逆反心理是一种复杂的社会心理现象,也是当前思想政治教育的“症结”所在。教育者在教育过程中认清逆反心理的心理机制及其成因,并在此基础上,采取相应的对策,是克服思想政治教育“瓶颈”状态,增强教育效果的重要途径。 一、逆反心理的涵义及其特征 逆反心理,学术界对此众说纷纭,尚未有统一的界说,作为一种客观存在的心理现象,对概念本身的界定是进一步分析的前提。 逆反一词,来源于英文negativism,《英汉辞海》解释为:1.否定的态度、怀疑主义,一种心理状态,特点为对几乎所有一切别人肯定的事物照例持否定、怀疑的态度;2.违拗症、抗拒症,一种拒绝所要做的事,按所要求的反面去做,或任意做某件与所要求的事不同事的倾向。[1](P3489)此处的界定,把逆反心理既归结为心理状态又归结为行为。国内多数学者也持同样的观点。如有学者认为,逆反心理,是指个人受到社会群体或其他个人的压力后,对其价值取向不予评判而表现出来的不满或反感,甚至不考虑原因后果而采取的对抗行为。[2]还有的学者则把逆反心理看作一种特殊的固有反对态度,是人们在长期的社会化过程中形成的对人对事对思想等社会现实比较稳定的心理倾向。[3] 以上种种定义,均有其合理因素,在某种程度上都阐述了逆反心理的某些特征,但又失之偏颇。逆反心理作为一种态度反应,有特定的形成机制和心理构成,是一系列心理活动过程的结果。首先是教育内容(外部信息)在特定的情景中,引起受教育者的注意;其次是受教育者理解相关的信息,并将所接受到的信息及其所带来的观点和态度与受教育者原有的认知结构(包括思维方式,价值观念和观点)相比较;最后,经过比较分析作出新的态度反应。如果受教育者经过分析比较之后与原有的认知相悖就会产生抵制或抗拒,长此以往,进而产生逆反心理。就心理构成而言,逆反心理属于个性倾向性的态度范畴,是由认知、情感和行为倾向三大要素构成,其中对信息的情绪体验,是逆反心理的内驱力,即现实生活中理通情不通的现象。所以说,情感因素在逆反心理的心理构成中占据着主导地位。受教育者对逆反对象的认知,尤其在情绪体验的基础上,会表现出一定的行为倾向。只有逆反的行为倾向堆积到一定程度时,这种倾向才会转化为逆反行为。也就是说,逆反心理仅限于心理状态,并不是既包括心理又包括行为的现象,尽管包含了一定的行为倾向,但并不包含着行为本身。此外,逆反心理并非只指固有的态度对抗,也指突发性非常规的态度对抗。在思想政治教育中,逆反心理是指由于教育内容,教育的方式和方法及教育情境等因素产生的与教育目的、方向,相反或抵抗的一种反应态度。它具有如下特征: 1.反向性:逆反心理是一种独立的心理活动,逆反对于逆反的人物、事件、宣传的内容等逆反对象来说,心理活动的方向是相反的,态度是对立的,具有明显的反向性。 2.二重性:逆反心理的二重性是逆反主体的态度呈现出的两种倾向。一种是主动逆反,另一种是被动逆反。前者指逆反主体做出与情境、内容的刺激相反的倾向,后者是逆反主体对外界的信息不作任何反应,保持中立。逆反心理的二重性,也指其结果既带来消极的一面,不利于教育活动的开展;又可带来积极的一面,有利于教育者改进方式方法、设置教育情境,以利于增强教育效果。 3.盲目性:所谓盲目性,是指逆反主体在外界刺激物一出现,还未仔细思考就作出肯定或否定一切的心理活动。这种盲目性往往并不考虑事情的后果与价值而一概反对。在逆反心理达到一定程度后,盲目性和缺乏理智控制表现更为突出。日常生活中常说的“一听(见)就烦”就是盲目性的反映。 4.突出自我性:逆反其实质是表现个性、突出自我。心理学界将逆反心理称为“心理上的抗拒”,指个体自觉不自觉地感受到某些方面的自由被剥夺时而自发地激发出来的一种抗拒心理。一般情况下,逆反的目的并不是为了与人作对,而是为了表现自我,保护自我或突出自我,并在内心筑起一道“防感染层”。独立意识逐渐增强的青少年,突出自我性更为明显。 二、思想政治教育中逆反心理的成因 按照态度理论的观点,逆反心理可能是由引导者信度引起的信度逆反,也可能是由于教育内容、方法引起的“禁果逆反”和教育情境引起的情境逆反。总的来说,思想政治教育中的逆反心理的成因主要有: 1.思想政治教育的历史反弹原因 思想政治教育曾经是我们党战胜敌人、克服困难的一大法宝。在新民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初期,思想政治教育曾唤起广大人民群众旺盛的革命斗争和工作热情,有力地推动了各项事业的顺利发展。然而,新的历史条件下,人们对思想政治教育却表现出渐次的淡漠,许多人甚至产生了逆反心理。这在很大程度上与我们党历史上曾一度出现“左”的工作形式有关。 中国人民曾有过用政治冲击经济,用自己的左手打自己的右手的荒唐岁月。在极“左”路线盛行时期,思想政治教育在形式上达到了顶峰。经历“年年讲,月月讲,天天讲”以后,人们的独立思维被压抑,盲目趋势渐渐凸显,思想的统一达到了空前的程度,这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成果,但同时也留下了隐患。尽管通过拨乱反正,新思想代替了旧思想,但极“左”的教育形式在人们心目中常与极“左”路线联系在一起,深深地打上那个时代的烙印,形成一定的心理定势。当代青少年,虽没有经历十年动乱岁月,却在“暴露文学”的影响下,以“左”的工作形式出现的“假大空”、“批斗式”、“训斥式”成为思想政治教育的代名词,从而使其增加厌烦情绪乃至否定的砝码而产生逆反心理。