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5035(2007)04-0015-05 长期以来,高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只被看作是理论教育课,甚至当作“说教课”,没有把它同社会实践结合起来,这显然是片面的,既不符合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性质和要求,也不符合教育规律。其实,思想政治理论课不仅是理论教育课,而且也是社会实践课。只有把理论教育与社会实践结合起来,才能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在培养学生良好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中的作用,真正实现高校开设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目的。因此,在当前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的过程中,迫切需要加强和重视社会实践这一环节。 一、思想政治理论课社会实践必要性的哲学分析 (一)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社会实践是马克思主义理论本质的必然要求 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本质是实践性。马克思主义是实践的唯物主义,它来自于实践,同时又为实践服务,并在实践的检验中丰富和发展自己。马克思主义归根到底是社会实践的产物,离开了社会实践,马克思主义就失去了根基,也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不仅如此,马克思主义还强调自己的全部理论要付诸实践,接受实践的检验,变为群众的行动,化作改造世界的物质力量。马克思指出,以往的“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1](P61)“对实践的唯物主义者即共产主义者来说,全部问题都在于使现存世界革命化,实际地反对和改变现存的事物”。[1](P75)在马克思主义看来,如果有了理论束之高阁并不实行,那么,这样的理论再好也是没有价值的。马克思主义的真理性和价值性只有在实践中才能显现出来。马克思主义还强调自己的理论只有在指导实践、改造世界的过程中才能得到检验和发展。马克思明确地告诫我们,人的思维是否具有客观的真理性,这并不是一个理论的问题,而是一个实践的问题。人应该在实践中证明自己思维的真理性,实践是检验真理性的惟一标准。同时,实践又是马克思主义发展的推动力量。人民群众的实践所创立的生气勃勃的现实生活,是马克思主义的研究对象;时代的进步、科学和历史的发展是马克思主义发展的推动力;依据不断发展变化着的新的实践生活,纠正过时的理论,突破原来的认识水平,不断作出新结论是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品质。正是由于马克思主义与实践这棵常青之树密切相联,才使马克思主义永葆青春。这也是马克思主义在其创立一百五十多年后的今天仍然具有强大生命力的根本原因。 既然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本质是实践性,那么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就必须同社会实践结合起来,加强社会实践环节。一方面,大学生只有积极参加社会实践,用实践来检验一切、审视一切,才能使自己的思想认识自觉地从那些不合时宜的观念中解放出来,从对马克思主义的错误的和教条式的理解中解放出来,从主观主义和形而上学的桎梏中解放出来,自觉地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武装自己。另一方面,只有积极参加社会实践,并结合课堂教学内容,使主观与客观、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才能真正把握马克思主义的精神实质,真正懂得以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际问题、以我们正在做的事情为中心,着眼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运用,着眼于对实际问题的理论思考。 (二)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社会实践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本身的内在要求 思想政治理论课是体现我国高校社会主义性质的重要课程,是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和基本环节。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的基本目的,就是要引导学生树立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和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培养学生运用唯物辩证法认识和解决当代社会问题的能力,为造就高素质的劳动者、专门人才和创新人才,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打好思想基础。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这一教学目的和要求决定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过程,是引导学生由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认知转化为认同,由认同内化为思想政治素质和科学思维方法,同时外化为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的过程。毫无疑问,要实现这一过程,课堂讲授是不可缺的,因为马克思主义理论是理论性很强的科学体系。马克思主义作为科学理论知识不会自发地进头脑,马克思主义的科学世界观也不会自发形成。学生没有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认知,也就不可能转化为认同,进而内化为思想政治素质和科学思维方法。然而,仅仅依靠课堂讲授是不够的。如果说“认知”过程主要靠课堂教学的话,那么,“内化”过程则主要靠在“认知”基础上的社会实践。“德育的接受和内化过程,需要三个方面的支撑:一是经验事实的比照性支撑;二是情感信息的导向性支撑;三是理论思想的逻辑性支撑。但是这些方面的实际效应,都需要体验机制在其中发挥一种穿针引线、融通化合的作用。”[2] 体验的获得来源于社会生活和实践,所谓体验机制也即实践机制。课堂讲授只能解决马克思主义理论知识进头脑的问题,要使马克思主义理论内化为思想政治素质、科学思维方法,受教育者就必须到社会实践中去体验。由此观之,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社会实践不是一种外在的可有可无的教育方式,而是实现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目的的关键环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