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全球化是当今世界发展的客观进程,是在现代高科技条件下,经济社会化和国际化的历史新阶段、新时代。经济全球化对世界各国尤其对中国的德育提出了严峻的挑战,也带来了发展的新机遇。在此背景下,人们十分关注中国德育尤其是高校德育在21世纪的走向,以及全球化与中国高校德育发展的互动关系。笔者认为,经济全球化时代我国高校德育将在观念、模式、内容、环境和管理诸方面发生深刻的变化,呈现以下新的趋势。 一、德育观念的现代化趋势 21世纪高校德育观念将发生重要变化,形成四大德育观。 一是战略德育观,即把德育作为一项战略任务来对待。这是因为,现在的和今后一二十年学校培养出来的学生,他们的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素质如何,直接关系到21世纪中国的面貌,关系到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战略目标能否实现,关系到能否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一百年不动摇。所以,必须站在历史的高度,以战略的眼光来认识德育的重要性,树立21世纪的战略德育观。 二是素质德育观,即德育要重视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根据中共中央颁布的《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的要求,21世纪培养大学生的重要任务是提高学生的道德素质、通才素质和适应社会的能力。德育必须在提高学生全面素质上发挥主导作用,检验德育质量的尺度也将落在全面素质上。 三是全员德育观,德育成为全体教职员工的共同责任。全员德育观的形成是德育发展的必然。因为德育是一项系统工程,影响德育质量的因素十分复杂,单凭政工人员“孤军奋战”很难胜任。必须在全校乃至社会形成育人合力,党、政、工、青、妇齐抓共管,形成广泛的德育一致性。 四是终身德育观,即德育是一项使学生终身受益的教育。这是因为,德育的目标是提高人的思想、政治、道德、心理素质,而一个人的思想、政治、道德、心理素质如何对其终身都将产生影响。大学是多数大学生在校学习的最后一站,在人的素质教育中起关键作用。所以,高校的德育工作者要增强责任感,把德育作为影响人终身的教育活动来看待,在德育实践中用科学的理论、正确的思想、先进的观念来教育好学生。 二、德育范围的国际化趋势 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趋势的不断加强,德育也呈现国际化发展的趋势。德育工作范围的国际化是信息全球化的产物,也是文明全球化和经济全球化的必然要求。在经济全球化时代,人类跨国界、跨民族、跨文化的交流与合作将日益频繁。这就要求德育工作必须立足国情,保持和发扬自身特色,积极吸纳并充分利用人类文明所创造的一切优秀成果。德育工作范围的国际化趋势表现在:一是重视解决人类面临的共同问题,如人与自然的问题、环境污染问题、可持续发展问题、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背离问题、青少年犯罪问题等。二是重视通才教育意识和合作意识的培养。知识经济的发展,要求人才是一种国际通用型人才,他们应该有着放眼全球的战略眼光,有处理国际复杂事务的能力,有善于与地球村居民和平共处的心理包容性。三是重视民族性和全球性的统一。即正确处理爱国主义与国际主义的关系,既善于保持本民族的优秀传统,也善于汲取人类共同的文明成果,放眼世界,面向未来,为全人类的共同繁荣、共同发展作出努力。在这种条件下,德育工作成为一项全球性的活动,尽管不同的文化背景对教育有不同的要求,但是出发点和归宿是一致的,那就是培养时代发展需要的人才,促进人类的文明共同发展,开拓人类社会发展的美好前景。 三、德育结构的多元化趋势 德育结构,即德育体系。进入21世纪我国德育尤其是高校德育必将呈现多元化结构。 一是德育的内容结构(或知识结构)。根据《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的若干意见》和《中国普通高等学校德育大纲(试行)》可概括为十个基本方面:①以邓小平理论为中心内容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②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思想教育;③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形势教育;④民主与法制教育;⑤人生观教育;⑥中华民族优良道德传统教育;⑦学风教育;⑧劳动观教育;⑨审美观教育;⑩心理健康教育。 二是德育的目标结构。即建立明确的、分层次的目标体系。主要反映德育总目标、阶段目标和具体目标等。 三是德育的环境结构。德育环境大致可以分为家庭、学校、团体、社会等四个方面。 四是德育的运行结构。即建立配套的德育运行体系,制定德育队伍各个部分的责任、建设、考核制度,规定德育运行渠道,完善德育运行设施等。 五是德育的评估结构。即建立科学的德育评估体系,明确高校德育评估的主体、对象、程度、指标、内容和评估结果的处理。 六是德育的管理结构。建立严明的管理体系,明确德育管理要素,健全管理机制,提出规范的管理手段、方法、艺术和策略等。 四、德育模式的立体化趋势 德育遵循着自身的运作规律和模式,只有掌握了德育规律,构建科学的德育模式,才能发挥德育功能,实现德育目标。德育模式不是一个简单的框架,而是一个通过内驱力实现德育因素各环节功能的有机整合系统。只有构建现代立体德育体系才能提高德育实效。其关键是使德育各要素构成的关系网络有机结合起来并形成内驱力。要实现德育模式的立体化必须建立四个德育网络: 一是建立德育内容的立体网络。德育内容是德育体系的核心,是德育的生命力。从前文所述的“德育内容结构”可以知道,我国高校德育内容体系非常庞大,且每一个方面又自成体系,因此,建立德育内容立体化网络显得十分必要。 二是建立德育环境的立体网络。人是教育和环境的产物。德育环境在德育实施过程中十分关键。如果不创造好的德育环境,德育目标就难以实现。我国要形成以学校为核心,家庭、社会密切配合的“三位一体”的德育大环境。只有全社会通力合作,整体优化德育环境,我国的德育才会出现令人鼓舞的新局面。 三是建立德育渠道的立体网络。德育途径是实现德育目标的手段,建立灌输、实践、领悟、感化、参与、管理、咨询相融合的德育渠道立体网络模式非常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