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民俗:概念、特征与功能

作 者:

作者简介:
石中英 北京师范大学教育系 博士 北京 邮编 100875

原文出处:
教育理论与实践

内容提要:


期刊代号:G1
分类名称:教育学
复印期号:1999 年 07 期

关 键 词:

字号:

      一

      教育民俗是什么?这是认识教育民俗要回答的第一个问题。可给教育民俗下一个比较准确的定义很困难,这是因为在中外教育学辞书及目前的民俗学研究中,都没有“教育民俗”这一类。不过,著名的民俗学家W.R.巴斯科姆十分肯定地说过,“作为一种教育形式的民俗在世界许多地区均可找到”(注:W.R.巴斯科姆.民俗的四种功能.载阿兰邓迪斯编,陈建宪等译.世界民俗学.上海文艺出版社,1990.412),并且,民俗学的基本概念对于我们尝试回答这个问题还是有所启发的。

      在民俗学中,“民俗”就是“民间风俗”的简称(注:张紫晨.中国民俗与民俗学.浙江人民出版社,1985.5),指由劳动人民在长期的生产和生活历史中所创造、传承和享用的风俗、仪式、习惯、信仰、谚语、故事、艺术等的集合体。在英语中,它是folklore,1846年由威廉·汤姆斯创制,是一个撒克逊语合成词,意为“民众的知识”(注:威廉·汤姆斯.民俗.载阿兰.邓迪斯编,陈建宪等译.世界民俗学.上海文艺出版社,1990.5-9),包括风俗、习惯、仪典、迷信、 歌谣、赞歌、民间戏剧、民间游戏、民间艺术、食谱、街头叫买等等。

      了解我国著名的民俗学家钟敬文先生提出的“民间文化”这一概念有助于我们进一步认识“民俗”和“教育民俗”。钟先生所称的“民间文化”,其外延包括了物质文化、精神文化以及社会组织,如家族、村落、社会群体等。(注:钟敬文.话说民间文化.人民日报出版社, 1 990.5)显然,民间文化是一个概括力非常强的概念,它包括了民俗,但又不限于民俗。民俗只相当于其中的精神文化的一部分。就民间文化的内容而言,尽管钟先生没有明确地提到,但是理所当然地,其中应该有一部分是广大城市和乡村的劳动人民在日常的生产和生活过程中教育自己的子女所构成的“民间教育文化”。

      这样,我们试着界定“教育民俗”这个概念:所谓教育民俗,就是指由广大城乡劳动人民在长期的教育活动中所创造、传承和享用的谚语、故事、诗歌、仪式、符号、习惯、笑话、建筑等等的复杂的集合体,是民间的教育文化,表现着绵延不绝的民间教育理想和教育智慧。

      需要着重说明的是,教育民俗与一般民俗学上所说的“民俗的教育功能”不同。教育民俗专门涉及民间教育事象;而民俗的教育功能只是指民俗的教育(主要指思想道德教育)意义——许多意义中的一种。比如说,“孟姜女的传说”具有一定的教育意义,能使人形象地了解秦王朝的残酷,对劳动人民充满同情,但它不是作为一个专门的“教育故事”流传的。然而,像“囊萤”、“映雪”之类的故事就是作为专门的教育故事流传的,意在直接影响人们的教育态度、情感与行为,属于教育民俗的一部分。

      二

      与其它的民俗类似,教育民俗有以下几个特征:

      第一,地域性。与国家的教育法规、政策以及学者们的教育理论不同,教育民俗总是有个相对的地域性界限,是在某个特定的地域范围内产生、传承和享用的,也是在这个地域范围内得到尊重的。越过了这个范围,某种教育民俗就会失去它的作用。在这个意义上,可以把教育民俗看成是一种“地方性的知识”(注:克利福德.吉尔兹.地方性知识:事实与法律的比较透视.载梁治平编.法律的文化解释.三联书店,1994.73-171),具有多样性。

      由于中国古代社会是个典型的宗法社会,一般来说一个家族与它的亲族合群而居,所以,教育民俗的地域性在古代社会也就是它的家族性,表现为以某一家族的教育传统为核心向其他亲族居住地区的扩散。但是,要看到,教育民俗的地域界限也不是非常清晰的。在不同的地域,也会有一些相同的做法。同一种教育民俗在流传的过程中尽管会产生一些变异,但基本方面也可能保持不变。它的最大界限就是民族的界限。一个民族与另外一个民族之间的教育民俗是很不相同的,这可以从文化人类学家们提供的大量材料中得到证实。从这个方面说,教育民俗的地域性也就蕴含着它的民族性。对不同地域、不同民族教育民俗的比较研究,是对教育活动进行跨文化分析的一个预备。

      第二,复杂性。就内容的构成来说,教育民俗是一个复杂的集合体,这不仅是因为教育民俗各种形式之间都是独立地存在和传承,不存在一个从属的问题,而且是因为它既不是纯粹“事实性或描述性的知识”,也不是纯粹“价值性或建议性的知识”,而是各种知识形式的错综复杂的纠结,包含了传统和现实中人们对教育现象的认知、感情、命令、建议、策略、信仰等等,很难对它们进行清晰的逻辑分析。比如“孟母三迁”这样一个流传了两千多年的教育故事既“描述”了一定的家庭教育生活,又包括了人们对孟母的崇敬,对后世母仪的“建议”与“要求”,以及对家庭教育作用的朴素“信仰”等。

      第三,如是性。这是教育民俗区别于教育理论和教育政策的一个重要特征。无论是教育理论性知识还是教育政策性知识,如果它们要取得合法性,要说服人们接受并实践它们,就得提供一定的背景知识作为支持,对自己做出充分的说明,说明自己为什么使用这样或那样的教育概念,提出这样或那样的教育命题,做出这样或那样的教育决策。但是,教育民俗作为一类教育知识从来不回答“为什么”,不为自己寻找“科学的基础”,人们也不要求它阐明自己的科学基础,只是强调一种“如是性”,即平常所说的“就是这样”、“就得这么办”,近乎一种“不证自明的意见”,植根于集体性、历史性的文化力。对于这种“如是性”,在它的流传区域是人人都懂得的,不需要特别的解释或解说。教育民俗知识从这一点上说,就是分析教育哲学家们所说的“缄默的知识(tacit knowledge)”,即“为而不显”的、“日用而不知”的知识。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