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9860(2014)01-0001-09 当前世界教育变革风云迭起,推进教育信息化已成为各国抢占教育发展的制高点。2010年11月美国教育部教育技术办公室正式发布《国家教育技术规划2010》,题为:“变革美国教育:以技术赋能学习”(Transforming American Education:Learning Powered by Technology,National Educational Technology Plan 2010,以下简称《NETP2010》),提出技术赋能的学习模型,努力寻求教育系统的整体变革,全面提升教育生产力[1]。其他一些国家和机构也相应发布了计划报告与白皮书,寄教育变革的希望于技术,如澳大利亚进行的为期7年(2008-2014年)的“数字教育改革”(Digital Education Revolution)、英国政府于2005年发布的“利用技术促进学习”(Harnessing Technology)计划。在各国高度重视信息技术应用于教育的大背景下,我国也积极开展行动。2010年5月我国颁布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以下简称《纲要》)中专列一章阐述教育信息化,并开宗明义:“信息技术对教育发展具有革命性影响”,确定了教育信息化的战略地位。紧接着,2012年3月教育部发布《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年)》(以下简称《规划》),要求“以教育信息化带动教育现代化,破解制约我国教育发展的难题,促进教育的创新与变革。”回顾我国基础教育信息化发展,“九五”期间多媒体教学发展和网络教育启蒙期;“十五”期间多媒体教学发展期和网络建设发展期;“十一五”期间网络持续建设和应用普及期[2],十多年间“校校通”计划、“农远”工程、国家基础教育资源建设、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建设等多个项目的落实极大地促进了我国基础教育信息化的发展。进入“十二五”以来,按照教育部提出的“三通两平台”建设目标,引发新一轮教育信息化建设与应用热潮,特别是近期“电子书包”“教育云”等新技术的应用,值得我们关注。 诚然,利用信息技术促进教育变革的观点已得到普遍认同,近年来各国教育教学改革实践都日益昭示信息化的重要性。信息技术正在引起哪些教育变革、为何说教育变革需要技术支撑,如何善用信息技术促进教育变革?围绕这三个问题,我们将扫描技术正在引起的教育变革、阐释技术何以促进教育变革、分析技术促进教育变革的作用点、提出利用技术促进教育变革的策略,为投身于教育信息化建设的相关研究者与实践者明确方向,从中发现有价值的研究课题。 二、技术促进的教育变革 关于教育教学中技术的发展及应用趋势,国际新媒体联盟(New Media Consortium,NMC)所发布的地平线报告(Horizon Report)是其显示器与风向标[3]。概览2004-2013年地平线报告中所列出的技术,其预测的发展与国内教育信息化中技术的研究与应用存在多方面的吻合。国外研究者从数百篇文章、博文和网站中提出8大教育趋势,分别是移动学习、云计算、泛在学习、BYOD(自带设备)、数字内容、翻转课堂和个性化学习[4]。结合技术演进及以上研究、实践热点,以下将从不同的线索来谈技术促进的教育变革。 (一)学习方式的变迁与创新 上个世纪90年代末网络教育在我国起步并快速发展起来。以技术发展为脉络,从传统的印刷技术、面授辅导等知识传播(函授教育),到广播电视、录音录像的学习媒介(广播电视教育),再到计算机网络等信息通讯技术的利用,英国开放大学、我国电视大学开放理念及创新方法的实践过程为我们展示了网络教育的变迁路线。而后高等教育领域,熟知的美国凤凰城大学、我国68所试点网络教育学院的建立;基础教育领域,各类虚拟学校、网校的建立;社会教育中层出不穷的考试辅导类、技能培训类、职业认证类网络教育机构的发展,又不禁为我们展示了网络教育的增生路线。根据2012年数据,至1999年我国网络教育学院试点以来,累计注册学生1000余万,已毕业600余万;非学历培训1000万多人次;开设396个专业,专业点2292个,覆盖11个门类[5]。再看基础教育领域,根据北美在线教学协会公布的第五次年度报告调查结果,至2007年9月为止,全美有42个州提供K-12在线教学服务[6]。2011年《跟上K-12在线教育的步伐:年度政策和实践调查报告》(Keeping Pace with K-12 Online Learning:An Annual Review of Policy and Practice)显示,K-12在线学习的发展促成全美基础教育在线学习产品和服务产业快速发展[7]。 当前移动计算技术、泛在计算技术、移动设备的发展,形成继在线学习(e-Learning)之后移动学习(m-Learning)、泛在学习(u-Learning)研究的新趋向[8]。较之e-Learning,m-Learning借助移动设备和无线通讯技术,任何学习者都能够在任何时间和地点进行学习,满足知识半衰期缩减下人们快速更新知识的需求。u-Learning在泛在计算技术支撑的环境下,能随时觉知与学习者相关的个人信息、环境信息、知识信息等,并将信息空间中与当前情境最匹配的信息反馈给学习者,学习者处于较为主动的学习状态[9]。即u-Learning不但支持m-Learning强调的与移动设备的交互、学习者通过移动设备与学习内容交互以及与其他人的社会性交互,还支持学习者与现实世界的交互[10]。从移动水平(Level of Mobility)和嵌入水平(Level of Embeddedness)两个维度[11]来看,泛在学习环境属于嵌入水平较高、移动性最高的一种。斯坦福学习实验室(Stanford Learning Lab)的一项研究表明:学习者往往是在一定“零碎”时间中进行,学习者在“移动”中,注意力是高度分散的,需要具备“碎片”式学习经验与获取知识的主动性[12]。泛在学习环境则能构建这样一种无缝学习环境[13],学习者可在不同的情景中学习,并能够通过作为媒介的移动设备,简单、快速地实现学习情景和学习方式的切换,更好地融合正式学习与非正式学习,同时基于情境感知,学习者可主动获取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