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素质涉及诸多方面,如政治素质、道德素质、文化素质、身体素质、艺术素质等等。前三种素质有着密切的联系,而传统文化的素养又是文化素质中一个很重要的方面。一个民族不可能在一片荒漠上建立自己的新文化,一个人也不能脱离自身成长的文化土壤来完善自己。所以,每一个人在成长中都必须正视自己的文化传统。对于传统有两种态度是我们应该检讨的:一是一味地固守着传统本位,这是一种保守主义的文化观;一是一概地否定传统,这是一种虚无主义的文化态度。正确的态度应该是:认同传统,扬弃传统,在转化中重建传统。 既然一个人的成长不能脱离自己成长的文化土壤,那么,素质教育也就不能不涉及到如何对待传统,特别是如何对待自己的文化精神。下文结合素质教育,谈谈对中国文化精神的一点粗浅看法。 一个民族的文化精神实质就是这个民族的民族精神。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能够持续发展的文化精神,它是一个民族的精神动力。它能够激励人们前进,同时又有着广泛地影响。那么什么是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精神?对此也有不同的看法。梁漱溟认为“和谐”精神是中国传统的民族精神,张岱年先生近年较多地谈到文化精神问题,他以《周易》中的两句话来概括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神,即“自强不息”和“厚德载物”。这些都有一定的道理,但又都只说了其中的一部分,当然也是最主要的部分。我以为,中国文化是以人心和人生为观照的,有着强烈的人文主义精神和进取精神,应该循着这个思路来理解中国文化的精神。 一、“自强不息”的文化精神。这种精神与我们民族奋发向上的精神方向的塑造有密切的关系。《易传》说:“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易传》又说:“天地之大德曰生”,即天地最大的品性是生养万物而永不止息,它表现了天地刚健有为的精神。《周易集解》引干宝对于“自强不息”的解释为:“凡勉强以进德,不必须在位也。故尧舜一日万机,文王日仄(日偏西)不暇食,仲尼终夜不寝,颜子欲罢不能,自此以下莫敢淫心舍力,故曰自强不息矣。”这种精神一直是鼓励中华儿女敬业进取、百折不挠、不断向前的奋进精神,并且影响了一代代中国人。孔子“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就体现了这种精神。司马迁也正是以这种精神不断激励自己,才有了不朽的历史篇章《史记》,他曾说: 西伯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孙子膑脚,《兵法》修列;不韦迁蜀,世传《吕览》;韩非囚秦,《说难》、《孤愤》。《诗》三百,大抵圣贤发愤之所为作也。 从所列者,均反映了一个人愈是遭受挫折、愈是奋起抗争的精神状态和坚韧不拔的意志。也正是这种自强不息的精神,增强了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培育了中华民族的自立精神和在民族压迫面前的不屈精神。杜甫的“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的感慨,陆游“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的遗言,都是这种精神的真切写照。 二、“厚德载物”的精神。《易传》说:“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中华民族是具有包容性的民族,历史上,先秦诸子的学说在战国末年即开始相互融合,而不是一味地相互排斥,荀子的学说即融合了儒、道、法的思想而成,汉代的儒学融通了法家、阴阳家等各家思想而成;汉代以后,佛教传入,中华民族以博大的胸怀容纳了它。唐代是颇具包容性的时代,不仅佛教长足发展,而且伊斯兰教、基督教(景教)、摩尼教、火袄教等都相继传入且都在当时的长安建立了寺庙,如波斯寺、景教寺等等。正是这种兼容并包的文化精神,才有了历史上的“汉唐气象”,才造就了璀灿的汉唐文化。中国人的兼容并包的文化心理,是基于这样一种哲学思考,这就是《国语》中所说的“和实生物,同则不继”。就人生论来说,和,就是善于接受不同的意见,能宽容不同意见的人。而“同”则是不讲原则地附和。所以古人常讲“和五味”、“和五音”。孔子说“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也有这方面的意思。老子讲“报怨以德”,就是说,即使与人有怨,也要以道德上的宽容态度和方法来作以回报,而不要以牙还牙。“心底无私天地宽”。当然,这不是说可以无原则地“和稀泥”,孔子也反对那种“乡愿”的庸俗态度。这里关键是说,人与人之间要相互理解,如孔子所说的“已欲立而立人,已欲达而达人”。厚德载物可以看作和谐人际关系、谐调事物发展的一个重要的道德原则,也是我们今天应该具备的素质和胸襟。能够包容事物、包容他人的人,他就可以在社会上立起来。古人说:“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也说的是这个道理。 《周易》把“自强不息”与“厚德载物”并举,说明这是同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我们一方面要要求自己奋发有为,图强不止,同时又要对朋友、对外物有宽容、爱物的精神。这应视为中国文化的精神,它经过一定的转化也可以成为我们适应新时代的重要的个人素质。 三、正道直行、立志乐道的文化精神,我们应以此培育尚气节、重情操的素质。受中国传统特别是儒家文化传统的熏陶,中华文化具有正道直行、崇尚气节的精神,从而也使中华民族成为能坚持正义、追求真理的民族。孔子讲“直其正也,方其义也”,又说“士可杀不可辱”,“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强调人要确立正确的志向,树立宏伟的目标,把握好人生的方向,坚定不移地向前进取。同时要以坚毅的意志为正义而抗争,甚至必要时献出自己的生命。孔子说:“志于道”、“朝闻道,夕死可矣”,又说:“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强调坚持道义对一个人成长的重要性。儒家倡导的是一种大丈夫的气节。后来孟子又进一步说:“士,穷不失义,达不离道,这种正道直行的文化精神,被历代文人学士所推崇,也为广大劳动群众所效法。理学的奠基者之一张载说:“志大则才大,事业大”,“志不大则易足,易足则无由以成”。王阳明说:“志不立,天下无可成之事。”儒家一贯主张,确立远大志向并能身体力行,是一个人必备的素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