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后,中国从封闭走向开放,政治、经济、文化、军事等各方面都遇到许多新情况、新问题,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随着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入,中国与世界的经济、政治合作与交流日益密切,与此同时,我们的思想文化领域也经历着一场深刻的变革。特别是在中西文化冲突与价值多元化的影响下,人们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产生不同程度的疑惑,思维方式、行为方式出现新的变化,因此探讨如何加强和改进德育工作成为新时期德育工作者的重要任务。本文试从实效性的角度来对高校德育工作作一探讨。 一 笔者认为加强和改进高校德育工作首先应当从德育的实效性入手。实效性是衡量德育工作的标尺。从目前高校德育工作的实际情况来看,实效性差是个不争的事实,许多德育工作者呕心沥血,却往往是事倍功半。全面了解影响德育工作实效性的原因是解决这一问题的前提。 (一)开放性的德育环境,对教育客体产生前所未有的影响。德育环境是指在人们所生存的社会环境中对人产生影响的政治、文化、思想、道德、心理等因素。德育是人类教育活动中的有机部分,作为一种有意识、有目的的社会活动,它需要依附于一定的载体。从广义上说,德育的社会载体有:家庭、学校、社会。现代社会的开放性使得家庭、学校、社会形成更加直接、有机的联系和互相渗透,也使这三种载体在德育系统中的地位与作用由传统社会的“家庭的决定作用、学校的中心地位、社会的辅助地位”转向“家庭的辅助地位、学校的基础地位和社会的中心地位”。因此,开放性的德育环境主要指社会这一载体。开放性,是指全方位、多角度、多层次。在经济全球化、政治多极化、文化价值多元化的今天,作为社会个体的个人无法拒绝来自社会四面八方的各种浪潮的冲击,特别是西方价值观念、思维方式、行为方式和意识形态对个人的影响无处不在、无时不有,潜移默化。世界互联网的作用更是加剧了这种渗透与辐射。开放性的德育环境无疑对德育工作产生较大的影响。因而,如果德育依然像传统社会中主要靠学校这一载体的话,其实效性就必然大打折扣。但唯物主义告诉我们,环境并不起决定作用,作为外因的环境没有内因是起不了作用的,关键是要不断地提高教育客体本身的素质这一内因。 (二)德育功利化的倾向,削弱了德育的实效性。在讨论德育工作时有必要明确德育的本质内涵,笔者认为德育的本质内涵应该坚持“大德育”的概念,即是道德教育、政治教育、思想教育、法制教育、心理教育等方面的总称。由于受到儒家文化“伦理政治化”的思想和革命战争年代道德建设与思想政治工作融为一体的经验的影响,使德育不可避免地染上了浓重的政治化的色彩。在新时期,虽然这种倾向有所减弱,但是我们的德育工作者有时还把德育与政治教育等同起来,过分强调德育工作的出发点从属于政治形势的需要,而忽视大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德育工作的内容和形式,主要是驱使、强迫大学生参加政治学习和社会政治活动,而忽视了对大学生的国民基础文明教育、行为习惯训练和道德情操培养。而且,容易把现实生活中的品德问题政治化。一些德育工作者习惯以政治的立场和尺度来认识道德问题,把一些本来属于道德教育与评价的问题,当作政治问题来解决。这样把德育窄化为政治教育,使得德育无法获得相对独立的品格与地位,无法实现真正的道德育人功能,最终导致在具体实施德育时,部分学生对政治问题过分敏感,而对道德问题麻木不仁,出现“道德危机”、“人文精神失落”。同样,也阻碍了政治思想工作的顺利开展。长此以往,学生容易对政治问题产生逆反心理,缺乏政治热情和参与意识,这样对德育工作造成极大的不利。德育的实效性就可想而知了。 (三)“灌输式”的教育手段,忽视了学生的主体性。灌输一直是德育中的主要方法,在本质上是一种强制的、封闭的教育;在目的上,它试图通过一切可能的方法和措施使学生接受并最终形成特定社会所要求的固定的道德价值观和道德行为习惯;在内容上,它所要传授给学生的乃是人们推崇并为大多数人一致认可的、具体的道德规则规范;在方法上,它通常诉诸于直接的问答式教学、规劝、说服、纪律、强迫执行、训诫、奖惩以及榜样等。这种教育实质上是一种僵化的教育形式。一方面,它无视学生的需要和兴趣;另一方面,它与现实的社会生活无关。这种呆板的教条式的德育手段在很大程度上禁锢了学生的思想,窒息了学生的自主性和创造性。它把道德教育和知识教育混同起来,漠视学生的主体性,视学生为“容器”,给他们灌输“道德”,妄图使学生成为有道德的人。一味地灌输,只能造就一大批缺乏主体意识、缺乏能动性的唯唯诺诺的顺从者,与素质教育所要求的塑造有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的适应知识经济的世纪人才相去甚远。德育的目的在于最终形成受教育者由知、情、意、行等系统所构成的内在道德自律体系,而灌输教育中主体性的失落,使这一德育目标根本无法实现;灌输教育最多只能是灌输某些道德知识,而无法解决道德情感、道德信念和道德行为等更为深层次的东西;灌输教育中容易造成教育的主客体不平等,造成受教育者对所授道德规范的排斥和抗拒。如果德育不重视学生的主体性,就无法教会学生道德判断能力,无法教会学生进行道德选择,学生在错综复杂的社会现实中就无所适从,甚至丧失“德性”。因此,“灌输式”的教育手段是德育难以取得实效性的重要原因之一。 二 教育作为人类社会特有的现象,不能独立于社会之外,它必须随着社会的发展变化而发展变化,适应是教育生存和发展的动力。在新时期,德育工作的改革就是要与市场经济相适应,必须用发展的观点和辩证的方法才能增强德育的实效性。 (一)必须优化德育环境。唯物主义认为:环境决定人的发展,决定人的思想道德面貌,人也可以通过实践活动来改变环境,改变思想道德状况和风尚。教育主体和客体,面对社会大环境,难以进行调控和改造,但对于自己所处的环境,却完全可以进行优化,这种优化是通过选择来实现的。首先是自主选择,要确立主体对环境的自主意识,克服依赖意识,主体要把环境作为自己生存、发展的条件,既要承认它的决定作用,也要对它进行选择和改造;其次是趋利选择,要确立“利”的准则,即是既有利于个人发展,又有利于社会发展的“互利”,要努力选择有利的环境因素,避开或排除不利的环境因素。教育环境优化的方法主要有环境选择实验法和环境选择隔离法。环境选择实验法是根据培养某一方面思想道德和行为方式的需要而特意创造相应客观条件的方法。如“支农劳动周”、“军事训练”、“越野夏令营”等。环境选择隔离法是以一种相对封闭的手段来选择环境的方法,它主要用于对不良环境因素的处理。“围墙隔离法”是对直接影响学生思想和道德的不良环境采取的隔离方式,如隔离治安不良地段,维护校内安定;隔离社会某些文化单位,防止学生受不健康文化因素的影响。“信息隔离法”是采取措施把某些丑恶的、消极的东西、错误的观点尽可能限制在最小的范围,不要让它到处泛滥,危害学生。还有,对于德育环境的优化,我们可以采取一些具体的措施进行优化,使学生在良好的环境中接受教育与熏陶。其一,将大众传播媒介进行职能分工,把商业大众传播媒介与教育大众传播媒介分离;其二,建设教育场馆,如革命活动纪念馆、烈士陵园、历史博物馆、成就展览馆等;其三,建立社会教育基地,如实习基地、劳动锻炼基地、社会调查基地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