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人类文明活动的固有内容已得到广泛认同。从历史上看,任何朝代的统治者无不重视对民众的思想教化与行为控制;从现实分析,世界上任何国家、任何民族无不重视精神的力量,没有哪一个国家、哪一个民族是在浑浑噩噩的精神状态下进入现代化行列的。思想政治教育从来不是,将来也不可能是某一国家或民族的专利活动。在当代中国,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我党的优良传统和政治优势,被确立为经济工作和其他一切工作的生命线,这足以说明我党对思想政治教育的高度重视。宏观而论,我党的思想政治教育是具有中国特色的以意识形态为核心,以精神文化为载体,以调动广大人民群众社会主义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为手段,从而推进文明进程实现国家发展战略的社会管理或社会动员的有效方式。它已经渗透到机关、企业、学校、军营、社区等各种社会组织和各种社会活动,通过教育、传媒、活动等途径参与社会生活,在保障社会正常运行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尤其当出现社会动荡或社会问题时,思想政治教育的社会功能便更加凸显出来。 思想政治教育学科与其他任何学科一样有其形成、发展和运作规律,出于使命感和责任感,人们一直致力于对思想政治教育本体和规律性的探索,并建立起思想政治教育和学科体系。对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化与科学化的探索是艰难的,但这种努力表征着探索者对“实然”思想政治教育的体认与关注以及对“应然”思想政治教育的追求和渴望,也昭示着探索者对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认同及所寄予的热情和期待。在我国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今天,如何在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下,与时俱进,探索适应瞬息万变多元时代要求的新理论,也正是对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创新的回应。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是立体多维的,人们可以沿着各种思路寻找政治教育的新视野,在一种和谐、互动的理论争鸣氛围里,进一步推动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繁荣与发展。自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化以来,已经逐渐发展成为一门与多种学科密切关联的综合学科。在学术领域,多种学科彼此交叉渗透、相互借鉴依存的趋势日益明显,吸收相关学科的研究成果,充实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体系,就成为有效的创新路径之一。从系统观点来看,要探索思想政治教育的新视野就必须超越学科思维定势和理论阈限,将思想政治教育置放于更为广阔的思想空间,从全方位加以审视、评判,并尝试新方法、新规则,从而确定思想政治教育值得发扬光大的优势和必须及时解决的问题。研究精神激励则意味着将思想政治教育置放于社会精神资源的发掘、选择和利用的大背景中,寻找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点。 众所周知,精神文化蕴藏着凝聚和激励民众的重要力量,是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精神文化已成为公认的社会资源之维。社会精神资源极其丰富,如意识形态、传统文化、价值观念、民族尊严、社会榜样、精神状态等。社会总是设法建立一种开发利用精神资源的有效机制,以保证精神能量的持续释放与合理使用。精神能量外现为精神动力,精神动力是推动社会进步与发展不可或缺的力量。一种精神资源在不同的社会背景下所产生的精神力量往往是不同的,也就是说精神的作用不是静态的,可能产生波动,甚至波动很大。从共产主义信仰和雷锋精神的影响力的变化可以观察到这种波动,这种波动对社会风气和社会精神状态的影响十分明显。如何建立一种使精神资源持续稳定地发挥作用的社会机制,使我们能够源源不断地获得必要的精神力量,这就是研究精神激励的初衷。其实,社会精神资源并不稀缺,由于人文社会科学的繁荣与发展,使得从社会中抽取更多的精神资源成为可能。如何发挥利用这些精神资源,如何使精神资源转化为现实生产力,这就需要解决精神激励的理论与应用问题。精神激励是与物质激励相对应的精神构建和行为驱动的基本方式之一,是实现精神价值转换的直接途径。精神资源发挥作用的机制和过程就是精神激励运行的机制和过程。 思想政治教育的直接对象是人的思想观念和精神状态。从终极意义考虑,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方法、途径等都是中介性的,改变人的思想观念以及满足人的精神需要都是激发人的精神动力、推动人的预期行为的手段。质而言之,思想政治教育主要是将经选择的精神资源通过一定的方式转化为精神动力,提升人的精神状态和人生境界,引导人的行为方向,调动人的积极性,从而实现社会或组织的预定目标。成功的思想政治教育都与合理发掘、选择和利用社会精神资源相关联,亦即有效的思想政治教育与有效的精神激励显著相关。 从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来看,精神激励与思想政治教育具有手段和目的的一致性。思想政治教育提供各种必要的信息,被教育者借助符号系统工具,将所获得的信息转换为非时间性的、稳定持久的认知结构,这些符号表征就为随后的行为提供了内部指导和在一定诱因存在条件下的内部动机。符号表征的获得及保持并不能说一定会产生相应的行为,预期行为的外现还需要一个从符号表征到行为操作的转换机制,这个机制就是精神激励机制。譬如人们获得道德规范信息并内化为自己的认知结构,要表现出道德行为还需要激励(内部的或外部的)作为转换机制。“知善”与“行善”之间的确存在一定的联系,但不是必然的因果关联,保障“知善”而“行善”就是激励机制解决的核心问题。同理,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进行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教育等都存在一个由认知构建到行为操作的转换过程,认知构建仅仅是一个环节,在一定思想观念作用下产生预期行为才是最终目标。当然,预期行为的产生具有时序特征,即行为产生的可能性主要由激励机制来决定,而激励机制以具体的时空环境结构为依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