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分类号]G642.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2528(2006)03-0068-03 传播是“人类通过符号和媒介交流信息以期发生相应变化的活动。”[1] (P30)它是人类长久、永恒的活动。思想政治教育是“社会或社会群体用一定的思想观念、政治观点、道德规范,对其成员施加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影响,使他们形成符合一定社会或一定阶级所需要的思想品德的社会实践活动”。[2] (P4)思想政治教育是人类传播活动的基本类型之一,应当遵循基本的信息传播规律。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面对新形势和新任务,需要从不同的理论维度来审视和探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内在规律,增强教学效果。从传播学的角度来看,影响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效果的因素主要来自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大学生和教育媒介三个方面。 教师是影响教学效果的首要方面。传播学理论认为,传播主体因素对传播效果有着重要的影响。作为教学活动的施动者、组织者和引导者,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对教育效果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一是作为大学生接受思想政治理论知识和信息的“守门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会对教学内容产生一定的影响,从而影响其教学效果。“守门人”是指“在传播中可决定什么性质的信息被传播、传播多少以及怎样传播的人或机构。”[1] (P92)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要根据大学生的需求,对庞杂的、不同性质的思想政治理论信息进行鉴别、收集、整理和选择,把正确的信息传递给大学生,以确保其教学质量。二是教师自身因素能够对教育效果产生一定影响。这些因素包括教师的权威性、可信性、接近性、悦目性等。所谓权威性,即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具有的使大学生相信、听从的力量、威望和地位等。教师的权威可以通过其社会地位、党政职务、年龄资历等方面来实现,但主要是依靠其深厚的专业素养、学术造诣和突出的能力及才华。所谓可信性,即教师具有的使大学生承认和信赖的一系列特质。传播学认为信源的可信度越高,其说服效果越好;可信度越低,说服效果越差。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取得大学生的信任是提高其教学实效的前提条件。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必须真心诚意,信而有征,不以是为非或以非为是,特别是要具备刚强不屈、激浊扬清、不回避矛盾的良好品质。所谓接近性,即教师在信仰、个性、情趣、爱好、心理距离上与大学生越接近,就越容易产生好的教育效果,使大学生更容易接受教师所传授的知识与观念。所谓悦目性,即教师的风度仪表和身体容貌大方得体、赏心悦目,更易为大学生所接受和喜爱,这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加强自身修养的一个重要方面。 教师所讲授的教学内容是决定教学效果的根本。传播学研究表明,由传播主体的可信性带来的说服效果并不是一成不变的。随着时间的推移,高可信度信源的说服效果会出现衰减,而低可信度信源的说服效果则可能出现上升趋势。从长期效果来看,对传播效果起决定作用的是传播内容本身。思想政治教育能否起作用及所起作用的程度,关键在于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科学性和说服力。一些大学生反映,“当年最不喜欢上的课就是思想政治理论课,但毕业后真正有用的,特别是在宏观思想、思维方法指导等方面,却恰恰是这些思想政治理论课。”这说明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必要性,其科学性和价值是不容置疑的,思想政治理论课要抓住当代大学生,最根本的是靠课程内容的强大说服力。深入研究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及其在当代发展的最新成果,研究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的最新理论与实践,不断丰富和充实思想政治理论课内容,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一个根本任务,这需要教师不断提高科研能力,努力成为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研究者和践行者。思想政治理论课内容的创新,既应当满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宏观需要,也应当满足大学生个人成长成才的微观需要。在实践中,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应根据社会发展和大学生自身发展的需求,使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更贴近社会、贴近生活、贴近学生,使大学生真正领悟到思想政治理论课内容的科学性和实用性。 教师的教学技巧是增强教学效果的基本条件。为达到传播目的,传播者会采用一定的传播策略和方法。思想政治理论课也需要借鉴一些有效的传播技巧和方法。明示结论可使观点鲜明,大学生更易于理解教师的意图和立场,但同时也容易使说教显得比较生硬而引起反感;不作明确结论,而仅仅提供引导性的判断材料,将观点寓于材料之中的做法,可给人一种“结论得自于自己”的感觉,可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接受教师观点的影响。在具体实践中有两种常用的教学方法:一是通过摆事实、讲道理,运用理性或逻辑的力量来达到说服的目的。二是通过营造某种气氛或使用感情色彩强烈的言辞来感染对方,以谋求特定的效果。对于思想政治理论课来讲,“动之以情,晓之以理”,这两方面都是必需的。对大学生抵制错误思想能力的培养,可以采用滋补法、接种法等传播技巧。所谓滋补法,就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可以通过灌输或提供正面的论点材料,使大学生直接确立或巩固正确的立场和观点,以此来抵御错误思想侵蚀的方法;接种法就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对大学生的预存立场和所持观点加以轻微的攻击或驳斥来抵制反面信息的方法。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既要向大学生传授正面的思想政治教育信息,也要对非马克思主义和反马克思主义的东西进行评析批判,以此来提高大学生的思想免疫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