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素质教育中潜在课程的开发

作 者:
张伟 

作者简介:
张伟 四川师范大学附属中学 四川师范大学文学院教学论研究生 四川成都 610068

原文出处: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科版

内容提要:

个体素质在环境中的形成性、适应性和能动性原则,使得成功的素质教育离不开潜在课程的充分挖掘。要成功地开发潜在课程,既要遵循系统化、序列化和潜藏化三种思想,也不能忽略构建环境网络、形成“自主”氛围和启动现代意识三个方面。


期刊代号:G1
分类名称:教育学
复印期号:1999 年 10 期

关 键 词:

字号:

      “潜在课程”指的是“通过整个学校的环境、气氛、学校的风气所施加给学生的影响,起到教育作用”(注:刘弗年《关于教育改革中的几个问题》,《中学教育》1987年第3期,3页。)的一种课程类型。这一课程是“建立在有意识和无意识心理活动相统一的基础上的”(注:刘克兰主编《现代教学论》,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79页。),它重视“整个环境对其中个体的隐蔽的作用”(注:查有梁《教育模式》,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年版,136页。 ),主张“利用周围环境中各个方面的教育因素去开发学生的生理潜力和心理潜力”(注:吴也显《潜在课程初探》,《教育研究》1987年第11期。),使学生在“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中获得潜移默化、薰陶感染之效。这一课程的根本出发点是要完善学生的个性结构,注意引导学生利用信息社会中的周围环境综合发展自己的知、情、意、行等各个方面,达到培养具有完整个性的人的教育目的。而我们所倡导的素质教育则正是以“人”的和谐发展为核心,两者目的的一致性使“潜在课程”在素质教育中具有了不可替代的作用。然而,从“课程”的高度综合研究影响素质教育的潜在因素却并不多见,这无疑影响了素质教育的质量和彻底推行。因此,素质教育中潜在课程的开发仍需大力探索。

      一 成功的素质教育需要开发潜在课程的三项原则

      “世界上没有孤立存在的人”(注:苏东水《管理心理学》,复旦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88页。),每个人都生活在特定的环境之中,其素质的形成和发展必然要受到环境的制约,虽然先天的遗传也有影响,但它只是为个体素质的发展提供了一个前提,起决定作用的还是后天的环境,而潜在课程则是充分利用环境中的教育因素来达到提高学生素质的目的。因此,成功的素质教育离不开潜在课程的充分挖掘。

      (一)个体素质在环境中的形成性原则是开发潜在课程的前提。环境能帮助生活在其中的个体形成自己的个性及多种素质,这一素质在环境中的形成性原则是开发潜在课程的前提。

      在影响儿童动作发展因素的研究中,鲍尔认为,在动作形成的过程中,生理成熟是基础,但没有适宜的环境刺激,特定的运动能力也就无法发展起来(注:朱智贤、林崇德等《发展心理学研究方法》,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1版,38页。)。齐勒佐和科布尔对婴儿早期经验对以后运动发展的实验研究则进一步证明了这点。他们通过影响婴儿行走因素的反复试验,揭示了环境刺激对动作发展的影响(注:朱智贤、林崇德等《发展心理学研究方法》,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1版,320—321页。):丰富的、适宜的环境刺激促进了动作的发展,而单调贫乏的环境刺激则使动作发展迟滞而无法形成良好的运动素质(注:朱智贤、林崇德等《发展心理学研究方法》,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1版,320 —321页。)。因此, 对此问题进行了进一步研究的丹尼斯在《社会福利机构中的儿童迟钝的原因》一文中得出了这样的结论:“环境对儿童动作发展的时间顺序和方式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注:W.丹尼斯《社会福利机构中的儿童迟钝的原因》,《遗传心理学杂志》1960年第96期。)

      既然良好运动素质的形成离不开适宜的环境,人的其他素质诸如身体、心理、政治、思想、道德、业务、审美、劳技等多种素质的形成又怎能离开相应适宜的环境呢?既然个体素质在环境中具有了形成性的特点,那我们为什么不充分利用环境中的诸多教育因素来提高学生的多种素质呢?而要充分利用环境中的教育因素,仅靠瞬间的感悟和突发的灵感是不能彻底解决问题的,只有系统而全面地发掘环境中对学生素质具有影响的隐性因素方能从真正意义上收到实效,这一挖掘只有作为一种潜在课程进行开发,方能系统和全面。所以,个体素质在环境中的形成性原则既是开发潜在课程的前提,也说明了成功的素质教育离不开潜在课程的充分挖掘这一道理。

      (二)个体素质对环境的适应性原则是开发潜在课程的关键。普利高津的耗散结构理论认为:“一个系统要不断地与外界交换物质、能量和信息,在远离平衡态的条件下形成稳定而有序的动态结构”(注:查有梁《大教育论》,四川教育出版社1990年版,88页。),这个系统才可能得到进步与发展。一个人的素质可以作为一个系统,这个系统必然要和周围的环境交换物质、能量和信息,从而不断地协调和发展自己,将自己变成适应周围环境的较为稳定而有序的动态结构,使自身素质被环境所同化。处在这一环境下的不同个体又由于心理互动原理而相互影响,彼此作用,形成一种特定氛围,这种氛围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个体素质的发展方向和程度。这一耗散结构理论和心理互动原理从不同角度强化了环境和氛围对个体素质的作用,从而使个体素质具有了环境适应性的特点。

      这一适应性的特点决定了环境建设的方向和量与质的规定性,要求我们有意识地创设有利于培养自身素质的环境与氛围,学生才能在这种氛围的感染下主动地投入到提高自身素质并使之与环境协调适应的行列中来。只有这样,我们的素质教育才能达到“蓬生麻中,不扶而直”(注:《荀子·劝学》。)的境界。而上述的一切正是潜在课程所包含的内容。因此,成功的素质是离不开潜在课程的充分挖掘的。

      (三)个体素质在环境中的能动性原则是开发潜在课程的目标。个体素质的形成离不开一定的环境,而形成的素质又可能因为处于不同的环境而发生适应性的改变,但这并不是说生活的个体便成了环境的奴隶。艾里克森强调人和社会交互作用的理论,这个“交互决定论”是目前西方最为流行的理论。这一理论认为人们并不简单地、机械地反应环境的影响,而是积极地作用,改造着环境。人对作用于他的外部刺激具有选择、组织和加工的能力,在改造客观世界的同时改造自己的主观世界,改变人的认识能力、气质和性格。也就是说,人对环境具有能动性。这一能动性的原则要求我们既要注意环境在个体素质中的内化作用,又要引导学生认识外化的环境并加以评价;既能看出对自身素质发展的利弊因素,又能合理地加以利用,并在此基础上逐步培养改造环境的能力,让学生也能主动地步入开发潜在课程的行列中来。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