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体性道德人格教育刍议

作 者:
肖川 

作者简介:
肖川 北京师范大学教育系副教授(100875)。

原文出处:
现代教育论丛

内容提要:


期刊代号:G1
分类名称:教育学
复印期号:1998 年 08 期

关 键 词:

字号:

      一

      那些永远被人们记起而且不断被赋予新的内涵的话题必定具有永恒的意义,比如“真、善、美”,比如教育、道德与道德教育。任何认真看待教育的人,都会肯定道德教育的重要性。如果完全去除道德教育的因素,教育也就不成为教育了。“真正的教育,其目的在于培养道德高尚的人。苏格拉底认为,道德的完善比技术和职业训练更为重要。”(注:[美] A· C·奥恩斯坦著《美国教育学基础》,人民教育出版社,1984年版,第4页。)十九世纪初, 德国教育学家赫尔巴特所有的“教育”的概念(Erziehng),是一个同培养道德性格有关的概念。(注:陈桂生:《教育原理》,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第5页。)也正是在这种意义上,他指出:“道德普遍地被认为是人类最高目的,因此也是教育的最高目的”。(注:张焕庭主编:《西方资产阶级教育论著选》,人民教育出版社,1964年版,第260页。) 即使是在我们对教育的一般理解的意义上(注:在赫尔巴特的概念系统中,“教育”是与“教学”相对应的概念,所以他才有“教育性的教学”的命题:在我们今天对教育的理解中,教学是作为学校教育的一种主要的工作形式,它是实现德、智、体、美诸育目标的主要途径。按照目前我国教育理论界比较通行的观念,德育包括政治教育、思想教育、道德教育和法纪教育。 本文是在“Moral Education”的意思上来谈道德教育的。),也“有一个重要的观念认为,所有的教育都是道德教育。因为我们有多方面的理由表明,教育从根本上涉及到个体内部价值体系的发展。”(注:唐尼、凯利:《教育的理论与实践——引论》,江西教育出版社,1989年版, 第191页。)道德教育在教育系统中,有如此重要的地位,乃是由道德在个体发展和社会发展中的作用决定的。

      一个社会的道德总是由社会道德(表现为道德规范和价值系统)和个体道德所构成。从社会道德的意义上说,道德是人类在进步过程中发展起来的一种掌握世界的方式。人对世界的掌握是人对世界的一种主体关系,是人对世界的各种本质、力量和特征和实在的占有,是人的本质的丰富和发展。道德在本质上是一个高度自主的领域。“道德的基础是人类精神的自律。”(注:《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一卷,人民出版社1956年,第15页。)

      而个体道德又总是包括既相互联系又互有区别的两个方面,那就是内在品质和外在行为习惯。自律是主体性的表现,是人出于理性自觉而为自己立法并出于意志自由而奉行它。只有当人在道德中构成人的主体性的种种人类本质特征(自觉性、目的性、能动性、选择性、超越性等)得以充分表现和发挥时,道德对于人才是一种自我确证、自我肯定和自我发展的方式,才是人掌握世界的方式,人的主体性在道德领域具体化为道德活动的主体性。缘此,道德活动才是作为主体的人积极对待现实并影响和建构自我人格的重要方式之一。

      任何人对于社会道德都具有双重关系:他既是道德的接受者,又是道德的体现者和创造者。人的道德活动的主体就相应表现为两个方面,一方面,人的道德活动的主体性表现为把接受过程变为主动探索认识自己、社会、人与人之间、个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之间应有关系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人不是被动地接受各种道德灌输,盲目地模仿指定的榜样,盲目地崇尚并遵从既定的规范,而是积极地、主动地对现有价值体系、行为规范作独立思考、理性批判,并在理解的基础上作出自主性选择,把人类以往积累的道德经验、道德知识、道德要求变成内在的情感和信念,把社会的要求变成自己自主性、自律性的要求;另一方面,由于道德产生于人的需要,因而任何道德规范、道德理想都是人的创造物。虽然任何社会的道德都有先于个人存在的一面,但是每个人在道德生活中却不仅可以作为既有道德的选择者、理解者、实践者,而且还可以作为先进道德的探索者、创造者,勇敢地突破陈腐的旧的道德传统、道德习俗和道德规范,为新的道德确立开辟道路,用新的道德理想引导人的精神解放和个性自由。(注:参见:肖雷慧、韩东屏等著:《主体的沉沦与觉醒》,贵州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第23-25页。)

      青少年学生作为发展中的个体,他们的健康高尚的道德品质的形成和良好的行为习惯的养成,不仅是社会对他们的期望和要求,也是他们自身健康成长与发展的重要方面。从社会的角度来说,若只是培养了一个人的智性而没有培养他的德性,就等于是给社会造就了一个具有反社会倾向的人,这对社会的和谐与安定都是潜在的威胁,从个体的角度讲,要实现一个人的生命价值,要使其成为一个受欢迎和受尊重的人,要使其人格尊严得以彰显,就必须是一个“在道德上受过教育的人”。这就要求我们的学校道德教育能从学生的道德需要出发,关注学生的道德生活。

      “教育是一个评述用词。说某人是受过教育的人,就是在称赞他,说他具有某些可贵的品质。一个教育过程一定要成为使人产生这些可贵品质的过程。”(注:〖英〗丹尼斯·劳顿等著,张渭城等译,《课程研究的理论与实践》,人民教育出版社1985年版,第20页。)教育意味着价值引导,它以培养“可贵品质”为职责。然而,道德教育实效的低下却是不争的事实。这与当今人类普遍重视道德与道德教育在社会文明进步和人的自由与解放中的重要作用的趋势是很不协调的。就中国的现实而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和完善,政治民主化程度的提高,为每个人提供了大量的进行判断、选择和行动的机会:大大地拓宽了人们道德实践的范围和领域,为提高全民族的道德素养创造了体制性的前提,也对学校的道德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