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教学实施与监控的基本策略

作 者:

作者简介:
张大均 西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研究所 教授 重庆市 400715

原文出处:
西南师范大学学报:哲社版

内容提要:

教学实施策略和教学监控策略是课堂教学中最重要的两类策略。教学实施主要应采取先行组织者和概念规则教学等基本策略;教学监控主要应采取主体自控、课堂互动、教学反馈、现场指导等基本策略。


期刊代号:G1
分类名称:教育学
复印期号:1999 年 05 期

字号:

      中图分类号:G441 文献标识码:A 论文编号:1000-2677(1999)02-0065-69

      大凡课堂教学,无论成效如何,执教者都会自觉不自觉地采取一定的教学策略。探讨教学策略对达成教学目标,提高教学效益有重要的意义。教学策略作为教学方式或措施的谋划,作用于整个教学过程和教学对象。就课堂教学而言,教学实施和教学监控最为重要,本文拟对这两方面的教学策略作初步探讨。

      一、教学实施的策略

      教学实施是实现教学目标的关键阶段。根据现有研究,我们认为,此阶段主要采用以下教学策略:

      (一)先行组织者策略

      该策略是根据奥苏贝尔的有意义学习理论,设计出相互联系的内容群。在演绎推理中首先出现范围较广的上位概念,接着出现范畴较狭窄的下位概念。上课伊始,提出一种对新旧知识起连结作用的陈述,称之为“先行组织者”,以帮助学习者顺利接受学习材料。先行组织者的使命是把课的内容与学习者的认知结构联系起来,并帮助学习者组织所学习的材料。先行组织者有概念的定义、概括和类推三种基本类型。其中,类推是先行组织者中最有效的类型,它的作用取决于学生对类推的熟悉程度和所教观点与所使用的类推之间的一致程度。先行组织者都是一些陈述,是为学习者更好地学习和保持新材料,在学习新知识之前介绍的,它起着将新知识与学习者认知结构联系起来的作用。先行组织者犹如认识路线,不是设计来教内容本身,而是教内容之间的联系,起“教学定向”的作用。先行组织者策略的实施步骤包括选择材料,设想学习过程,呈现预备性材料或新材料,从中抽象出新信息,运用活动强化等。

      (二)概念(含规则)教学策略

      概念是知识的基本单元,概念教学是知识教学的基础。因此,几乎所有的教学研究都强调概念教学的重要性。近年来关于概念教学的策略研究开始受到重视,主要有以下方面的策略:

      1.概念同化与概念形成相互渗透的教学策略(注:周建文:《试论数学概念教学的基本策略》[J],载《课程·教材·教法》,1997(3)。)。该策略是指,在概念教学中,灵活运用概念同化与概念形成两种掌握概念的基本形式,彼此补充,相互支撑,促进学生正确掌握概念所采用的教学谋划或措施。

      学生概念的获得主要通过概念形成和概念同化两条途径。概念的形成主要依靠对具体事物的概括,更接近于人类自发形成概念的方式。概念的同化主要依靠学生对经验的概括和新旧知识的联系,是在主体达到一定背景知识和思维能力后掌握概念的主要方式。概念掌握的这两种基本形式各有优长短缺。用概念形成的方式学习概念费时,但对学习者的心理能力和背景知识要求相对较低;用概念同化的方式学习概念较省时,但对学习者的心理能力和背景知识要求较高。就课堂教学而言,概念同化是学生获得概念的主要方式。但当学生的思维水平、知识经验达不到概念同化的要求时,采用概念形成的方式进行概念教学也是必要的。因此,一般来说,概念教学应当采取概念同化和概念形成相结合的教学策略为宜。因为在教学中,如果教师仅用概念形成方式,教学就可能落在学生思维发展之后,不但引不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不利于学生认知水平的提高,而且不符合教学的经济性原则。如果仅用概念同化的方式,教学可能超越学生思维水平和知识经验,学生对抽象概括程度较高的概念的学习,可能如坠云雾,即使表面上掌握了概念(如能背诵有关概念的定义),也难以真正理解概念的本质属性,难以洞悉概念的丰富内涵和蕴含的基本思想。

      2.概念获得的选择策略和接受策略。在概念教学中,应强调有意识、有目的学习的重要性。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是知识的被动地接受者,而是主动选择和积极探索者。概念获得包括选择策略和接受策略,表现为概念获得活动计划和概念获得活动的实施。概念获得活动计划包括:①目标识别。②范例选择。是达到目标的手段,主要应考虑三点:必须选好充分体现概念的正例;对概念反例的匹配选择;确定概念必需的范例数量。③范例的排列。任何课的一组范例的最佳序列都要根据课业目标和学生情况而定。范例选择的一个重要准则是,最初的范例越明显或越突出,概念获得越快,学生需要训练的时间就越少。④呈现范例媒体。教师要考虑学生是否具有阅读能力和与这个概念有密切联系的旧经验。概念获得教学活动的实施包括呈现范例,确认概念,强化练习,发展思维技巧等。

      3.“形义”结合加深概念理解的教学策略(注:周建文:《试论数学概念教学的基本策略》[J],载《课程·教材·教法》,1997(3)。)。“形义”结合的教学策略是指在概念教学中充分利用图形与实例,使抽象的概念直观化、模型化、具体化,使新旧概念之间的关系明朗化、系统化所采取的教学谋略或措施。

      在概念教学中,教师有意识赋予抽象概念以直观的“形”,可以化抽象为直观,揭示概念“形”与“义”之间的联系,加深对概念的理解和掌握。

      “形义结合”,构“形”是关键。从理论上看,即使是抽象的概念也必须存在“形”的支撑。当然,由于某些概念是经过多次抽象得到的,有时要赋予它们恰当的“形”是比较困难的。这就要求教师有意识地联系学生生活去认识、发掘概念的直观形象或实例,并赋予其具体含义。

      “形”是为“义”服务的,构形的目的是要揭示“义”。例如,在数学概念教学中采用“形义”结合的教学策略应特别重视教学概念的几何意义的揭示。“形义”结合的教学策略还可以用来清楚地反映一组概念之间的关系,帮助学生把已学的相关概念系统化、结构化。

      此外,问题解决教学策略是教学实施策略中的重要策略,该策略已有较充分的探讨,限于篇幅,此处从略。

      二、教学监控策略

      教学监控策略,是指在教学活动中教师为了保证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而对教学的全过程进行积极主动的计划、检查、评价、反馈、控制和调节所采用的教学谋略或措施。教师在教学中运用教学监控策略的水平既受自身对有关策略的熟练掌握程度的影响,又受教师的教学监控能力的制约。我们认为,有效教学监控策略的制定和选择,应从教学情境实际出发,以教学目标达成为前提,以教学主体的互动为本,以课堂教与学的行为为中心,综合考虑教学活动的诸要素。据此,我们将教学监控策略概括为主体自控策略、课堂互动策略、教学反馈策略、现场指导策略等。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