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纪中国教育之展望

作 者:

作者简介:

原文出处:
建材高教理论与实践

内容提要:


期刊代号:G1
分类名称:教育学
复印期号:1999 年 01 期

关 键 词:

字号:

      从现在到21世纪,只剩下七百多天的时间了。历史经验表明:每当世纪之交,无论是科学技术领域抑或在社会范畴,都伴随着激剧的、深刻的变化。作为与经济和社会发展既相适应又相矛盾的教育,它既受到这些变化的影响,又在很大的程度上制约着这些变化。

      面对未来,我们可以肯定地说:“谁掌握了面向21世纪的教育,谁就能在21世纪的国际竞争中处于战略的主动地位。”问题是,我国现行的教育是否能适应21世纪的需要?面向21世纪究竟需要什么样的教育?我们是否真正理解了它的意义,是否为它制订了明确的对策?

      教育必须以人为本

      全世界健在的诺贝尔奖得主,于1988年在法国巴黎召开会议。在会议结束时发表了一个宣言,指出:“如果人类要在21世纪生存下去,必须回头2500年,去吸收孔子的智慧。东方文化经过重新锻炼,必将焕发青春,鉴照今天与未来。它属于中国,也属于世界;它属于过去,也会照耀未来。”的确,“天下英雄见解略同”,早在十几年以前,梁漱溟先生就说过:“中国传统文化,是人类未来文化之早熟,世界的未来,将是中国文化的复兴。”这边是中国文化的巨擘,那边是西方的科学巨匠,但是他们的见解是那么的不谋而合,这无疑揭示了新世纪与东方文化之间的某种内在的联系。

      那么,东方文化的内核是什么呢?它在未来的世纪中又将起着何等的作用呢?英国著名的历史学家汤因比说过:“今后的世界将以东亚为中心,中日韩将成为东亚的轴心,把全世界统一为一个地球村。”哈佛大学教授洛吉也认为:“西洋文化是个人主义文化,而东方文化是集体主义文化。在今后的世界经济战中,集体主义文化将比个人主义文化占优势。”

      从内涵来说,东方文化的主流乃是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文化。孔子是中国教育的鼻祖,被尊称为“至圣先师”。陈立夫先生在评价孔学说时曾说:“孔子一生的学问,就是发现了“仁”字的真义,‘仁’字从二从人,其意义就是非一人生存之私而为二人以上共生共存之人际关系,亦即是‘公’。所以孔学可称为仁学,其所重视的问题,就是‘人道’,俗称做人的道理,亦可称之‘人理’”。正是基于这种理念,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才提出了:“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的箴言。

      教育是以人为对象的实践活动,是按照一定的理念把受教育者塑造成一定规格的、为社会所需要的特殊“产品”。从教育的观点看,“以人为本”就是应当确立:凡事皆以人为先、以人为重、以人为尊,人是我们唯一最需要关心的。具体来说,它包涵着两方面的内容:人是万物灵长,是世上最宝贵的因素,他们的人格、价值和权力应当受到尊重;人是万物的创造者,拥有无穷的智慧,应当通过教育最大限度地开发他们的创造潜能。

      孙中山先生曾说过:“教育是人的建设”,“人处于社,相需为用,相助以成。”这话说得既形象又深刻,从根本上阐明了教育的功能。教育“以人为本”,其目的也是着眼于人的建设,它包涵着十分丰富的内容,不仅要赋予学生广博的知识与技能,而且更重要的是塑造他们真、善、美的心灵,构建他们自尊、自爱、自信、自强的人格,确立自我设计、自我实现、自我超越的价值观,树立献身科技、报效社会和精诚敬业的精神。既然西方的科学巨人们重新发现东方的圣人,那么作为炎黄子孙,难道我们不应当百倍珍惜我们的国宝,不应当让孔子教育思想重放光芒吗?

      毋庸讳言,按照这些思想来衡量,不能认为我国目前的教育是成功的。在对待学生上,由于教师总是处于主体地位,而学生一直是处于被动地位;由于以计划经济为特征的大一统教育体制依然存在,学生们的个性往往被泯灭了,学生们的志趣被抹杀了,他们的选择权也被剥夺了。从开发学生智力的角度来看,由于应试教育的沉重压力和统考升学的导向,致使产生了追求高分、追求升学率和追求文凭的偏向,忽视了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得相当多数的毕业生不能适应技术与经济创新的需要。

      实施教育“以人为本”的原则,必然涉及到人的解放,其实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二十年以前就提出了“教育即解放”的观点,只是还未引起教育界的重视。随着新世纪的迫近,人们也日益领悟了“教育即解放”的深刻意义。我们讲“解放”,首先是人性亦即人的本性的解放,特别是作为创造性人才所必须具备的非智力的个性要获得解放;其次是人人皆有的创造潜能要获得解放。唯有如此,教育方可以“使人成为他自己,变成他自己”,才能称得上是真正意义上的“以人为本”。

      教育方针必须反映新时代的精神

      自从教育从社会生活中独立出来,成为规模化的国家事业的一部分之后,它的发展就无不受着国家的管理和指导。那么,国家怎么对教育实施管理和指导呢?一般来说,最主要的是通过制订教育方针和政策,使其为国家的政治、经济和社会发展服务。因此,国家必须制订总的教育方针,以便对各级各类学校实行宏观规范化的管理,并作为学校制订培养目标、教学制度、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依据。

      一个国家制订教育方针,不仅要考虑到国情、文化传统、国民素质特征,而且还应当反映时代的特点,使之满足未来对培养人才的需要。自戊戌变法创办新学至今,整整百年历史,其间教育方针经过十多次的修订。这里,我们无须对这些教育方针加以列举,但可以肯定的说,过去的每一个教育方针,一定是和那个时期的政治形势、经济状况和社会制度相适应的。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