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何一个时代的道德教育都同那个时代的哲学尤其是道德哲学密切相关,同那个时代的哲学文化背景联系密切。马克思主义哲学对我国的当代道德教育影响最大,构成了我国当代道德教育的哲学基础。我国当代道德教育的思维方式主要是本质主义思维,这主要是受实体主义哲学传统的影响。本质主义思维在推动道德教育从传统向当代的转型中发挥过重大的作用,但随着人类社会和人的生活世界的日益复杂化,它已无法解决现实生活中的许多困难与问题,甚至有时会发生悲剧与冲突。因而分析当代道德教育中的本质主义思维方式的内涵、哲学基础、表现形式以及如何去本质主义思维,对于新世纪道德教育的认识论基础的重构是十分有意义的。 一、什么是道德教育中的本质主义思维 要回答这个问题,首先要回答几个前提性的问题,一是“什么是本质”,二是“什么是本质主义”,三是“本质主义思维方式”。 《辞海》是这样解释本质的:“本质(essence)在哲学上与‘现象(phenomenon)’相对,组成辩证法的一对范畴。本质是事物的内部联系。它由事物的内在矛盾所规定,是事物的比较深刻的一贯的和稳定的方面”。同时《辞海》还指出:“现象是本质在各个方面的外部表现,是事物的比较表面的零散的和多变的方面”。同时,在《辞海》中对此还引用了列宁的话进一步阐述:“人们对事物的认识过程是‘从现象到本质,从不甚深刻的本质到更深刻的本质的深化的无限的过程’。人们在实践的基础上,进行科学研究,其目的就在于透过现象揭示本质,把握事物发展的方向。”[1]根据这个解释,从中能够引申出本质范畴的如下规定性:第一,任何事物内部都存在着本质,而且事物最深刻的本质只有一个;第二,本质是事物的实体属性,即事物自身“自然”拥有的,不是任何外在力量所强加的,也不依赖于外部的任何关系而存在;第三,相对于事物的现象,事物的本质是它的存在基础和关键性特征,因而也是最为重要的方面;第四,本质是可以被认识的,而且它也在等待被认识,表述或反映本质是科学研究的终极目标。 “本质主义”(essentialism)即是以“本质范畴”、“本质信念”、“本质追求”为基本特征的一种知识观和认识论路线[2]。本质主义有着悠久的哲学历史传统,从柏拉图主义、经验主义、理性主义到实证主义、科学主义,都遵循着这样这一个观点:“事物的性质不是处于问一个平面或同样的地位,其中有一些性质对于事物来说是‘本质的’(essential)方面,而另外一些则是‘非本质的’或‘附属的’(sccidental)方面。”[3]本质主义知识观和认识论路线的主要内涵是:第一,相信“本质”与“现象”的区分为人类观察万事万物提供了基本概念图式;第二,科学认识的根本任务就是透过现象发现本质;第三,揭示事物的本质是知识分子的崇高职业和学术使命;第四,反映了事物本质的知识才是“真知识”,没有反映事物本质的知识都“伪知识”、“意见”甚至“谬误”;第五,事物本质把握的唯一正确的途径就是通过思辨和经验的证实;第六,本质就是真理,揭示了事物的本质就是占有了真理。 通过对本质和本质主义的分析,不难总结出本质主义思维的涵义。思维在这里更多的是指思维方式和思考问题的模式,即按照一定的方法和程序把思维的诸多要素结合起来以解决问题的相对稳定的思维运行模式。本质主义思维就是人们在思想上把任何一种认识活动都与对“本质”的寻求联系起来,其最终目的是删繁就简,以一驭万,寻求世界的确定性。本质主义思维是本质主义知识观和认识论路线的思维模式,本质主义是本质主义思维在认识论领域提出的自然要求。 我国当代的道德教育受本质主义的影响很深,本质主义思维方式是主要的思维模式,其最重要的表现是:认为提高人的道德觉悟、思想水平重要的在于找到人的本质、人的思想道德发展的规律,做到了这一点就可以实现对人一劳永逸的把握。如:在道德教育中经常出现这样的思维方式:人先是被抽象为一种“知识”,然后去伪存真,找出“最科学”、“最终极”的知识,即人的本质。“人是什么”?“人就是人的本质”,从而实现了对人的永远把握;什么是“自由”呢?自由“是对必然的认识”。沿着这一思路,那么对自由的追求就是对“必然”的寻找。而“必然”又是什么呢?“必然”被他们理解为一种规律的知识,这就使对人的理解和把握回到对关于人的知识的寻找上来了。 二、道德教育中本质主义思维的表现及其缺陷 可以毫不夸张的说,本质主义思维以本体信仰为基础,以语言学上的符合论为工具,以知识霸权的解构与重构为目的,逐渐在中国道德教育的理论与实践中占据支配地位,扮演着德育学意识形态的角色,影响着道德教育的各个方面。其表层的表现有:第一,道德教育者们努力透过复杂的德育现象,应用各种各样的方法,把探究一般的道德教育本质及各种具体道德教育活动的本质设定为研究的主要任务。第二,在道德教育实践中,把生活世界中丰富的道德教育案例利用各种理论、运用各种途径归结为某一“本质”或“现象”。第三,德育研究的主要功力用在对诸如“德育本质”、“德育规律”的研究上,本质论争成为学术争鸣的主要形式。更让人忧虑的是,本质主义思维已经成为或内化为道德教育理论与实践中的集体无意识,成为德育学者缄默的知识观和认识论信条,完全逃逸在理性的批评之外,构成日常道德教育研究的基本思维方式。 如果进一步思考道德教育中的本质主义思维,就会发现蕴含在其中的更深刻的含义。 第一,道德教育中的本质主义思维蕴含着对价值一元论的信仰。价值一元论相信,在某个地方一定能找到某个最终的、惟一的最高价值理想,这个价值理想可以使人们的矛盾、冲突一劳永逸地化解,可以把人类的所有积极价值,如真理、幸福、自由、平等、正义等毫无遗漏的予以实现。价值一元论也与我国的民族习惯有关,我们民族习惯于寻找“标准答案”,喜欢现成的、整套的“人生价值指南”,期盼根据这种“答案”和“指南”,可以最终成为不朽的“圣徒”和“天使”。从传统儒学“修齐治平”的价值一元论设定,到20世纪以来层出不穷的关于人生价值的“堂皇叙事”,我们无不可以清楚地看到这一点[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