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尺之木必有节目,寸之玉必有瑕适”。每个人的人生历程中都曾有过“过五关斩六将”的得意之作,也不免会有“败走麦城”的痛心之事。由于认识上的偏差和误导,有些基层领导在做部属思想工作时,只习惯于谈自己过关斩将的经历,而对“走麦城”却忌讳莫深,避而不谈。殊不知,正是这些令人不堪回首、看似无用的“废弃物”,却是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也是一把难得的开心销匙。有些领导在做下属工作时,就很会“修旧利废”,善于把自己“摆”进去。他们通过自己的工作失误、生活坎坷、失败教训等现身说法,把人生哲理阐述的淋漓尽致,恰到好处,使部属无不感到茅塞顿开、心悦诚服。由此可见“走麦城”虽不是好事,但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转化为好的结果。适当谈谈“走麦城”不仅能使当事者痛定思痛、警钟长鸣,保持清醒头脑,而且对于促进上下级思想沟通和情感交流,增强经常性思想工作实效大有裨益。我认为,运用领导者的反面经历去做部属现实思想工作,其积极效应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一、平等待人,以诚相见,感化力强 做好现实思想工作是一个需要官兵之间双向交流和理解的过程,一次成功的谈话,最重要的前提条件就是双方都要掏出心窝里的话。如果领导者老是以“帮助别人”的面孔、居高临下的姿态进行枯燥无味的正面说教,容易使部属产生逆反心理,影响谈心效果。主动谈谈“走麦城”,就能使领导者在理解或了解下属的同时,也被下属理解或了解,这样就具备了解决现实思想问题的情感基础和条件。领导放下架子主动亮“丑”,谈自己的失败经历,这件事本身会在部属心理上产生较强的震撼——他们会从中体验到真切的平等感、亲切和信任感,无意之中,官兵之间由于年龄、职务、阅历等客观因素造成的心理差距和心理屏障就会慢慢消除。这种交谈方式还有利于使对方解除戒备,消除疑虑,让紧张拘谨的心情得到释缓。当他们意识到面前的领导可亲、可敬、可信时,就会以真诚报真诚,视你为知己和诤友,产生敞开心扉畅所欲言的自发需要和欲望。有一位超期服役的战士,在听完一位领导叙述完自己婚姻失败的感受教训后,和盘托出自己恋爱受挫后的痛苦、烦恼以及荒唐危险念头。他说:“我原打算什么也不讲,但他那坦诚泄露自己缺点的勇气,宽厚、善良、热情的话语逐渐征服了我。这样的领导简直象朋友和兄长,他能这样关心我、相信我,我也只能以坦诚相见来回报。”正是这种自然朴素的情感交流、思想沟通,才是准确把握下属思想脉搏,详细掌握有关情况,实现上下级之间心理谐振、思想同步的前提和基础。 二、现身说法,寓理于事,说服力强 用自己的“败笔”做部属的思想工作,具有一些其它方法不可替代的作用,因而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首先,领导者的反面经历及经验教训能够弥补部属阅历浅、见识少、没主见、缺乏正确导向、分析辨别能力差的弱点,引导他们跳出“当事者迷”的小圈子,站在“旁观者清”的高度,重新客观审视自己的处境和错误,克服自卑自弃心理,增强改正错误、战胜困难的信心。其次,领导者“走麦城”的经历和其它间接正面的举例、引证相比,具有事理结合、寓理于事、近在眼前、直接具体、生动鲜活、可信可学的优点。这种方法既不是空谈道理,也不是光谈事实,而是在叙述事实的基础上,又从道理上进行了升华,因而道理讲得透,听者印象深,对部属的成熟和提高很有参考借鉴价值,具有较强的说服力,教育的实际效果也更为直观、深刻、明显。再次,领导者谈自己的反面经历便于他以“同路人”的身份介入其间,感化对方接受劝告。经历、感受、态度的相似性,容易使交谈双方产生共鸣和共识,使部属由此及彼产生联想,有助于点燃其发奋之火,激励出“别人都能克服困难、闯过逆境,我为什么就不能!”的积极动因。有位基层主官通过阐述自己以前因心胸狭窄、主观多疑而误伤错怪别人的经历,有效地帮助一位新干部克服了生性痼癖、敏感多疑的弱点,缓和改善了他与组内其它同志之间的人为紧张空气。可见,这种方式的说服效果显然要比单纯正面说教的效果要好得多。 三、委婉含蓄,方式得当,渗透力强 俗话说:“浇花浇根,教人教心”。运用自己“败笔”教育开导部属的方式能够针对青年人自尊、虚荣心强、好冲动、不冷静,对正面说服教育容易出现心理排斥反应的特点,采用他们喜闻乐见、易于接受的方式。不是把批评、意见锋芒毕露的讲给对方,而是“藏颖其间,锋露言外”,借用委婉隐蔽的语言,运用责己暗示的巧妙方法,变批评开导部属为反省自己的过错,用弦外之音说此及彼表达原意,让人思而得之。由于这种方法新颖委婉、平和幽默、寓意深刻,一般不会使对方困窘、恼怒、难堪或产生消极对抗情绪。和其它方式相比,这种交谈富有人情味,比一般的大道理和“官方语言”更能打动人心,其过程如同“春雨润物细无声”,其中道理极易被部属吸收。难怪有些同志深有感触地说“原来想,等待我的不是劈头盖脸的暴风骤雨,就是严肃认真的冗长说教。真想不到领导却从反省自己的过失说起,那么诚恳认真,那么入情合理,那么丝丝入扣,他的话语仿佛春风拂面,细雨润物,有着极强的渗透力,一下子就抓住了我的心。不知不觉,我的情绪逐渐好转,心胸豁然开朗,原来那些固执错误的想法也随之发生了动摇和变化。我喜欢接受这样的教育,因为这剂‘利病良药’并不‘苦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