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机会均等的理想与现实

作 者:

作者简介:
余秀兰 南京大学高教研究所,南京,210093

原文出处:
高教研究与探索(南京大学学报):哲社版

内容提要:


期刊代号:G1
分类名称:教育学
复印期号:1999 年 01 期

关 键 词:

字号:

      近些年来,教育机会均等问题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然而由于对“教育机会均等”概念理解的偏差,人们面对现实不免产生一些疑惑,甚至断言:“教育机会均等是无实现可能的目标假定”,“机会的均等将永远只是海市蜃楼”。本文旨在澄清有关概念,以求对教育机会均等问题有个正确的认识。

      一、问题的提出

      “教育机会”这一概念是有了正规的学校教育以后才产生的,主要指的是“正规学校教育机会”。在学校产生以前,如何教养子女主要是家庭的责任,同时也是地区共同体的责任。虽然有“教育”,但不存在“教育机会”概念,因为人人都能受到这种教育。有了正规的学校以后,一部分人(主要是上层阶级子女)可以上学,并因此获得更高的社会地位。这时候,教育机会问题才出现。

      但是,教育机会均等作为一种教育的理想,是近代资产阶级的民主社会政治观在教育领域的反映。在奴隶及封建社会,社会生产力水平低下,社会的政治、经济存在着严重的不平等,这时教育只能是社会上层人物的奢侈品和少数人的特权。为维护少数人在教育中的特权,英才主义教育思想随之产生。随着资产阶级革命的胜利,在摒弃了封建教育的等级制和特权,确认公民有平等的教育权利,建立起由国家管理的学校教育体制之后,“教育机会均等”才成为一种普遍被强调的办学原则。

      教育机会均等作为一个现实的社会问题,引起教育理论界的广泛关注,则主要是二战以后的事。随着战后世界格局的相对稳定和生产力水平的提高,各发达国家先后进入普及中等教育阶段,高等教育的入学率也显著提高。从50年代到60年代,整个社会弥漫着一种乐观的期待:教育的扩展和教育资源的均等分配,有助于实现教育机会均等,并进而实现社会的平等。然而,60年代中期以后,人们逐渐发现各社会阶层绝对意义上教育机会的扩充,并未消除根植于社会不平等的相对意义上的教育机会不均等,更未能出现如人们所期等的缩小社会不等的奇迹。于是教育机会均等问题成了理论研究热点,而该项研究的首倡者应该是美国学者科尔曼。他于1966年发表《科尔曼调查报告》,报告在大量调查资料的基础上指出:影响学生学业成功最重要的因素是学生的智能和家庭背景。它打破了“学校质量差异造成学生学业成绩差别”这一公众信念,促使人们重新思考遗传与环境在造成儿童学业成绩差异中的不同作用,把教育机会均等的观念推进到更深层次。报告的公布在美国引发了一场大规模的论争,并且自60年代后半期开始,以美国为中心,在世界范围内开展了各种有关教育机会问题的调查和研究,人们希望通过研究找到阻止教育平等化的真正原因。有关教育机会均等问题的研究因此进入一个新的阶段。

      长期以来,教育机会均等问题在我国似乎一直是个避而不谈的话题。近几年,关注该问题的人才日渐增多。对教育机会问题的关注可能主要有这样两个原因:一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打破了平均主义分配原则,但同时贫富差距也越拉越大,并出现一些不公平现象。而且随着经济上的不平等,教育上也出现一些新的现象,如“贵族学校”、高等教育收费制等,这些变化促使人们开始思考教育公平问题。二是近些年来,国内学者翻译介绍了一批国外研究教育公平的著作和文章。这引起我国的教育理论界对教育公平问题的关注,并促使人们对我国的现实问题进行反思。

      二、概念的阐释

      1.教育机会均等是一个历史的动态的概念

      历史地看,教育机会均等的观念经历了从初等教育到高等教育,从理论的期望到改革的实践,从教育资源对每个人投入的平等到教育效果的均衡这样一个过程。当代著名教育家托尔斯顿·胡森对以前的研究作了概括性总结,指出教育机会均等在三个不同时期有不同意义。(注:(瑞典)托尔斯顿·胡森:《平等——学校和社会政策的目标》,参见张人杰主编:《国外教育社会学基本文选》,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9年版,第206—217页。)

      (1)保守主义的概念。 这一概念在一战以前的一些工业国里占主导地位。其哲学观点是:上帝使所有的人具有不同的能力,而尽可能充分地利用这种能力则是各人自己的事情。这实际上是一种起点均等论,强调教育权利的平等,即法律保证人人都有受教育的权利,但不同能力的人(实际上是不同阶级的人)进入不同性质的学校。它是资本主义国家教育双轨制的理论基础。

      这一时期的教育机会均等主要指的是初等教育机会,而且以免费和义务教育为主要内容。

      (2)自由主义的概念。 其哲学观点是:每个儿童从出生起就具有某些智力上的天赋或某些较为稳定的能力,教育应能够消除经济障碍和社会障碍,使每个人进入由其天赋能力所预先确定的社会地位。这一观点矛头所向是不平等的双轨制,对一战后欧美一些国家的教育改革有较大影响。它实际上是一种过程均等论,强调教育制度要平等地对待每一个儿童,应该让每个儿童享受同样的教育机会。

      由于免费的初等教育已经普及,因此该期的教育机会均等主要指的是中等教育,主要内容侧重于教育机构的一元化和学校课程的统一化。具体的措施如取消双轨制,建立综合性学校,提供综合性课程;用立法手段保证公立义务教育与中高等教育的连续性;延长普通学校教育,推迟专业化选择等。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