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与心理发展关系再认识

作 者:

作者简介:

原文出处:
西北师大学报:社科版

内容提要:


期刊代号:G1
分类名称:教育学
复印期号:1995 年 12 期

关 键 词:

字号:

      【内容摘要】教育与心理发展的关系属于教育学的基本理论范畴。对于这一问题,教育理论界主要是以比较的方法,从横向的角度,通过遗传、环境和教育对心理发展的影响而阐释的。这在一定程度上是可取的,但在具体操作中也暴露出一些局限性,如对于智力、能力发展的关系认识不清,不能科学看待非智力和心理品质培养之间的关系……,等等。有鉴于此,从纵向的角度(教育→心理)对之加以探讨,无疑是有裨益的

      教育与心理发展的关系属于教育学的基本理论范畴。我国教育理论界认为,教育与心理发展的关系,教育在心理发展中起主导作用,教育要适应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一般理论上阐述这个问题时,都是根据遗传、环境和教育三者在心理发展中的作用关系比较而言的。笔者认为,仅通过横向比较的方法揭示教育与心理发展的关系是不全面的,其结果正如彼得洛夫斯基所说的教育学与心理学的关系一样:“心理学表面的适应于现存的教育学,教育学表面的考虑到心理学的‘备用资料’”①。

      近十几年来,我们的教育实践就暴露了原有教育与心理发展关系理论的局限性,产生了许多心理发展方面的新问题。如最早是智力和能力的发展,后来是非智力和个性品质的培养,再后来是心理健康和心理品质的教育,现在则明确提出了“心育”的概念。这些从心理的侧面到心理整体发展的教育探讨,促使我们不得不从理论上进一步认识教育与心理发展的辩证关系,鉴于此,本文提出自己的两点粗浅看法。

      一、心理发展是教育的目的之一

      众所周知,教育的对象是人,教育的目的就是促进人的发展。人的发展包括身心两方面,心理发展是比生理发展更为复杂和深远的过程,是它才决定了教育的特殊性、复杂性。可以说,人的教育主要是人的心理的教育。这是人的教育与人的心理之间所具有的内在的不可分割的联系。

      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一直是我国制定教育目的的主要理论依据和方法指南。理论界在理解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时,主要的观点是认为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的充分结合。“脑力”一般被解释为“人的记忆、理解、想象等的能力”②,这是与人的心理过程有关的能力。有人认为,马克思指出的教育三件事,第一件"Mental education"的实际含义是精神教育,这是一个高度概括的词,它包括德育、智育和美育,我们一般把它译为智育是不确切的③。笔者也认为,马克思是从精神或心理的高度来理解教育的,由于历史的缘故,我们当时只通俗地把它译成了“智育”。解放后我国各个时期制定教育目的,德智体全面发展是共有的内容,按照现代教育学、心理学的观点,“青少年的心理面貌是由两个基本方面构成的:一是思想品德,二是智力才能。”④德和智属于心理发展的范畴。可见,只有完整地坚持心理发展的观点,才是对马克思主义全面发展学说及我国教育目的的正确理解和运用。

      二、教学过程是对学生心理发展的认识过程

      过去我们把教学过程归结为学生对知识的特殊认识过程。这只是教学认识过程的一个方面,另一方面,教学过程也是教师对学生心理发展的认识过程。

      学生作为教学的主体,其心理是教学实践要认识和改造的直接客体。教学过程,是教师对所教学生的智力和个性由不知到知,由知之不全到知之较全的过程。如先有学生言谈举止的印象,再了解学习的情况,包括注意力、意志、兴趣爱好、聪明程度、道德品质、个性特点等心理表现,以后通过考试、期评、升学等,对学生的心理全貌和发展状况经过了一系列的观察分析,综合比较,抽象概括过程,得出各个学生学习、智力、个性等发展情况的基本结论,甚至预测学生未来的发展前途。上述过程在教育教学工作中,虽没有直观化和程序化,但在教师头脑中是自觉和不自觉地进行着的,是普遍存在的客观事实。

      反观教育学的历史,每一次人们对自身认识的发展几乎都要导致人的教育在方式方法上的变革。行为主义带来了教学机器和程序教学,认知心理学导致了结构课程论和发现法等。17世纪,夸美纽斯对教育与身心关系的新探索,推动了教育学由萌芽状态进入到一门独立的学科;18世纪,赫尔巴特按心理活动规律分析和规定教学过程,他的《普通教育学》成为第一部有科学体系的教育学著作;19世纪,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的建立,才使教育成为一门真正的科学。近半个世纪以来,新教学研究和新教学理论在国际上蓬勃兴起,层出不穷。这些具有国际影响的现代教学理论,更加明显地表现出直接以心理学的研究成果为前提和基础,内容心理化、教育家亦是心理学家等特点。

      理论上早已有教育心理实验和教育经验总结的心理学研究方法。藩菽还把心理学研究与教育实践的结合,看作是我国心理学赶超国际先进水平的重要战术⑤。这都反证了教学过程具有对学生心理发展的认识功能。

      我们应当建立一门专门研究教育促进心理发展的各种问题的新学科:心理教育学或心理发展说。只有它,才能克服教育学、教育心理学和发展心理学的学科局限,才能承担起心理发展方法和技术提供科学依据和科学方法的历史使命。

      注释:

      ① 彼得洛夫斯基著,朱智贤等译:《普通心理学》,人民教育出版社1981年版,第48页。

      ② 《现代汉语词典》,商务印书馆1983年版,第820页。

      ③ 张同善:《人的全面发展的内涵与中小学教育改革》,《教育研究》1981年第1期。

      ④ 五院校教育系合编:《教育学》,人民教育出版社1984年版,第188页。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