀的教育研究成果,掌握好的教育研究方法是必要的。因为,教育科研成果必须基于可靠的研究方法和有效的研究设计之上,只有做到这一点,研究结论或成果才能令人信服,才能归纳出“共性”,才有推广的价值。因而,教育研究方法已成为教育科学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比较不同的教育研究方法的效率,确保教育研究成果的效度和信度,适时引进新的教育研究方法,注重教育研究设计,也即注重教育研究前期的“计划性”已成为一种共识。 长期以来,教育研究方法一般分为定性研究和定量研究两大类。定性研究基于描述性分析,本质上是一个归纳的过程,即从特殊情境中归纳出一般性的结论。定性研究被典型地认为是一种为实施研究而设置的一系列程序的方法。定量研究根据源于实证主义,与定性研究相比更接近于科学方法,它强调的是事实、关系和原因,定量研究者更为重视的是结果和产品。从认识论的角度看,定性研究与定量研究存在着根本的区别,但这种区别就实施的研究来说不是两分的,而是一个定性定量的统一体。 定性研究在美国社会学领域有着悠久的历史,定性研究最早被普遍应用于1910年到1940年期间“芝加哥学派”的研究中。在这期间芝加哥大学的社会研究人员运用参与观察、深入访谈、分析文件等方法进行有关都市生活的观察研究、少年犯罪的生活史研究等。在40年代末到50年代初,定量研究方法兴盛,特别是60年代以来,计算机技术的迅速发展使定量研究占据教育研究的主流,定性研究方法则受到一定的削弱。但是,近十多年来,在实践中人们又逐渐认识到:仅以数量来表示教育研究的基本观点或结论是远远不够的,因为,教育研究的对象是人,而人的思维活跃,并随着年龄的增长,知识的积累,生活经历的丰富,思维方式及学习方法会不断地变化,而且不同的环境、地域和不同时间对教育研究的结果也会有很大的影响。教育研究的实际需要使人们又在考虑,定性研究方法在教育研究中并不能弃置,重要的是根据科学技术和社会发展,进一步改进和发展它。所以就产生了有别于以往定性研究方法的另一形式的定性研究方法,为了区分它们的不同,称之为“质的教育研究方法”。 质的教育研究方法可以作以下表述:从实际研究中收取所需材料,对自然发生的事进行观察,描述事件发展中各种行为的发生,并记录在不同的环境及条件下所产生的结果,结论也并不要求唯一。即是说,质的教育研究,不人为地强加环境或条件,不加以任何的外在压力,不预先假设研究的终极目的,让被研究的对象客观自主地发展,重视观察研究过程中的各个层面,研究者本身也是实践者,最终根据实际结果来作分析,显然,它的内涵比原来的定性研究有很大的扩展和较多的增加。这也引申出另一个问题,质的教育研究方法依据“自然现象学”的哲学,认为“多元的真象”是社会建构的,它透过个人与集体对情境的界定而得,教育研究不能脱离其社会性的特征,要尊重个体生命中的价值和兴趣,不能以研究者的个人主观兴趣、情绪和价值观来影响研究的过程。因而,质的教育研究方法与原来的定性研究方法的不同之处在于不是建构一个独立于人之外的客观世界,也不是去验证一个预先的学说或假设,而是应用对话与体验的方法来比较不同学者对社会事实的不同看法或观点。即是说,质的教育研究就是去了解人们如何解释其经验世界的过程。 本文拟介绍的是:在引进和应用质的教育研究方法的同时,如何进行质的教育研究设计。 一、质的教育研究设计的必要性 (一)社会与经济发展的要求 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对接受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以前只要能上学,到今天则是要求上好的学校、要求教师予以学生个人更多的关注,等等。即社会上对教育的需求已从对“量”的重视转向对“质”的重视。在这种社会的需求下,对教育工作者也同样提出了不可避免的新要求,即如何对每一个学生的成长负责,如何更好地“因材施教”。不可否认,每个学生都有着不同的天赋,那些杰出天才的学生往往受到我们教育制度的妨碍,而另外一些天赋差的学生,我们的教育制度又不让他们完成任何学业。学校的教育意义应该是:要在每个学生的身上都唤起个人的人格独特性,使每个学生都能充分发挥他们的天赋。 (二)素质教育的要求 21世纪中国需要多层次、多类型的、有创造力的、有个性魅力的人才。这样的人才应具有较高的综合素质,如较高的思想政治素质、健全的人格、良好的情绪与人际关系、宽阔的知识视野、较强的能力以及健康的身心。由于社会对不同的人才类型和教育类型的需求,必须重视对不同的教育类型和人才类型实施不同的教育过程和课程体系。 (三)科技发展的需要 目前,计算机发展迅速, 网上教育已成为一种大家接受的形式, Internet使学生的学习有了更多的选择余地,学生可从网上吸取大量的有关信息,扩展视野。但由于Internet的出现使教育信息控制的主动权完全交给了学生,且网上的信息鱼龙混杂、良莠不分,使涉世不久的学生们茫茫然,容易吸取一些不良的影响。我们教育工作者应认真考虑如何根据学生的兴趣和特长,引导学生利用Internet的有关信息,这是一个新的教育研究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