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9年10月至1956年,是新中国学校德育的创建时期。新中国的成立从本质上改变了旧教育的性质,相应地也对学校德育提出了新的要求,即在对旧德育的批判利用、继承老解放区的德育传统、学习苏联的德育经验的基础上,逐步创建新中国的德育体系。这是一项艰难而繁重的工程。限于篇幅,本文仅从学校德育创建的历程以及该时期学校德育特征与发展这几方面去阐述。 一、建国初期学校德育创建的几项重大举措 (一)在批判、改造、继承基础上创建新德育。建国伊始,新中国根据当时传统德育根深蒂固的实际,采取了一系列稳妥可行的方法和有力措施。首先是确定创建新中国学校德育的方针政策。1949年9月,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通过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这部在建国初期具有临时宪法性质的根本法中就提出了学校德育目标和任务:“培养国家建设人才,肃清封建的、买办的、法西斯主义的思想,发展为人民服务的思想”,提倡“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护公共财物”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全体国民的公德。同年12月下旬在北京召开的第一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确定了建设中华人民共和国新教育的总方针是:“以老解放区新教育经验为基础,吸收旧教育有用经验,借助苏联经验,建设新民主主义教育。”除此外,1950年,青年团中央以及教育部也相继对学校思想教育的目的和教育重点作出规定。这些方针政策,对当时改造旧德育、创建新德育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其次是对旧德育实行改造。解放初期,人民政府面临的是一个相当复杂的教育摊子,其成份大致有三:一是国民党政府办的“公立”学校;一是外国势力在中国设立的买办学校或教会学校,美帝国主义津贴学校就有264所(绝大部分是中学);一是私人兴办的私立学校。 这些学校中相当部分是作坊式的乡间私塾,还存在不少以营利赚钱为目的的“学店”。这些学校在政治上、经济上都与当时的国民党政府有着这样那样的联系,有些就是直接为反动政府服务的,在德育上充斥着各种陈腐、不健康的内容甚至是反动的东西,向青少年灌输各种封建的思想观念和有害的意识形态。因此,人民政府在接管教育之初,就非常重视对学校德育的改造和重建工作,采取了一系列重大的举措:(1 )制定相应的政策法规,把接管教育和重建学校德育作为一件大事来抓,反复强调和确定新德育的方针和基本内涵。(2)坚决打击特务分子和反动政客 , 清理学校管理阶层中的不法分子。(3)整顿德育秩序, 废除旧的反动德育课程,其中最突出的:一是重新确定学校德育工作的重要位置,指出旧德育的危害和积极倡导新学校德育;二是废除反动的“党义”和公民课、政治训育等宣传反动政治观点的科目,停止军训课程,取消反动的宣誓活动;三是取缔“三青团”等反动组织,解散“童子军”等旧的学生团体和德育组织,断绝与国外帝国主义的有关机构的联系;四是对旧的德育错误观念进行批判斗争,肃清国民党散布的各种谬论,教育师生明敌我,辨是非,大力倡导新德育。 在清理旧德育的同时,党和政府也大力抓紧德育的创建工作。(1)派大批革命干部和爱党爱国的知识分子,分别担任学校的领导人,强化党对学校的领导。(2)明确党的教育方针,是为人民大众服务, 为国家繁荣富强服务。(3)大力倡导新中国的新思想、新风尚,宣传“五爱教育”,对青年学生进行革命的思想教育,开展马克思主义学习活动,设立新的政治教育课程。(4)建立系统的德育工作机构和工作体 系。(5)组织学生开展各种德育活动、 社会宣传活动以及参加各种实际斗争活动。 第三,继承老区德育经验。在创立新中国学校德育体系中,最重要的是继承了老解放区的德育经验。 这些经验概括起来有如下特征:(1)强调学校的政治思想教育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为赢得战争服务;(2)从实际出发,利用各种生动活泼的事例和形式来教育学生;(3)开设正规的德育课程;(4 )运用民主教育方法(如批评与自我批评等)教育学生;(5)组织学生积极开展生产劳动和各种政治运动。 老区这些德育经验,在建国初期得到广泛的宣传和推广,从而有力地推动了学校德育由旧性质向新性质的转变。 第四,批判和继承传统的德育。这项工作的进行主要集中于下列方面:(1)批判旧德育中的剥削观;(2)批判帝国主义的奴化思想;(3)批判旧的德育方法;(4)批判旧德育理论和德育思想。当时对旧德育思想的批判,有力地推动了接管和改造旧学校的德育工作,但也出现某些偏差,这在当时的政治环境下是很难避免的。 (二)全面学习苏联学校的德育经验。开国之初,我们党就提出“全心全意向苏联学习”的口号。1949年12月30日,教育部长钱俊瑞在第一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的总结报告中,首次明确提出借鉴苏联的教育经验,并把苏联教育作为建设新教育的方向。尔后,各种报刊和出版社开始陆续发文引介苏联的教育理论、方法以及教科书。其中,苏联学校的德育对新中国学校德育的发展有重大影响,首先是出版多本有关苏联专家的德育专著以及发表了大量相关的文章。其次请来许多苏联专家在全国各地开设大量的德育讲座,介绍苏联学校德育的经验,并举办各种笔谈或问题讨论,探讨苏联学校德育经验以及如何移植等问题。其中马卡连柯的德育理论与实践、克鲁普斯卡娅的德育思想、凯洛夫《教育学》中的德育理论等都是探讨的中心论题,当时这三位教育家的德育思想对我国中小学德育实践的影响是广泛而深远的。再次是中国派出了各种参观团、代表团访问苏联,直接学习苏联的德育经验。第四是在苏联专家指导下进行德育方面的改革实验,这些实验主要是在建立班集体、学生课外学习小组、班主任工作及少先队建设方面开展。在学习苏联经验中,我国中小学的德育发生了较大的变化,一是开始尝试建立较系统的政治课教学体系,尤其强调共产主义道德教育。二是学校团队活动日益规范化。三是加强学生规范管理,加强各校的规章建设。四是加强学生校外机构建设,如成立少年宫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