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在主持召开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时指出:“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我们党立志于中华民族千秋伟业,必须培养一代又一代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立志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奋斗终身的有用人才。在这个根本问题上,必须旗帜鲜明、毫不含糊。”[1]当代大学生作为国家的储备人才、社会的栋梁,肩负着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国梦的崇高历史使命。教育和引导大学生成长成才,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生动实践中追逐青春理想,是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任务。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研究习近平青年时期的磨炼历程、成长道路,为大学生树立榜样,是完成这一任务的重要途径。 一、不忘初心,坚定理想信念 “‘功崇惟志,业广惟勤。’理想指引人生方向,信念决定事业成败。没有理想信念,就会导致精神上‘缺钙’。”[2]50理想信念反映了人们对未来的追求和向往,一经确立便会成为支撑自我的强大精神力量。无数事实证明,选择一条正确的成长道路,关键在于拥有坚定的理想信念。在梁家河的七年,习近平以实际行动诠释了这个道理,为当代大学生指明了永远跟党走、追求正确理想信念的道路。 习近平在青年时期就能确立坚定的理想信念,离不开他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深刻理解。他曾回忆知青时期的学习经历:“那时候我读了一些马列著作,15岁的我已经有了独立思考能力,在读书过程中通过不断重新审视,达到否定之否定、温故而知新,慢慢觉得马克思主义确实是真理,中国共产党领导确实是人民的选择、历史的选择,我们走的社会主义道路确实是一条必由之路。”[3]可见,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对于青年树立科学的理想信念具有重要指导作用。当代大学生中的绝大多数人是愿意学习和掌握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有些大学生通过学习马列著作找准了人生的坐标。但是,也有一些大学生在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过程中存在着功利化的倾向,认为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仅仅是为了毕业、入党或考研,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认知仅限于教科书的某些语句和段落。当代大学生如果对马克思主义理论不了解或认识不够,那么在面对历史虚无主义、新自由主义、民主社会主义等错误思潮时,就容易陷入认识上的误区,甚至动摇对社会主义的信念。因此,当代大学生应该以习近平为榜样,多读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努力掌握马克思主义理论,把理想信念筑牢在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深刻理解上。 “‘人无德不立’,对于个人来说,道德具有标识人之为人的内在价值,能够满足人的自我完善和境界提升的需要。”[4]崇德修身是为人处世之本,也是坚定理想信念的必然要求。习近平到赵家河参加社教工作期间,吃“派饭”时对群众利益丝毫无犯,悄悄把粮票和钱压在碗底。他不遗余力地帮助困难群众,对乞食老汉解衣推食。他对老人尊重,对同龄人亲切,对小孩关爱,对于不务正业的社员则耐心细致地讲道理,帮助其改正错误。习近平的成长历程使他深刻地感悟到,青年时期加强道德修养、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是每一个人成长成才的关键因素。因此,习近平多次强调青年道德修养的重要性。他指出:“广大青年要把正确的道德认知、自觉的道德养成、积极的道德实践紧密结合起来,自觉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带头倡导良好社会风气。”[2]52-53当代大学生如果不能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那么在面对各种各样的诱惑时,就容易迷失方向、误入歧途,更无法担当时代和历史赋予的重任。因此,当代大学生应谨记习近平总书记的要求,向他学习,自觉加强道德修养,锤炼高尚的道德品质。 理想信念不是随时挂在嘴上的空洞口号,它要通过实践中的点点滴滴来实现。在梁家河的七年,“为群众做实事是习近平始终不渝的信念”[5]59。他将理想信念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组织带领群众修道路、打淤地坝、办铁业社、建代销店、打大口井、发展沼气,以自己的实干苦干引领群众向过上好光景奋进”[5]445,用实际行动诠释了“干在实处,走在前列”。担任中央委员会总书记后,习近平多次强调广大青年要培养实干精神。他指出:“不论学习还是工作,都要面向实际、深入实践,实践出真知;都要严谨务实,一分耕耘一分收获,苦干实干。”[6]社会主义是干出来的,新时代也是干出来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成功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实现,需要每一个人脚踏实地,干好工作,为国家作出实实在在的贡献。当代大学生应把习近平总书记的要求和他青年时期的实干经历结合起来学习,踏实做人,踏实做事,将个人理想与国家命运、民族前途紧密联系起来,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贡献自己的力量。 二、心系群众,为人民服务 青年时期是一个人价值观形成和确立的关键时期。七年知青岁月,习近平深入基层、扎根人民,与当地群众同吃同住同劳动,养成了一生为人民服务的崇高价值观。此后,在长期的从政生涯中,习近平始终心系群众、勤政为民。在担任浙江省委书记时,习近平指出:“为‘官’一任,就要尽到造福一方的责任,要时时刻刻为百姓谋,不能为自己个人谋。”[7]25担任中央委员会总书记后,习近平提出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强调“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2]4、“我将无我,不负人民”[8]。可以说,这种对人民的无限热爱,与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有着重要联系,值得当代大学生深入学习和感悟。 受家庭影响,习近平青年时期就胸怀对党的热爱和为民做事的抱负。“文化大革命”时期,即使面对所谓的“家庭问题”,身处被当作“黑帮子弟”的逆境,他仍然初心不改、矢志不渝,立志加入中国共产党。正因如此,习近平先后写了8次入团申请书、10次入党申请书,排除万难,历经周折方才入团入党。入党以后,习近平更加严格地要求自己、团结群众、团结干部,做了大量的实事。老百姓亲切地称他为“好后生”。当代大学生应学习习近平对党的热爱,作出正确的政治选择,积极向党组织靠拢,坚信入党光荣,时刻以党员标准严格要求自己,淬炼党性,以高度的思想政治觉悟加入中国共产党,走上为人民服务的道路。大学生党员作为大学生群体中的先进分子,应该发挥模范引领作用,用实际行动来证明共产党员的先进性,影响身边更多的同学加入为人民服务的队伍中。正如习近平所强调的,广大青年要“同人民一起奋斗,同人民一起前进,同人民一起梦想,用一生来践行跟党走的理想追求”[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