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各国的教育信息化进程

作 者:

作者简介:
祝智庭 华东师范大学

原文出处:
外国教育资料

内容提要:


期刊代号:G1
分类名称:教育学
复印期号:1999 年 06 期

关 键 词:

字号:

      教育信息化是指在教育过程中比较全面地运用以计算机多媒体和网络通讯为基础的现代化信息技术,促进教育的全面改革,使之适应于正在到来的信息化社会对于教育发展的新要求。本文着重介绍世界各国在推进基础教育信息化方面的发展近况。

      教育信息化对于学校教育来说是千载难逢的好机遇。人类历史上虽然曾有过无数革命性的技术,但能够直接为教育服务的却是凤毛麟角。而现代化电子信息技术则是自印刷术发明以来对教育最具革命性影响的技术。

      教育信息化是为实现教育现代化所必须的。其一,教育信息化有助于加快知识更新速度。书本化教材的知识落后于社会发展少则5年, 多则10年或更长。而计算机网络上的电子化课程知识更新可发生在一周之内。其二,教育信息化有助于培养学生的高级思维能力。利用网络和多媒体技术,可以构建信息丰富的、反思性的学习环境和工具,允许学生进行自由探索,极大地有利于他们的批判性、创造性思维的形成和发展。值得指出,目前国内许多学校应用多媒体CAI时, 普遍的做法是为教学重点和难点提供演示,把信息技术的使用权控制在教师手中,实际上并未摆脱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观念的索缚。可以说,计算机的最大教育价值在于让学生获得学习自由,为他们提供可以自由探索、尝试和创造的条件。其三,教育信息化能够突破教育环境的时空限制,有助于加强课堂与现实世界的联系。利用计算机多媒体可以模拟大量的现实世界情境,把外部世界引入课堂,使学生获得与现实世界较为接近的体验。更进一步,利用计算机网络使学校与校外社会连为一体,例如:美国宇航局通过联网向中学生开放,允许他们与宇航员对话和收集关于太空的信息;在伯克利的劳伦斯国家级实验室研制了一个网上虚拟实验室软件,允许学生通过远程联网获取从专业天文望远镜收集的天文观测数据。

      在教育信息化方面,我们可以借鉴国际上许多经验和教训。美国在教育信息化方面一直走在世界前列。克林顿总统自1992年上任后,一直十分重视发展信息技术的教育应用。他说:“为了将信息时代的威力带进我们的全部学校,要求到2000年使每间教室和图书馆连通国际互联网(Internet);确保每一儿童能够用上现代多媒体计算机;给所有教师以培训,要求他们能够像使用黑板那样自如地使用计算机;并且增加高质量教育内容的享用。”在1996年1月所作的国情咨文中, 他又把发展以计算机为中心的现代教育技术作为迎接信息社会对于教育挑战的重要措施之一。美国政府组织了几项规模较大的中小学教育信息化工程,例如由教育部发起的“明星学校”计划(1988-97年)使6000多所学校连通信息高速公路,并开发了30多门完整的信息化课程;由美国科学基金会资助的“全国学校网络试点项目”(NSNT)涉及153所学校和95 个其它组织,联合进行多方面的教育改革试验。据资料,到1996年,美国中学已达到平均九人一台微机,而期望的标准是五人一机;在全部中小学中约有65%的学校实现了联网,但连通了Internet的教室只占14%,说明要完全实现2000年目标仍然任重道远。为此,美国政府各部门采取了一系列积极措施。总统科技顾问委员会组织了一个教育技术专家组,于1977年3月提出一个专门报告, 就如何应用现代教育技术, 特别是计算机与Internet联网,改革美国中小学教育提供建议。主要建议可以概括如下:

      1.以计算机辅助学习为中心,而不是以学习计算机为中心。将信息技术贯穿于K-12课程,以提高各学科教育质量为目的。

      2.强调教学内容与教法的改革,鼓励采用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方法,重视学生高级推理与问题解决能力的培养。

      3.重视师资培养,使教师们懂得如何在教学中有效地使用技术,建议将教育技术投资中的30%用于师资培训。

      4.保障实际投资,至少将全国每年教育开支中的5%(约130亿美元)用于教育技术。

      5.保证平等使用技术,全美国学生无分地区、种族、年龄和社会经济状况,人人得以使用信息技术的权利。

      6.积极开展实验研究,建议将中小学教育经费的0.5%(约15 亿美元)用于进行旨在提高K-12教育效率与费用效益的研究。

      1997年,美国联邦通讯委员会于批准了一项使学校和图书馆的联网与通讯享受优惠服务的计划,降价幅度为20%至90%;克林顿总统要求国会在五年内提供20亿美元的特别拨款。同时,克林顿当局还极力敦促政府各部门发挥教育资源提供者的作用:教育部支持美国教育资源信息中心(ERIC)建立了一个容纳900个教案的图书馆, 并利用全国性的专家网和数据库来解答教育者提出的问题;甚至许多国家级的实验室也通过联网向中学生开放。尽管如此,政府部门的在教育信息技术方面的投入仍然是十分有限的。大量的投资来之于工业界和非赢利机构,例如:太平洋Telesis公司于1994年发起一项名为“一流教育”的计划, 目标是到2000年使加州的9000所学校和图书馆全部联网,以半价收费提供上网服务;IBM向十个学区的中小学免费提高供硬软件和教师培训;AT &T 公司投入抵值1.5亿美元建立了一个学习网,为100所学校提供五个月的免费上网服务及后继的折价上网服务。

      加拿大的学校网工程(SchoolNet)从1993开始,原计划连通300所学校,由于进展格外顺利,继而决定在近年内使加拿大17000所学校全部联网。

      欧洲各国的教育信息化程度各不相同。据1996年资料,欧盟国家中学拥有微机达到平均十二人一机,程度最高的是苏格兰,中学达到六人一机。与北美洲相比,目前欧洲中小学联网程度不算高,在欧盟国家全部320,000所学校中仅有5%的学校连通Internet。前欧共体曾于80年代后期和90年代初分二期推出一个名叫DEITA的大型研究课题, 旨在解决多国异种通讯系统的联网标准问题,并在标准通讯平台上开发可供共享的跨文化教育与培训软件。后来的欧盟发布了一个题为“信息社会中的学习:欧洲教育创议行动规划(1996-98)”,旨在加速学校的信息化进程,同时推出多项有关教育信息化和教育改革的开发计划,如计算机通讯应用计划(1994 -98),关于多媒体教材开发的MEDIAⅡ与INFO2000计划(1996-99),关于高校教育改革的“苏格拉底”计划与关于职业技能培训“达芬奇”计划(1995-99)。此外,欧盟各国先后制订了各自的学校信息化发展计划:德国教育科技部与电信部发起了一项关于在三年内使10,000所学校联网的动议;丹麦政府在1994年制订的INFO2000IT&T行动计划中提出,到2000年时将实现全部中小学联网;芬兰教育部于1995年提出一个提为“信息社会中的教育、培训与研究:国家战略”的五年计划,规定到2000年时将使全部学校和教育机构联网;意大利教育部于1995年提出一个行动计划,打算2005年前为20%的小学和30%的中学配备多媒体设备与软件;法国政府与1995年确定了一批有关教育信息化的课题,建立了一批网上信息资源,将13个学区的学校先行联网;英国政府于1995年推出一个题为“教育高速公路:前进之路”的动议,将400家教育机构首批联网,并为23个试验课题拨款1200万个欧洲货币单位。瑞典与1994年建成了全国学校网,接着向议会提出了关于将新技术使用作为教师培训义务的议案。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