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分类号〕G641〔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2-5707(2007)07-0010-03 中国和美国作为两种意识形态国家——社会主义国家和资本主义国家的代表,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面都普遍坚持主导性。通过坚持思想政治教育主导性,两国在本国青年人思想中分别起到对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及资本主义意识形态、资本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导向和强化作用。对中美两国高校坚持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主导性作一比较分析,对于加强和改进我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无疑具有重要借鉴意义和促进作用。 一、中美坚持思想政治教育主导性的共性 思想政治教育主导性就是思想政治教育坚持引导、选择的主要方向、方面和重点,并在个体发展和社会发展中发挥主导作用的特性。坚持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主导性是中美两国高校的共同要求,也是中西高校的普遍要求。这种共同性和普遍性是由思想政治教育主导性的本质所决定的。一般而言,思想政治教育具有意识形态性和非意识形态性两种特性。由于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任务在于进行统治阶级的意识形态教育,它与其它教育相比具有更鲜明的意识形态性,所以,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识形态性始终是主导的方面,它规定着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性质和方向,这也就是思想政治教育主导性的本质所在。当然,由于不同社会、不同国家占主导地位的意识形态不同,所以其思想政治教育主导性本质的具体内容和要求也是有明显差异的。 就我国思想政治教育主导性的本质而言,就是要坚持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主导地位。我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识形态性主要体现在思想政治理论课上。思想政治理论课主要任务是对学生系统进行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和思想品德教育,帮助学生确立正确的政治方向,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这些内容都具有鲜明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性。 美国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践中同样有明确的主导性和坚持其主导性。其实质是进行资本主义意识形态教育。美国通过所谓的“政治社会化”和“公民教育”等向美国人民及其青少年卓有成效地灌输美国国家精神、民族意识以及资产阶级价值观念及其意识形态。[1] 美国原总统尼克松也在其书中写到:“如果我们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斗争中失利,我们所有的武器、条约、贸易、外援和文化交流将毫无意义。”[2] 在美国高校,对大学生进行“公民教育”和“政治社会化”,实际上相当于我国的思想政治教育。美国教育部国际研究院院长曾说:“我们学校的任务就是教学生政治社会化技术,或者叫公民技术,中国叫德育或思想政治教育,我们叫公民教育,叫政治社会化。”[3] 我们可以美国大学的课程设置、课堂教学和日常活动为例来说明其主导性。美国高校设置了五种课程:一是哲学课,引导学生认识与思考世界与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二是历史课,以爱国主义教育为主;三是政治学方面的课程,包括美国总统制、欧洲政治思想、美国政治生活中的道德问题、政治与社会制度等;四是人文社科类课程,如伦理学、宗教、男女平等理论与妇女运动等;五是职业道德教育类课程,各个医学院、法学院、商学院等都开设与其专业相应的伦理学课程。在课堂教学上,巧妙地灌输和渗透着爱国主义精神、资产阶级个人主义价值观以及资产阶级自由、平等、民主、“好公民”等思想。其“好公民”的含义是爱美国、爱美国的社会制度、遵守美国的法律,履行宪法规定的公民义务。[4] 在日常活动中,开展了许多与道德教育和爱国教育有关的活动。如在宗教活动中,虽然其布道是以宗教教义入题,但内容均包含许多基本的道德规范和原则,实质性的作用是指导学生做一个合格的好公民。由此可见,美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所体现的意识形态性是勿庸置疑的。 二、中美坚持思想政治教育主导性的差异 1.主导目标的差异。我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导目标是坚持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及共产主义方向,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美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导目标则是坚持实用主义、个人主义及资本主义方向,培养“具有民主理念和民主行为的民主公民”和“道德上成熟的人”[5] 这种目标从社会来讲,就是培养为国家服务,维护资本主义政治经济制度,具有参与民主政治生活素质的合格公民;就个体来说,就是培养符合资本主义政治经济制度要求的、与资本主义金钱道德关系和追求经济利益的特征相一致的“经济化的人”和“能赚钱的人”。除了目标的意识形态差异之外,其具体特点也有差异:(1)显性和隐性。我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主导性主要体现在思想政治理论课中,其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及共产主义的方向和要求是非常明确的,具有显性的特点;而美国高校的资本主义意识形态和资产阶级价值观目标普遍隐藏在公民教育、宗教教育、职业教育、课堂教学和课外活动等形式的教育活动和非教育活动中,具有隐性的特点。(2)社会目标主导与个体目标主导。思想政治教育目标的基本层次是社会目标和个体目标。我国坚持的是集体主义价值观。与此相适应,社会目标一直是我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导目标。而在美国,一直在全社会广泛推行资产阶级个人主义的价值观,个体目标必然是美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导目标。(3)和平建设性和侵略扩张性。我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强调培养社会主义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反映了教育目标的和平建设性特点,而美国则在强调美国精神、资本主义优越性的同时潜移默化地向大学生灌输着“优秀的美国应该领导世界”的思想,带有明显的侵略扩张性特点。美国发动伊拉克战争等侵略战争中,美国青年趋之若鹜就是美国思想政治教育主导目标这一特点的效果所在。 2.主导内容的差异。我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把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教育作为主导内容,主要包括:坚持和维护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在意识形态领域的主导地位,把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中心内容,把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教育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旋律等。美国则以资本主义意识形态教育为思想政治教育的主导内容,主要包括资本主义政治制度教育、个人主义价值观教育、资产阶级人道主义教育等。两者的不同特点体现在:(1)整体性和个体性。我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在内容上强调国家利益、民族利益和集体利益高于个人利益,这一主导内容体现出从整体性出发的特点;美国则崇尚个人主义,一切从学生个体出发,强调公民意识。“做一个合格的公民”看起来只是个体的道德标准,实则把国家对人民的要求也凝聚其中,体现出从个体出发的特点。(2)理论性和实用性。我国高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承担着“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的重要任务,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主要内容;美国高校则注重学生的个人发展,所开的课程充分体现了实用主义的价值观,如职业发展、心理咨询和能激发学生兴趣的美国总统制等政治类课程,这都带有明显的实用性特征。(3)界限性和渗透性。这里的界限性是说,我国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课和非思想政治教育课的划分相对明确。美国虽没有专门的思想政治理论课,但美国高校的所有课程几乎都渗透着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