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初叶来自域外的学说众多、主义杂陈,为什么曾经有过激烈反洋教经历的中国人却欣然接受了同是来自西方的马克思主义?中国人对理想世界的探索经历了怎样的心路历程?本文试从中国“大同”理想传统的发展和它与共产主义理想学说的契合方面对此一问题做出阐释。 “共产主义”一词是外来的,但建立一个类似的没有剥削、没有压迫、人人平等的“大同”世界的理想,在中国却是古已有之。从较为系统地阐述理想世界的《礼记·礼运》到康有为的《大同书》,从孔夫子到洪秀全,中国的志士仁人们对此一理想进行了不懈的追求和探索。 一 (一)孔子较早地提出了比较具体的理想国模式:“有道”。即所有人都按照礼制的规定各出其位,各行其事,全社会贵贱有等,上下有序。经济上则是“均无贫”,“丘也闻有国有家者,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盖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注:《论语·季篇第十六》。)做到“均无贫”的方法是“博施济众”(注:《论语·雍也篇第六》。),“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注:《论语·公冶长篇第五》。)孔子的观点因为深合农业文明时代的处境,所以在此后漫长的封建社会中有着广泛的社会基础,成为极具影响力的观念。 (二)与孔子相比,墨家学说中有着更加完整的对于未来理想社会的描述,他们所构思的被称为“尚同”的理想社会,具有以下几项原则:第一,尚贤使能。在墨子设计的理想社会中,天子及其各级官吏都由选举出来的“贤”者担任,“夫明乎天下之所以乱者,生于无政长,是故选天下之贤可者立以为天子。天子立,以其力未足,又选天下之贤可者,置立之以为三公。”(注:《墨子·尚同上》,《墨子·尚贤》。)天子和国君都产生了民选,而且“不党父兄,不偏富贵,不嬖颜色,贤者举而上之,富而贵之,以为官长;不肖者抑而废之,贫而贱之,以为徒役。”(注:《墨子·尚同上》,《墨子·尚贤》。)做到“官无常贵,民无终贱”(注:《墨子·尚同上》,《墨子·尚贤》。)。第二,人人劳动,各尽所能。“今人固与禽兽、麋鹿、蜚鸟、贞虫异者也,……赖其力者生,不赖其力者不生”(注:《墨子·非乐上》。),“凡下天群百工,轮车鞼匏,陶冶梓匠,使各从事其所能”(注:《墨子·节用中》。),“必量其力所能至而从事焉”(注:《墨子·公孟》。)。每个社会成员都应凭自己的劳动谋生,获得产品,不劳而获是为窃夺,“不与其劳获其实,已非其有而取之”是不正当的行为,“舍余力不以相劳”的剥削者就是禽兽(注:《墨子·非乐上》。)。第三,兼爱互利,没有战争。墨子认为,天下纷乱的根源在于人们“交恶”和“亏人自利”,要治平天下,就须做到“兼相爱,交相利”,“天下兼相爱则治,交相恶则乱”(注:《墨子·兼爱上》,《墨子·兼爱中》,《墨子·兼爱下》。)。“兼爱”就是要“视人之国若视其国,视人之家若视其家,视人之身若视其身”,这样,各诸候间的征伐、侵夺和交恶就不复存在,从而达到“强不执弱,众不劫寡,富不侮贫,贵不敖贱,诈不欺愚”的理想境界(注:《墨子·兼爱上》,《墨子·兼爱中》,《墨子·兼爱下》。),在“兼爱”基础上做到“交相利”。他指出:“为贤之道将奈何?曰:有力者疾以助人,有财者勉以分人,有道者劝以教人。若此,则饥者得食,寒者得衣,乱者得治。此安生生”(注:《墨子·尚同上》,《墨子·尚贤》。)。“是以老而无妻子者,有所侍养以终其寿;幼弱孤童之无父母者,有所放依以长其身”(注:《墨子·兼爱上》,《墨子·兼爱中》,《墨子·兼爱下》。)。劳力强者协助他人,有财富者分给穷人,有学问技术者教会他人,普天之下老有所养,幼有所依,人人无饥寒之苦,个人安居乐业。墨子的这一理想与孔子的“博施济众”和“老安少怀”十分相似而更为具体。 (三)道家。包含了春秋末期老子及战国后期整个道家学派思想的《老子》一书也描绘了理想社会的蓝图:“小国寡民,使有什伯之器而不用,使民重死而不远徒;虽有舟舆,无所乘之;虽有甲兵,无所陈之;使人复结绳而用之。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注:《老子》第八十章,第七十七章,第十八章。)。可以看出“老子”所描述的民风淳朴、不重工艺技巧、自给自足、安居乐业、人之间无争执无往来的社会模式,有着早已消逝的原始共产主义社会的某些特征:无剥削无压迫无战争,无体脑对立,生产力水平低下,社会分工和交换都不发达。另外,《老子》的理想社会还有一条重要原则,即“损有余而补不足”:“高者抑之,下者举之;有余者损之,不足者补之。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以奉有余。孰能有余以奉天下,唯有道者”(注:《老子》第八十章,第七十七章,第十八章。)。《老子》这种社会公平思想带着鲜明的愤世性和反剥削、反压迫的色彩,从而成为后世起义农民求“大同”,争“太平”的重要思想旗帜。 同为道家学派重要代表人物的庄子提出了“至德之世”的社会理想:“吾意善治天下者不然。彼民有常性,织而衣,耕而食,是谓同德;一而不觉,命曰天放。故至德之世,其行填填,其视颠颠。……失至德之世,同与禽兽居,族与万物并,恶乎知君子小人哉!同乎无知,其德不离;同乎无欲,是谓素朴;素朴而民性得矣。”(注:《庄子·马蹄》,《庄子·山林》,《庄子·天地》。)“其民愚而朴,少私而寡欲,知作而不知藏,与而不求其假,不知义之所适,不知礼之所将,猖狂妄行,乃蹈乎大方。其生可乐,其死可葬”(注:《庄子·马蹄》,《庄子·山林》,《庄子·天地》。)。不难看出,“至德之世”是理想化了的原始社会,它有下列特征:无私有制和剥削,无私有财产的观念,“少私”“不知藏”;人人劳动成为每个社会成员的自然需要,是维持生存的最基本需要;不追求物质享受,寡欲无欲,故无工艺和商业活动;共利共给,与而不报,“四海之内,共利之之谓悦,共给之之谓安”(注:《庄子·马蹄》,《庄子·山林》,《庄子·天地》。),在消费品上实行平均分配原则;人性归真返朴,“不知义礼”,完全融合于自然,成为自然的一部分,人与百鸟禽兽共居安处。 (四)儒家学派。成书于战国末或秦汉之际,托名孔子答问的儒家著作《礼记·礼运篇》批判吸收战国各家学派的思想,较集中地描述了以“天下为公”为总原则的“大同”理想社会:“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可以说,“天下为公”的大同理想是在吸收先秦诸子理想及观点的基础上提出的。讲信修睦、不独亲其亲、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乃孔子“博施济众”、“老安少怀”的发挥,矜恤无告,男分女归均为儒家传统思想;“大道之行”的“大道”乃出自道家术语“大道废,有仁义,慧智出,有大伪”(注:《老子》第八十章,第七十七章,第十八章。);“选贤与能”与墨子的“尚贤”十分相似;“老有所终,壮有所用”接近墨子的“兼爱”;人人劳动、“谋闭不兴”又有战国农家的影子。可见,无秦诸子“天下为公”的大同理想对后来儒家学说影响的印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