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分类号:G4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9749(2014)01-0012-05 从1984年全国高校设立思想政治教育专业至今,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已走过30年的建设发展历程。30年来思想政治教育学科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形成了以思想政治教育教育者、教育对象、价值、理念、目标、内容、过程、方法、环境为主要内容的概念体系,以主干学科与分支学科、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为主要框架的理论体系及相关教材体系,建立了层次完整(涵盖本科、硕士、博士三个层次)、类别多样的人才培养体系,以及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为依托,以政治学、伦理学、心理学、教育学等学科为知识借鉴的平台体系。展望未来,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仍任重道远,面临着拓展学科领域、丰富学科内涵、增强学科特色、提高学科水平的历史任务。[1]本文认为深化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应通过进一步明确学科的合理定位,厘清学科隶属关系,拓展学科研究领域及功能,深入把握学科性质的时代内涵,增强学科的理论和实践特色,促进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形态的整体发展,丰富学科内涵、提高学术水平。 一、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定位的实践意蕴 明确学科定位是深化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的前提基础,涉及对思想政治教育隶属关系、功能作用的根本认识,决定学科建设的方向、成效和着力点。 学科定位既是个理论问题,也是个实践问题。作为理论问题,学科定位明晰是一门学科在学科体系和专业目录中的隶属关系及其与其他学科的相互关系;作为实践问题,学科定位揭示的是一门学科介入社会实践的问题领域、研究视角、方法理路及应有功能。因此,明确学科定位需要同时遵循理论与实践两个逻辑。理论逻辑是一门学科从人类知识总体中独立出来的内在依据,遵循理论逻辑就是按照学科的知识类型和内在结构明确该学科在学科体系和专业目录中的隶属关系及外延范围。实践逻辑是一门学科获取社会认同和资源支撑的现实规定,遵循实践逻辑就是根据一定时期社会实践发展的特点和要求明确该学科的价值旨趣、功能定位与发展方向。理论逻辑是实践逻辑的理性表征,实践逻辑是理论逻辑的现实基础;离开理论逻辑,对实践逻辑的遵循就会丧失科学的认识指导,离开实践逻辑,对理论逻辑的遵循就会成为抽象空洞的概念“楼阁”;二者相互联系、不可分割,统一于人们关于学科定位的认识之中。 对思想政治教育学科而言,随着它作为一门独立的二级学科被纳入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之中,其学科定位的理论逻辑应该说已经得到基本厘清,人们关于该学科的根本隶属关系也达成了广泛共识,然而对思想政治教育学科边界、性质特点、功能使命等基本问题的认识还存在较大争议。正如恩格斯所言:“我们只能在我们时代的条件下去认识,而且这些条件达到什么程度,我们就认识到什么程度。”[2]同样,对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定位的理论逻辑以及由此所确立的理论定位的全面认识,不但要靠深入的理论思考,更要靠社会实践条件的充分发育。只有根据社会实践条件的发育状况,深入把握学科的实践逻辑,明确学科的实践定位,才能将对学科定位的理论逻辑及理论定位的认识建立在坚实的实践基础上,获得既富有理论必然性又具有实践合理性的定位判断。但是实践条件的发育不会一蹴而就,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实践逻辑及实践定位也不会随着其理论逻辑及定位的基本厘清一劳永逸地确定下来,而只能从一定时期社会环境的变化、党和国家中心工作的部署及其对思想政治教育的要求出发,才能获得全面合理的认识。所以,明确新时期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定位,应聚焦我国社会环境的新变化,以及十八大以来中央提出的全面深化改革的新部署和关于宣传思想工作的新要求,把握下述三个方面的实践性基准: 聚焦社会环境新变化,在经济全球化、科技信息化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的背景下把握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定位。在经济全球化带来的开放环境中,探索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如何既融入世界学科格局、跟踪世界学术前沿、借鉴国外学科建设有益经验、占领世界学科发展制高点,又在抵制西方意识形态渗透、捍卫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指导地位基础上,以融通中外的话语体系和学科性的表征方式向世界讲述“中国故事”、传播“中国声音”、塑造“中国形象”的宏观定位。在科技信息化所带来的技术环境变革中,探索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如何既善于利用各类新技术平台更新教育载体、拓宽教育渠道、扩大教育辐射力,又增强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对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解释力、引导力和掌控力,有效应对因信息技术的非对称性带来的思想渗透压力、因信息传播的多元性带来的价值选择困惑、因网络介入公共事件的迅捷性带来的社会应激问题的功能定位。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深入发展的经济环境中,探索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如何既构建与开放、竞争、有序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环境相适应的道德秩序,又消除以物本主义、器本主义为核心的消费主义、享乐主义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解构倾向的价值定位。 聚焦全面深化改革的总体部署,在完善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进程中把握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定位。十八届三中全会吹响了全面深化改革的新号角,指出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为党的中心工作和重大决策服务,是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的优良传统和独特优势。围绕全面深化改革总体部署,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应明确如下定位:一是思想引领定位。思想政治教育学科要将完善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作为全面深化改革的前提基础和最终目标,针对人们在国家治理问题上可能发生的认识偏差(如“按照西方‘治理’概念的含义,来套解我国全面深化改革的目标”,“简单认为‘治理’的概念只是西方政治理论和管理理论的专利”[3]),引导人民在党的领导、人民当家做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中提高对全面深化改革总目标的理性认识,在科学解答“六个为什么”重大思想理论问题中厘清东西方国家治理理念和制度选择的本质区别,促进广大人民群众对全面深化改革总目标的认同和拥护,避免使全面深化改革目标成为敌对势力攻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和制度的口实。二是制度建设定位。习近平同志指出:“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是一个国家制度和制度执行能力的集中体现。”[4]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说到底就是要实现党、国家、社会各项事务治理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提高党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水平。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应充分发挥自身的导向功能、保证功能和育人功能,将确保制度建设的社会主义方向,保证人民在制度建设中思想行为的一致性,培育党员干部按制度办事、依法办事的意识和能力,作为自身的基本定位。三是风险化解与共识凝聚使命。深化改革就是要打破利益固化的藩篱,而利益结构的调整必然会带来思想行为的碰撞冲突,使有序改革、社会稳定和科学发展面临各种风险。在此情况下,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应将化解改革风险、凝聚改革共识作为自身的建设定位,探索在利益高度分化又深度融合的复杂背景下,巩固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和人民团结奋斗的思想基础,进行思想引领和行为规范的规律和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